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柿子红了……”
2009-10-8 10:18:24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红红的柿子,浓浓的情思。文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描写细腻感人,结构条理清楚。好文。推荐欣赏!
金秋十月,我回到了我的家乡——大理州洱源县的一个小山村。
远远的就看见我以前住过的茅草房,三间茅草房呈“品字型”排列,我的童年在这里留下了难忘的印迹。沿着盘旋的梯田上去,金灿灿的稻谷低垂着头,穿过梯田就到了茅草房的南边。南边的山坡上那几棵柿子树映入眼帘:树叶几乎光秃了的枝干上稀稀落落的结着几个红里透亮的柿子,几乎皮要炸破了似的,柿子熟透了。我用眼睛扫视着柿子树下,又扫视着茅草屋前的院子,顿时,心中灿然若失,一股酸楚在心中涌出……
恍然间,我仿佛看到一个老婆婆拄着拐杖站在院子边上,正在迎接我回来,她好像就是我的外婆!一切都是幻觉——外婆已经去世两年了。这里曾经是我童年生活的乐土,如今只留下了一座废墟,一个遗址而已。童年的往事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是外婆的大孙子,当年我7岁,外婆已经50多岁了。外婆精神好,能做农活,要是走山路,我还赶不上外婆。她,我天天相依为命的外婆,我仔细的端详她:满脸的皱纹写着历史的沧桑,古铜色的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身穿蓝色的对襟衣裳,黑色的宽脚裤,系一个花围腰,穿一双草鞋。外婆早年丧夫,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一个人独自过到头。外婆很疼爱我,把我这个大孙子当成“宝贝”,她换我叫“小宝”。外婆是勤劳的老人,平时不让我干农活,怕累着我。我的童年生活是在与大山作伴,与外婆相依为命中度过的。
记得外婆时常带着我去乡上赶街。我们带上午饭,带上山货走七、八里的山路,到街上卖了山货,买回我想吃的零嘴。外婆每年都养两头肥猪,卖一头,一头过年时宰杀,将其腌制成腊肉,留着煮萝卜给我解馋。山村的生活很清苦,外婆一年四季都让我吃上白米饭,而她自己却多数吃“玉米饭”。我自小爱吃糖,但当时买不到糖,外婆就用玉米、麦芽做成“玉米糖”给我吃。那“玉米糖”黄生生,甜滋滋,至今难忘。我小的时候身体不好,经常感冒、发烧,外婆牵着我下山到五里外的卫生所打针,来回就是几个小时,山村的路崎岖漫长,而外婆对我的情则更绵长!
故乡的秋天,屋外南边山坡上的几棵柿子全熟了。早成熟了的柿子红艳艳的,红里透亮,很是喜人。我和外婆拿着带叉子的竹竿收柿子,软的柿子留着给我吃,硬的柿子将皮削掉,放在簸箕里晒干,制成“柿饼”。我想吃的时候,外婆就用热水泡一下“柿饼”,和着糯米团子煮给我吃。在贫穷的年代里那味道又滑润又甜爽,柿子补充我的糖分,滋养我的生命。
看着我一天天的长大,外婆象沟壑一样的古铜色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眼睛笑成一条小缝,外婆在盼望着我长大以后为她养老送终呢!
山村漆黑的夜里,我和外婆在院子里望着天上的星星,外婆伴着我给我讲故事,我知道了还有“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外婆从来都不讲她自己,是因为嫌我太小、不懂事的缘故吧!我成了外婆的精神寄托;而外婆却成为我的依靠,是她给了我一个清贫但欢乐的童年!山村的孩子满山的跑,我的脸被太阳烤得红红的。外婆风趣的对我说:“小宝,你的脸象柿子一样”。我看着外婆:“外婆,你更象柿子,是你把甜心给了我!”外婆听我这么说,她笑了,笑得很开心、很幸福!是啊,外婆用大米饭、南瓜、豆角、柿子养育了我,她由此付出了许多的辛劳,难怪我看到外婆、想到外婆时心里总是甜滋滋的,对外婆有无尽的感激之情!
后来,我被当兵的父亲接到昆明读书,我依依不舍的和外婆告别。外婆递给我一袋“柿饼”,对我说:“到昆明以后就吃不到柿子了”。外婆在路上目送着我远去,她用衣袖擦拭着眼睛,站在那儿象一棵根深蒂固的老树。我的心中一阵酸楚,外婆对我的养育之恩我无能以报!
几年后,外婆提着一包“柿饼”来昆明看我,她拉着我的手说:“你走后那几棵柿子树更结了,又大又红的柿子没有人吃,我吃着也没有味道了。你尝一下还甜吗?”我吃了一口“柿饼”,笑着看了外婆一眼:
“柿子怎么会不甜呢?
“以后,我可能来不了昆明看你了”。说着,外婆用袖口擦了一下眼。
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工作我都没有机会回去看过外婆一回,至今是我的心痛,我未能报答外婆对我的养育之恩……
此时,又正是一个柿子红了的季节。山村还是那么的熟悉,小路还是那么的亲切,就是再也见不到外婆的身影了。我摘了两个熟透了的柿子,放在外婆的坟上。
“外婆,你的小宝来看你了”。
我向外婆叩了三个头。
“外婆,你看柿子多甜!”我已泪流满面。我走了,远远的看着树上挂着的几个红柿子,一阵秋风吹过,柿子树叶簌簌落下,柿子在树枝上分外醒目。
我轻轻的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手告别,不愿惊醒外婆的梦境!
“外婆,柿子红了,柿子红了……”
“你,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