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西湖
2011-2-18 11:05:19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我热爱鹅城,因为我热爱鹅城的西湖。
西湖之美,四季常有。如春之满目芳菲、姹紫嫣红;夏之荷香袅袅、烟雨朦胧;秋之水光潋滟、绿水泛叶;冬之肃杀不现,群芳依旧等等,都足以让任何一位游人流连忘返、驻足观叹。
鹅城的西湖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颍州西湖齐名。宋朝诗人杨万里曾有诗曰:“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颍水与罗浮”,说的就是这三大西湖。鹅城的西湖,还有“海内奇观,称西湖者三,惠州其一也”和“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的史载,加上文豪苏东坡曾经被贬驻足,更让西湖倍添风采。
然而,我所看重的乃是西湖它拥有的那一份恬淡的宁静。西湖如一块碧玉般嵌于市区的中央,是鹅城的灵魂,鹅城的一切都为西湖而来,而静,恰恰是西湖的灵魂所在。那傲立的高楼,却因了西湖这一份宁静,而不得不垂首低眉,默然俯视——纵是高可摘星辰,又岂敢高声语?那熙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龙竟都在这一份宁静的震慑下,不得不缓步而过,而绝不敢发出袭扰的喧闹;那些风和雨,纵是肆虐而来,在每每经过西湖上空的那一刻,却不得不“蹑手蹑脚”而过,由是,西湖的上空常常显得那样风轻云淡、宁静安然。
听说,为了给这万人同贺的新春佳节增添欢乐祥和的气氛,西湖已给披上妖艳的服饰而张灯结彩起来。我很吃惊:如此,西湖的宁静还能美好如初吗?于是我决计出行,乘着凛冽的寒风,在这华灯初上的夜。
西湖本就不远,不消半个时辰就到了。其实,在远处的时候,我就看到了西湖那漫天的灯火,如点点繁星,或恍若落霞,熠熠耀耀之间,虽然显得多姿多彩起来,却无疑增添了我心头的凝重:西湖,您的宁静之美真的还存在吗?
随着如鲫的人群而入,漫步在西湖的苏堤上,始觉安静了许多。那些游人,行步如履薄冰,谈吐轻声慢语,不约而同的节奏,大概是西湖那份宁静熏染出来的吧——西湖之静似乎还在呢。
苏堤依旧静卧在湖的中央。伫立堤上,遥望那一轮弯月,静挂苍穹,月光如水,却水泄无声。与之遥遥相望的,还有我脚下那如弯月的桥拱——一月幽静挂碧空,一“月”宁静卧西湖;一月盛满了嫦娥孤独的愁绪,一“月”记载了东坡豪放的墨迹,恰似惺惺相惜的才子佳人,竟都以无声的方式传递着灵魂深处的心语。
江南的春天来得早,湖畔上的繁华野草,已经在绽放,或是在吐绿了。微风拂来,摇摇曳曳,其神其态如炊烟袅袅,或如雾霭飘散,静静的醉了堤上每一颗企图于花灯中喧闹解郁的心。堤上的柳树也趁着春意怏然,尽情地将自己细枝儿浸在湖面上。枝条轻摆,湖水微澜,是枝条拂出了涟漪,还是涟漪摇动了枝条,却因为双方的缄默不言,答案自然是无从知晓了。
近处的泗洲塔依然掩映在寒山的苍翠之中。想来,泗洲塔一直以沉默的姿态矗立在寒山这一小山坡的坡顶。如今,虽有花灯悬挂,却骤显其承载斑驳历史的躯壳,于花灯与翠绿的衬托下,恰如一位古典素雅、欲说还休的美人儿。再观位于不远处的红棉水榭,粉红别致,低眉垂袖,璎珞矜严,亦似饱含羞态的娟娟静女。两者彼此相映,轻描淡写地勾勒出一幅通古融今、静如止水的“二女赏湖”图。
“呵,所见所闻,西湖依旧还是往昔的西湖!”我不由兴奋地感叹。
继续轻行,已然释怀,置身此地,亦已良久,虽沉吟不语,感触却不由心生:人于浮世,不亦须如今夜之西湖?
古人说:“处身者,不为外物眩晃而动,则其心静。”想来,人自来尘世那一刻,便会无奈于人情喧闹,亦不免为虚名浮利所累。所谓把心藤缠起,便是难料的曲;把心石放下,便有难得的直。若能清醒的保持住那份淡泊宁静的心态,纵是麻木空洞的说着言不由衷的话,纵有惆怅彷徨的片刻,却终能化解一切曲直是非,让往事随风,让虚浮沉睡。
诸葛亮于《诫子书》中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的,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如此,此淡此静,谁又能说不可以口吞日月、轻揽乾坤?
是的,我热爱鹅城,因为我热爱鹅城的西湖。岁月在老,尘世在变,而西湖依旧不变,不变的还有我那一颗对生活热烈火红,却不失淡泊宁静、去伪存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