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层经理的有效途径
2010-6-2 10:55:59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
人才还是内部培养的廉价好用,“传帮带”无疑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必不可少,但很难培养出综合素质很高的人才,如何多快好省地培养中层经理人,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较其他方法,企业大学不失为一种培养中层经理的有效方式。
企业大学已行之有年,尤其是大企业都在依据各自需求设计了不同型态的企业大学,有的自主创建,有的校企合作,还有的是委培外包。很多颇具规模的大企业都有企业自主创建的企业大学,如通用(GE)克劳顿学院、惠普(HP)商学院、西门子(Siemens)管理学院等。企业投资大规模的软硬件设备,培训课程多以自身的企业文化及管理实践为基础,师资主要来自企业内外部。
另外,由企业与大学进行合作,共建企业大学的也有很多。早在2001年,伊利集团曾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成立了伊利商学院,但运作一年便无疾而终。实践证明,因为是以传统大学为主导,将员工送到大学学习,由于脱离了本企业的行业特性、经营文化和业务实践,效果不太理想。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企业采用此种方式。
如诺基亚(中国)投资公司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Kellogg)商学院、易利信(Ericsson)中国学院与挪威管理学院、复旦大学合作等,他们都以企业为主,发掘企业资源以弥补企业大学在师资、课程开发、理论深度和学位认证等方面的不足,成效显著。做得比较成功的算是台湾鸿海集团。
鸿海集团与台湾大学合作设立了鸿海大学,以三年为期限,完成集团中层经理人的培训计划。同时,还计划将12人CEO共治的情况,能够透过培训、评鉴、筛选机制,再选出5位集团领导人,并借助同样模式,最后能培养出集团老板郭台铭的接班人来。
如何有效地培养中层经理人,有一个著名案例很能说明问题。那是1970年,美国太空总署实施了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ProjectApollo)。正当阿波罗13号驶向月球的途中,太空船的氧气罐意外地发生爆炸。
“休士顿,我们有麻烦了。”当驾驶员杰克-斯威格特(JackSwigert)向地面求救时,美国太空总署(NASA)立刻成立应变小组,展开援救计划。
在距离太空船321,860公里的地面,应变小组的模拟船舱既是实验室,也是灾难现场。也因为在平时,NASA早已模拟过上千种与太空船一模一样的环境,训练严格异常,所以当事故生时,它们能迅速反应,最后成功让太空人安全返家。
由此看来,打造一个类似“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管理实验室很有价值。不仅有实验组和对照组,而且所有的操作变项都能受到控制,所有的产出都要求像实验结果一样符合意愿、达到目标。更重要的是,这一切不用承担太大的成本与风险。
实践证明,在企业大学中模拟企业经营环境,打造管理实验室也是培养中层经理人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