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要闻 >> 热点新闻 >> 头条 >> 正文
何谓“政策沟通危机”
2016-2-19 17:17:13    来源:凤凰评论    我要评论(
  
  “政府不仅要认真办理答复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更应该主动回应社会舆论关切的突出问题、焦点问题,给社会和市场一个稳定良好的预期!”这是李克强总理在最新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表态。
  
  联系最近一些外媒对中国政策沟通方面的批评,这样的表态或许有弦外之音。
  
  年初中国股市及外汇市场动荡波及全球,国际更为关注中国经济政策动向。因为找不到能给他们确定性和安全感的足够信息,外媒指责中国决策不透明、政策沟通陷入危机的声音频频出现。
  
  英国《金融时报》一月底的一篇文章,引述匿名专家的话,称“周小川过去讲话相当积极,但因此受到了严厉批评。”但耐人寻味的是,2月15日,有内地媒体就刊出了周小川的长篇访谈。中国央行行长打破了此前长时间的沉默,详细阐述他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观点。
  
  国家总理对“回应社会舆论关切”的强调,央行行长的突然现身,似乎从语言和行动双方面,“回应”了外媒对中国“沟通危机”的批评。外媒对中国沟通方面的批评,动因比较复杂,既可能有政治成见的因素,也可能是经济动荡下寻找“替罪羊”的心里潜意识,当然,不能排除中国过去在信息发布和沟通方式上确实存在缺陷。
  
  但无论中国在政策沟通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在国际上总是沉默,或者被贴上不会沟通的标签,那就确实陷入一种“政策沟通危机”。所以,对于外媒批评的重视和回应极有必要。实际上,在信息时代,回应舆论关切、提升信息传递质量,无论在经济或政治层面,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极其重要。恐慌和不确定性,对于企业家和市场来说是灾难,对普通人来说也是动摇安全感的源头。
  
  在访谈中,周小川也回应了关于沟通方面的批评。他说:因为金融市场蕴含很多不确定因素,导致意见分歧,争论较多。这时候大家都希望有某个先知或权威说法,能把不确定性转变为确定性。但央行既不是上帝,也不是魔术师,不可能把不确定性问题都抹掉。
  
  从经济专业角度看,周小川的回答非常在理。在复杂的现实面前,很多时候语言是苍白的。发布会、官方讲话再及时,都未必能消除市场本身的不确定性。因而提升沟通能力,不只是在形式上的改进,其实更重要的是内涵。经济政策的决策程序、游戏规则是不是足够透明,决策背后的逻辑和理念是不是坚持市场化?尽可能消除非正当的人为干扰,让决策变得更可预测,本身就是无声胜有声的“沟通”策略。
  
  “给社会和市场一个稳定良好的预期”,这是李克强对沟通的态度。要实现这样的效果,需要稳定透明的决策理念和程序,而这也是中国继续推进改革和转型的内在要求。做好分内之事,就是对外媒“中国政策沟通危机”的最好回应。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