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家庭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当我们成为父母
2009-5-31 9:59:43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儿子小时口腔溃疡,医生开的西瓜霜喷剂。媳妇不敢喷,儿子张开嘴时我用力的捏了一下,儿子憋好长时间才哭出声来。现在回想心里依然……

  老家村里有个五岁的男孩,那天父母都上地干活去了。五岁大的孩子和七岁大的姐姐在家,翻到了家中的药,吃到糖衣片时把一大瓶药都吃了,姐姐很让着弟弟。父母回家时男孩已经没有抢救的机会了,女孩经过抢救保住了性命,妈妈的心散了……

  刚参加工作那年,发生的件事让我不能忘记。孩子的妈妈用娃哈哈的瓶装了苍蝇药,回家放在了锅台上就忙喂牛去了。可巧八岁的男孩放学进屋看见了,好高兴妈妈给他买了娃哈哈。孩子迫不及待的喝下了,那药无色无味很霸道的。农村的交通太差了,误了孩子抢救最佳时间孩子决然的走了,妈妈整天拿着那个小瓶喊着儿子的名字……

  孩子最爱听的是妈妈的声音,是孩子的命令。妈妈包完了饺子煮好了,下楼叫儿子回家吃饭。儿子在马路的另一边玩的正兴,妈妈没有多想命令到:“儿子快回家吃饭”。孩子正背对着马路,听到妈妈的喊声扭头就跑过来,一辆飞驰的车把孩子碾在了车轮下。妈妈跪在地上手指甲都抓掉了……

  儿子渐渐长大,求知欲太强了。看舅舅吸烟会用喝奶的吸管学;看喝酒会用被我偷换成水的杯子和我们干杯;看我修理插座会用细手向座眼里插;看妈妈做饭会用手去摸煤气罐。孩子是没错的,认为大人做的事都是对的,他在学习生活。为这药品放的高高的,儿子很爱吃药,在他嘴里没有咽不下去的;能摸到的插座都用胶带封着,不在孩子面前修理电器线路;买了电磁炉闲置了煤气罐,媳妇有不关总阀的习惯。买了儿童安全常识的碟放给他看,儿子五岁了认知了家中的一切,我可以放心的下楼去为他买想吃的。

  孩子就是真的犯了错误也是无知的。南南的爸爸和妈妈吵了一架,原因是家中的300钱不见了。当听到保姆说南南的衣袋里有300元钱还没等说完,爸爸就狠狠的打了南南两耳光,其实对孩子来说就是三张纸。南南的左耳完会失去了听力,右耳也只有一点点听力得戴助听器生活。南南的爸爸痛不欲生,亲手毁了女儿的一生,终生背负对女儿的亏欠!

  孩子的心里健康来源幸福的家庭和父母的正确引导。那年在工地遇到这样一位高中文化的妈妈。她儿子已经五岁上幼儿园了,她很爱儿子。给儿子戴金黄色的假发,穿着鲜艳的裙子,脚上穿着红皮鞋。我想生活中她还会透知女孩的天性。本来孩子对性别的认知就不够,可能有一天会为自己有个小鸡鸡感到耻辱。孩子本来是没有烦恼的,做父母的何苦要强加于身呢?

  孩子不知道疾病带来的后果,三鹿事件在我们这一代可能不会再发生,除非你舍不得买正规的产品。疾病不在于治疗的过程,在于急时发现,急时去控制它的发展。工地的木工说,儿子15岁那年看见他收工回家,高兴的向他跑去,儿子跌倒在他面前就再没能起来,儿子是心脏病死的。他原谅不了自己,说太忽视儿子的病了,他能感知儿子要抱住他时的喜悦,他失去了奋斗的热情。年前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孩子有病了在村小诊所打了两天没好就直接奔四平,到四平医生说孩子是先天性心脏病得急时抢救手术。三岁的男孩用小手擦拭妈妈眼角的泪水说:“妈妈你别哭”。可孩子永远闭上了眼睛,爸爸说孩子在家玩是连歇带喘的,妈妈哭的晕了过去,奶奶抽的死去活来,要过年了!

  儿子反复的发烧带他去了儿童医院,只是气管不好,一切指标正常。见一帮人送孩子来看病,是孩子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妈妈和爸爸。孩子烧到39.5度抽了过去才到的医院,孩子的爸爸哭了,说早点来就好了,爸爸很爱儿子。弟弟同学的女儿高烧成了脑炎,他跪在了医生面前,可孩子还是失去3岁前天真聪慧的眼神。媳妇做的很好,儿子这么大了没有一回烧过38度,她会整夜拿着温度计、退烧药看护的。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发生的。谁相信姥姥趁外孙女睡觉去买菜,回来发现外孙女摔死在七楼下的地面,妈妈听到后当时就晕过去了,姥姥又怎样去面对自己?媳妇常说一百多的吊瓶贵点,避免自己的过失更要避免他人的过失,现在的医德很糟,这样心里踏实。

  市里有个为孩子看病的个人诊所。元宵节那天,八岁的女孩在妈妈和姥姥的陪同下在这个诊所打的针,扎上孩子就说不舒服,在大人的陪护下针是打完了。孩子回家是妈妈背家去的,孩子一直说浑身没劲,说浑身冷,十个小时后孩子离开了人间。这件事上了守望都市,爸爸说不差钱非要个说法。解剖那天爸爸的朋友在现场都流下了泪水,孩子太漂亮了,孩子不该这样的走啊?能给女儿上贵族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穿漂亮的衣服让女儿象花一样的鲜艳;充足的零花钱让女儿健壮的成长;可为什么不上市里最好的医院去呵护女儿稚嫩的生命啊?女儿是在打完针与死神拼搏十个小时后离开的呀?

  幸福是与生俱来的,只是你没有意识到细微的抽痛;忽视眼角将溢出的泪水;没有聆听微微的叹息;没有主动说一句问候;没有用心去感知脉搏的跳动;没有用爱去果断处理思维的跳跃。幸福才在我们的手中滑落,别让我们的过失验证在孩子的身上!

  我们能面对生活的艰辛,可怎样面对孩子永恒的痛苦、无法弥补的愧疚。幸福是可以掌控的,只要我们用心去感知幸福的脉搏,用爱去果断处理思维的跳跃!让幸福融入欢笑,别涌出泪框。爱在预知、爱在奉献,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