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澳州十六年了,想写得很多。看到很多人在这里好像无可奈何,很想帮他们,可不知从何帮起。
其实澳洲很可爱,真的,如果你把心放进去的话。
我看,要想别人尊重你,首先自己要尊重别人。没有人拿枪逼你来澳州,如果你想来,并在这里过好,就要把自己当成是澳洲人至少是澳洲的客人。不要有敌对态度。
我想,我要从“衣”开始
来澳州以前,总觉得上海时髦得不得了。来了以后,几年都让家里从上海寄衣服过来。其实来以前在上海我还算时髦的,因为有海外关系,穿的都是舶来品,以为自己前卫又新潮。刚来觉得澳洲人老土。 时间长了,慢慢开始了解澳洲后,发现原来不是那回事。与欧洲不同,澳洲人崇尚简洁舒适,不会蕾丝花边和缀饰,却讲究品牌和质料。
当然,刚开始时,没有经济基础,买衣服只能上集市。即便如是,我从来没买过二手旧衣服。那时的梦想就是;能上kmart 买衣服就幸福了! 来的时间长了,才知道,Myer, David Jones 里面的衣服才好看,Chapel st.上的小店才有风格,而且,衣服,鞋子和首饰都要搭配好才有风度。
穿衣得讲究老少不同。年纪大的,一般反倒穿得花哨,很欧洲化,化装也浓,头发烫了还要常常去做,老人去做头,一般与理发师私交很好,逢年过节的,还会给理发师礼物。他们首饰也戴很显派的,大宝石,大钻。可鞋有意思,舒适为主。不一定配衣服。中青年打扮最有代表,正规场合,西装领带西服裙,黑白灰主色,讲究的倒是便装。年轻的都爱surf品牌,quicksilver,rusty 什么的,也有喜欢polo,armani 等国际大牌的。小孩子则有几家品牌店像pipito ,country road,但大凡家长不在乎从kmart or tarket给孩子买衣服。
说说吃吧
澳洲人的吃,量不多,喝很厉害。一般人包括女人都能喝。啤酒普遍,也有喝威士忌的,加冰兑可乐。值得一提的是澳洲红酒,有名的象penford grange 一般年限的几百块一瓶,不仅可以喝,长久还是投资,味道么,嗯,bin 389 也不太差的,价钱只几十块一瓶。
还得说说饭。
澳洲是移民国,吃得也就各式各样。大家都喜欢中国饭,可这里的以广帮为主。现在丰富了,可西人还是以为广帮中菜好。大凡新派的象火锅之类,西人很少去吃。意大利饭好像很火,有一阵日本饭时兴。泰国饭也不错。 有一点,我不喜欢这里的糕点,甜得过分,奶油厚得腻人,但是这里的咖啡很好。
作为当过房地产经纪的我,有关住是知道不少的。
买房在这里不难,贷款就行。有一份保障的工作,有头期,头上一片瓦不成问题。一般中国移民都有房。如果只有一幢房根本没啥希奇。有些人还有投资房,只要你会算,有眼光,有个几幢出租物业也很平常。房产投资的关键是要有一份好收入,不要贷款太多,不要一次想吃大胖子,从小开始。
我个人不喜欢单元,地是钱,房不是。买房要看地,别看房。一般房子,3到4个睡房,两套卫生,双车房,一家人住实惠又舒适。
车么,以前觉得,能开就行。
其实车还是不要开太旧的,尤其女人,坏在路上不知如何是好。当然,也要条件允许。一般买辆车不难,听说过没房的,没车的没听说过。大凡中国移民爱买日本车,省油轻巧。Toyota 开的人最多。也有人开大车,ford, holden,年轻的开Honda 的现在很多,可是装修过的civic 和Lancer 几乎成了亚裔的标志车了。在外面待得长了,回去好象礼貌得过分。讲话带英语也控制不住,别人以为你是故意的,其实真的难控制。也享受不了中国的热闹,反而习惯了这里的平静,不随地仍垃圾,不插队, 好多都已习惯成自然。
谈谈工作
一般讲,劳工成年人应该在税后拿到四百到五百块一周。加班的话更多。现在很多中国人做建筑工,辛苦,可工资高到一千到一千五百。做生意的也多,刚开始做奶吧的很多,然后是$2shop, 也就是便宜店,现在很多人开咖啡馆,反正做零售的相当多。不过,并不是人人都挣大钱的,有些生意只怕还没打工钱多。千万不要听风就是雨,好多人爱面子,报的是营业额不是纯收入。
澳洲挣钱不难,挣大钱不容易的。
澳洲基本上不受小费,不过去餐馆最好给百分之十的小费,服务员可以分的。
一般澳洲人都献血,捐款,很自觉。生活不是只为钱。当然,也有不好的人,吸毒,不工作光拿失以补助。可是,哪儿都一样,有好的也有坏的。
大多数才从中国来的人都爱到中国人老板的地方去找工作,其实这没错。不过应该知道这里的法律。大部分中国老板还是好的,可也有小部分知道你有语言困难,很欺负人。其实老外一般比较守法,当然要小心小公司,往往小生意本身不易,老板就倾向于冒险,不一定付合法工资。如果你找的只是劳工工作,英语要求并不高,不要怕,去试试大公司。一次不行试两次三次。要知道,好多移民来了许多年英语也不这样。还有就是,不要因为自己在中国是人上人就觉得干劳工丢人,知道卧薪尝胆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从底下做起,不怕的。
好多人喜欢去market买东西。如果不讲究品牌,日用品在那儿买是便宜的。可是菜就不一样了。除非你是大家合伙一起买,否则我看还是从草超市买划算。小量的,超市贵不了多少,还新鲜。有一点,这里过期的东西大部分人还是可以吃的,只要不过太久。因为食品卫生法很严,厂家放best before(最好在此日期前)时都很保守。
有人不喜欢老外的送礼习惯,因为看起来很小气。我倒不觉得。他们礼物送的小,就不用考虑还礼什么的,大家轻松。所以去做客,给女主人买一把花,给男主人一瓶酒,就成了。如果是结婚是么的大事,一般他们会给你一张礼物单,指定在某家店定礼物。要的都是人家需要的,不会最后落得收了十个土司机之类的。送礼的人也轻松,量力而行。
众所周知,赌不是好事。我不主张赌,可是澳洲彩票不贵,我说的是六合彩。每周买一张试试运气才几块钱。 不过我从没中过,呵呵。我还赌赌股票,叫它赌有道理的,涨涨落落,就是赌。有闲钱的话,买点蓝筹股玩玩,比交给投资公司强。我这人,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
澳洲生活,有人讲无聊,其实如果你真看进去也不然。天天有音乐会,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出去吃饭,去酒吧,除了不能晚晚逛商店。不过我也不喜欢天天逛。至于美容,锻炼之类的,也不麻烦。
关于朋友,是老外还是中国人其实无所谓。合得来就行。语言通了,我看不出有啥两样。你和朋友说时装,聊电影,谈球,评歌星,讲笑话...在中国是如何,现在一样。也吵架,一样会合好,他们又时候叫我傻中国人,我也骂他们蠢老外。其实大家都不往心里去。有一次,一个中东移民骂我,他是我的一个客户,我所有的工人都出来了,他们全是澳洲人,大家一起骂那个人,骂他种族歧视。因为他骂我说:中国人,滚回中国去,工人们就叫他滚。我当时真的很感动。
我只想给大家一个真实的画面。不是都好,也不是都不好。不过一定是好的多。
我还发现,在这儿时间长了,人会变得平和,我想这和澳洲人的“懒”可能有关。有时候懒也不是一件坏事,天天求上进没有底的。适当的时候要慢慢来。好多中国人出国后只在乎挣多少钱,忽略了生活质量,太可惜了。还有就是,我们的孩子生在这里,如果要和他们沟通,不可以用中国的方法教育他们。
我最喜欢这里的一点就是:活得快乐很重要,活给自己,不为别人活着。
信不信由你,我对我的孩子要求是:不做第一名。尽力就行。千万不要争做第一。他们一点压力也没有。猜这么着? 他们一直是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