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家庭区首页 >> 论坛 >> 正文
遥祭伯父
2009-10-29 10:42:08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伯父,你慈父般的音容笑貌宛在!在伯父去世两周年之际,谨作此文,权作我在您的新墓上撒一捧鲜土、栽一株幼松,遥请伯父安息。文章真挚、朴实、感人!
  
  大女儿即将参加高考,我向她许诺:“至少20年了,你大爷爷就让我带我们全家去大连玩几天,今年一定去!等你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我们一家四口一块儿去。”
  
  单从经济上考虑,我不会做出如此决定,但伯父自七月被查出了肾癌,八月间做手术时因我忙于工作,只给他去了个电话,曾干过企业主管领导的70岁伯父在电话里依旧爽朗健谈:“我没事,你工作要紧,一定要干好工作,放心好了,等我出院,你假期里一定要带老婆孩子一块儿到大连来玩,咱爷俩再喝两杯,……”。
  
  伯父酒量不小,每次回老家来,我们爷俩常能畅饮几次,因为伯父是他兄弟姐妹七人中的“老大”,我是我们兄妹四人中的“老大”,所以对饮间总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从他言传身教中,我也学到了不少做“老大”的宝贵经验。
  
  每次伯父从老家返回大连时,我总是把保存了有些时日的好酒让他带上,好者不拒,他都欣然收下,所以话来话去,总忘不了“喝两杯”。
  
  九月初,女儿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大连却也传来了噩耗——伯父因癌细胞扩散,医治无效而谢世。
  
  我悲痛欲绝,本想打电话安慰伯母,可通了电话后我却痛哭失声竟连一句完整的话也没说出来,倒是伯母安慰起我来。我想请假去给伯父送行,但伯母说:“你太忙,不要过来了,你伯父也走了,死了百了,……”
  
  我知道,伯母的身体也不好,加之伯父突然去世给她带来的悲痛,我如果去了,她难免忙活伺候,所以我满怀愧疚与悲痛,从邮局寄去了点钱,让伯母替我给伯父买点香纸,烧在伯父的墓头。
  
  伯父是个标准的“山东大汉”,一米七八的个子,肩阔腰圆,声如洪钟,重义气,讲孝道,为人厚道。
  
  奶奶说:“你伯父小的时候特别能吃,那时家里又特别穷,怕饿死他,就让闯关东的人把他带了出去,他那时才刚刚16岁,……”奶奶哽咽了,眼里满是泪水,又说:“奶奶没给他娶媳妇,没给他盖一间房子,……”
  
  断断续续,奶奶告诉我:在困难的时候,家里人几乎都去大连找过伯父,伯父那时靠微薄工资养活一家六口,其实也相当困难,每送走一个前去寻求接济的老家人,临行前他总是不忘嘱咐:“回去告诉家里人,有事来找我。”
  
  奶奶上了年岁以后,伯父几乎每年带着全家人回老家给奶奶过生日,匆忙离去前总“偷偷摸摸”地再往奶奶兜里塞几个钱。
  
  接到奶奶病危的电话,伯父连夜起程,从当普通工人到厂子主管领导到去世没用过手机、一向节俭的他从烟台一下船就打上了出租车,为的是尽快赶回家“看老娘最后一眼,说最后一句话”。连续昏死过去好几次的奶奶居然真的挺到了见到他大儿子后才含泪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伯父没有因为奶奶过早地把他“推”出了家门而放弃对老人对家人“该”尽的责任,他做了一个儿子所应该做到的,也做了一个“老大”所能够做到的,仅此一点,我就对他深感钦佩了!
  
  奶奶在世的时候,每逢春节,伯父都往回捎些钱来,紧跟着就是一封错别字连篇的短信,汇款单和信写的都是我的单位、我的名字。他说:“我最信任你,你办事我放心。”
  
  伯父没上过一天学,靠日积月累认识了寥寥数百字,读他的一封不足百字的信我常要花费半天的工夫,一遍又一遍的猜测、琢磨。但据他的司机说,全厂上下都认为伯父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司机很认真地对我说:“厂里知道你伯父不识字的人很少。你伯父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让秘书把当天的报纸、文件仔细地读给他听,在上千人的厂子职工大会上,他能滔滔不绝、有板有眼、文绉绉地把上级政策说到你心里去。”
  
  这点我完全相信,因为伯父曾对我说过“没有文化不行,我被逼得耳朵特别好用”的话。
  
  我在教育学生做人时常说的一句话“有文化的人不一定有素质,没有文化的人不一定没有涵养”,其实就是由此而出的。
  
  在伯父去世两周年之际,谨作此文,权作我在他的新墓上撒一捧鲜土、栽一株幼松,遥请伯父安息。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