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家庭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忆念堂祖母
2010-9-4 13:33:28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父亲十七岁时,我的祖父母就抛下苦命的他永远地走了。父亲身边最亲的人就是大伯父、二伯父了,此外,就是堂祖父了。堂祖父与父亲同岁,是全村出名的车把式,在生产队当过车头,也就是马车队队长。堂祖父是农民中的佼佼者,但凡农活都能做得很好,最擅长的还是赶车、扶犂。不是堂祖父为人迂讷,而是堂祖母太能说会道了;不是堂祖父不会理财,而是堂祖母太能理财持家了;不是堂祖父不教育子女,而是堂祖母太教子有方了。我们称堂祖父为老爷,称堂祖母为老奶。
  
  老奶姐妹三人,老奶年龄最小。于姓,于氏三姐妹都是我们村的佼佼者,都是理财持家相夫教子的好手,而老奶是优中佼佼者。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许多家缺衣少食,而老爷家却是丰衣足食;许多家常常入不敷出,而老爷家却有了存款。当全村的中学生都要徒步十里之遥进城上学时,姑姑已经骑着崭新的自行车上学了;当全村人手针缝纫或者到城里的“成衣铺”定做衣服时,老爷家已经买了全村的第一架缝纫机了,那时老爷家是全村仅有的几家富户之一。
  
  在生产队,老奶干农活是数一数二的,间苗、铲地、打瓜秧……妇女干的活计,老奶没有哪一样不会,而且眼尖手快,速度快,质量好。我母亲常常向我提起,她生在小康人家,从小没有干过农活,薅苗时苗草不分,是老奶教她,才学会了薅苗。我小时候常常跟她老人家打柴,拾荒,老奶眼明手快,同样的时间,谁也没她打得柴多,谁也没她捡拾的麦穗、谷穗……多。柴多了,不但解决了平时的烧柴问题,还可以拉到城里卖,换点零用钱。拾荒、遛地,可以弥补生产队分给的粮食之不足。而在这方面,老奶当然是首屈一指的行家里手。养猪、养鸡,老奶是家里外头的一把手,可以说,样样能行,样样比别人做得好。
  
  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代,农民们被死死地拴在生产队里,零花钱除了上生产队借,几乎没有别的办法可想。那时松花江涨水,落水之后,江湾地长出一种菌类植物,类似木耳的东西,我们叫它“地衣”。老奶首先发现,她带领我们去捡拾“地衣”,晒干之后,卖给城里的国营饭店,可以挣点零花钱。由于老奶眼尖手快,结果是老奶捡拾的“地衣”最多,卖的钱也最多。
  
  老爷家的富有靠的是老奶的思想前卫、精打细算和他们夫妇的勤俭。五十年代,老奶就买了全村第一架缝纫机,向北岗子村的一位吴姓裁剪师学习裁剪和缝纫。老奶心灵手巧,接受新事物又快,没有多久就可以独立操作了。从此我们村有了第一家家庭服装作坊。由于老奶手艺好,人也热情,价格较之城里的服装店又低,所以许多乡亲都愿意到老奶这里来定活。亲戚朋友做服装,老奶总是不要钱,时间长了,亲戚朋友们不好意思来定活了。老奶就想出一个折衷的办法,象征性的收一点,至多是半价。我们过年穿的新衣服都是老奶辛辛苦苦做的。
  
  老爷那一股,在家族中辈份是最高的,但是两位老人家从不摆长辈的架子,而是率先垂范,方方面面都给晚辈做出榜样,方方面面都想着晚辈。有好吃的,总要想着给孙子们送一点。杀年猪时,儿孙辈都要找到。我们结婚时,帮助做衣服,帮助张罗料理。结婚后,还要宴请孙儿、孙媳。
  
  老奶料理家务是整洁、美观,井井有条。家具的配合十分得当,炕上、地下是一尘不染,屋里、屋外、院子是干干净净。
  
  在老爷老奶的教育、诱导下,我的几位叔叔都学有所成。四叔当兵入伍时,面对送行的乡亲郑重的表示,一定要干出一番成绩来向家乡的父老乡亲汇报。果不其然,他退伍前是师级,担任南京军区军法处的法官。松原市有名的王木匠,给老爷家盖房和打家具,老奶看到王木匠手艺好,就让六叔拜王木匠为师,也学得了王木匠的手艺。王木匠敬佩老爷和老奶的为人,把手艺和她的宝贝女儿一并传给了六叔。老爷和老奶让老叔学了汽车修理和驾驶技术。古人云:家有万贯不如薄技在身。现在我的几个叔叔都工作、生活得很好。自己固然是自己的人生设计师,但父母的设计也十分重要,父母为子女设计得好,往往能改变儿女一生的命运。我想,老爷和老奶作为家长,是相当好的人生设计师。他们用智慧用爱心用勤俭为自己设计了充实、富有,也为儿女设计了美好的前程。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