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考试,不光考的是学生,还附带牵连着很多很多,这现象究竟是好是坏呢?是否需要改革,是否需要突破,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高考,放在我国社会的层面上看,它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在现今社会它已经是一个社会现象。它所牵涉的层面和问题不仅广泛而且复杂,从个人到家庭,从投资到就业,从管理到教育,从社会到经济,从师资到学生,从人生到社会……无不引起人们的深度关注,不得不引起人的深刻思考。不能不让人们作出深层选择!高考现象就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我国社会国民素质观、人生观、人才观、价值观、就业观、生存观、家庭观甚至婚姻观……可以说,它是个系统的、综合的、多方位的一个社会焦点!因此,高考绝不是简单的考“之乎者也”、“ABCD”、“123456”“天文地理”,高考“考”的是什么呢?
考的是学生。我国的学生从小考到中考,就已经使得学生们不堪重负,很多学生在日记里写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什么要考试?为谁考试?除了考试难道就没有其他途径可走了吗?到了高考,更是难言苦衷!许多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抵触情绪就说明学生们很厌倦这种方式。一个高中学生,正值心理和生理成长和发育时期,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关爱,需要一种适合于他们成长的环境,然而,那只是一种奢望!从古至今,科举制度使“头悬梁、锥刺股”成为一种学生们应考的被动行为,我们不能不说,现今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很脆弱,有许多学生考前出现心理和生理反常就能说明:长期处于考试的紧张状态下对于学生来讲,不利于身心健康。因此与其说考学生的成绩不如说是在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考的是人生。我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在现今社会成才观念当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许多学生高考为的是改变自己的人生,通过高考进入上流社会,踏入仕途,做官发财;农村的学生高考则是为了跳出“农”门,结束他们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生活法;当然,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学得更多的知识技能,独立创业走向辉煌,显示自己的人生价值,是更多人的人生追求。因此,高考,不光是考出好成绩,而是为了考出自己的人生。
考的是父母。当今的中国家庭结构,以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为多,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天下的父母没有谁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可以说中国的父母大都将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希望子女们成绩好、考的好,能光宗耀祖。因此,所有的积蓄都花在子女身上,并且拼命赚钱还要为子女存上一笔教育费,一旦学生在高考中考得不如人意,父母就觉得脸上无光。有些父母含辛茹苦、起早贪黑、累死累活就为了子女们能考出息点,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上采取高压政策,制定出许多个不准:如不准看电视、不准玩电脑、不准交朋友……然而学生一旦高考中失利,不是学生跳楼而是父母跳楼!可怜天下父母心啦!与其说是考学生倒不如说是考父母的家庭教育。
考的是学校。当今我国的中小学校,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学生来源越来越少,办学压力越来越大,要想办好学校,就必须得要争生源,而最好的途径就是每年在高考中多出状元,出名牌大学状元,借此来让高考宣传自己的学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扩大生源,籍此发展。因此,对于一所学校来说,高考出状元无疑是这所学校的生命线!有些家长甚至公开地说,某某学校不怎么样,某某老师不怎麽样,某某班级不怎麽样……都是拿学生的成绩而言。因此,高考,实际上考的就是学校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考的是老师的教学水平。
考的是家庭。在我国当今家庭经济开支中,不外乎是孩子、车子、房子、位子、面子等,在普通家庭中(即除开富豪家庭外),费用开支最大的就是孩子,孩子的教育费。在农村家庭中,教育成本更是最大的成本,农村的孩子能够上高中的就已经很少,如果不是国家实行了义务教育,许多农村孩子连初中都上不起,更别说大学了。据网上报道,2008年临近高考时,重庆市有二万多高中学生放弃高考,甚至社会上出现了“知识无用论”的观念。无非是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由于上大学费用过高,农村家庭负担不起,放弃高考。二是由于当前金融风暴的影响,上了大学仍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很难就业,放弃高考。由此看来,大学教育费用过高,将一部分学生拒之于大学门外,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教育体制的悲哀。因此高考,也是考一个家庭的经济实力。
考的是教育体制……
考的是国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