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人才 >> 培训聚焦 >> 正文
试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观念与培养模式的转变
2010-7-15 11:01:39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杂志    我要评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个需要研究的新课题。过去的那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仅有书本知识的培养人才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知识面广、一专多能,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又有专业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又具备高尚道德品质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在这样一个前提下,进行新的定位,进行新的全面的改革,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和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念,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应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也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具有现代色彩的完善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格的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往的侧重点是专业教育、专业素质的培养,学生也以择业谋职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这是对高等教育的片面理解。在这种教育观念的驱使下,使得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只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塑造与培养。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都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目标,进而改革课程体系和教育方式等。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所推行的素质教育可看作是对这种全面发展的新的国际教育理念的一种呼应。
  
  随着社会向高度文明社会的发展,有无完善的人格和思想道德修养决定了其能否立足社会并谋求更高更大的发展。狭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缺乏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团队精神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所以,我们要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培养大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和智能结构,加强自身的全面修养,教育学生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有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的人。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本着注重基础教育的原则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存在着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特别强调的是专业,文、理、工划分的非常分明,而且在这样的划分下,在每个专业内还有更细致具体的划分,结果是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窄,限制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削弱了学生的发展基础。
  
  高等教育应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完善和提高,不断接受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基础,强调学生应在大学期间集中学习掌握工具性的知识,掌握继续学习的技能,为他们提供一系列最佳选择的课程。
  
  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即将到来,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一个人受教育的最后环节,终身学习是促进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途径,因此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应向基础性倾斜,为其以后的继续学习奠定一个扎实、宽厚的基础,包括知识的、能力的全面素质的基础。随着现代高等教育逐步进入科学、技术、人文并重的时代,单一的专业人才已难以应付社会的复杂局面,所以应强化基础,淡化过细的专业;国外的许多高等学校在改革中贯彻了终身教育的观念,加强了基础性的、工具性的知识教育,改革过于强调专业技能教育的课程体系,我们的高等教育也要顺应世界高教国际化的潮流。
  
  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着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能力素质的提高
  
  在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应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逐渐优化后,进一步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即以书本、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素质的提高。
  
  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这也正是我们以往的高等教育中所缺乏的。创造性的前提是优良个性的发展,我们原有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带有差异性的多样选择和发展方向,过于强调群体水平的划一模式。反映在教学方法上,即强调以教师为主体,突出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压抑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完全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传授,这种教学方法显然已不再适宜。现代教育更加强调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提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有益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思想方法,使他们积极思考,学到分析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塑造学生主体的品质和特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主动精神。应积极鼓励和支持针对教学对象的差异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优良个性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必须积极探索启发式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现代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才,是有主动开拓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新人,创造型人才是把握开拓未来的关键。新一轮的高等学校体制改革已经开始,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有所突破,尽快建立高等学校的新型体制,适应新时代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