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工量的增加也带动了暑期实习和打工的水涨船高。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最近访问并调查了一些个案发现,实习(兼职)不签合同不买社保仍然多发,同时很多企业谈“苦经”,表示对实习生的管理确是一个难题。
实习机会、抱怨声音都增加
与2010年暑期相比,雇主发布实习信息的透明度大大提高。前程无忧的公益实习平台上发布的实习(兼职)岗位增长了258%,发布实习(兼职)的雇主增加了近一倍。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网上获得实习(兼职)机会已经成为首选,校方和熟人推荐分列二、三位。
从实习(兼职)的岗位分析看,企业的需求多数集中在贸易、零售和制造,工作时间可长可短。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解释认为,今年上半年企业用工量陡增,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面对数百万大学生蓬勃的兼职(实习)意愿,是个不可错过的机会。
冯丽娟提醒说,近年来不少学生热衷参加社会公益项目,但是公益组织在吸引吸纳大学生时,职责不明,安全保障不充分,成本不定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而历年的实践经验显示,实习(兼职)结束后,拖欠、克扣甚至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将较多发生。
企业管理也有难言之隐
对于企业来说,实习生的管理一直是其“头疼”的一方面。大学生特别是90后一代,责任感低、专业性弱、工作情绪化等反映在他们身上的种种弱点,也是企业难将其与合同工一视同仁的原因。有些学生参加实习只是为了混经历。大学生实习(兼职)或为体验或为挣钱。一些大学生“直奔主题”,只要有在企业实习的证明即可,对实习(兼职)本身并不真心实意,而目前绝大多数雇主不对实习经验进行背景调查,“抄写”变策划,修图成“设计”也不在少数。由于缺乏约束性,实习生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很难保证。正式员工须提前30天提出离职,但缺乏经验的实习(兼职)生们往往今天提出,明天闪人,过两天来结算报酬,使得企业来不及找到后备,导致正常工作中断,企业支出不减少。有时候工作期间,上网、电话聊天、看视频等等。一些实习生表现散漫,工作想当然,常常使主管或者所在团队的其他成员感叹“多一人不如少一人”。
冯丽娟说,实习正在成为企业人才策略的一部分,同样需要系统规划,细致实施。实习生的招聘、使用、培育和保留,将事关企业大学生招聘计划的成败。比如在面试时,告知实习生是否能有转正的可能性,并明确其实习目的和实习期望,是对双方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导师的设置、日常沟通的有效性、合理的工作分配机制和实习生关怀等,都是学生提高实习效果的保证,也是打造雇主品牌的重要一环。
相关链接
调查发现,用人迫切的雇主在使用实习(兼职)生中,暴露出短视、简单的策略。具体为:
不主动签约。超过80%以上的学生不主动要求签订实习(兼职)协议,即使有签协议者,因协议中只规定表面化条款而无法保障自身权益,更不要说商业保险。
职位名不符实。很多在校生抱怨,“助理、专员”的背后,可能仅仅是一名从基层做起的客服,或者莫名其妙成了一个每天煲电话粥的销售,而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得不到有效实践。
工作成本学生担负。大学生实习(兼职)期间的薪资待遇不如正式员工。而且比如通信费、车费和午餐多数未有“事先约定”,多半也不能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