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被破格提拔的往往是在最艰苦、最难创造业绩部门中干出成绩来的人。
新人在基层岗位上更要调整好心态,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初生牛犊”的迷茫:想干出成绩,是不是该换一个“更好”的部门?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入职者干劲十足,非常想迅速做出成绩,得到组织和领导的认可和赏识。
但,上岗后分配到不同部门之后,同时入职的同事分化是如此之大。大家是以同样的条件招录进入单位的,可是有的人经常出入大场面,有的人却只能在幕后默默无闻;有的人收入很高,有的人却是拿中低等的固定工资;有的人在总部和领导旁边做事,有的人却被分配到了分支网点和外地。
校园时代竞争的平等和职场中起点的不平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不少初入职者陷入了迷茫:我的职场起跑比别人晚,事业发展是不是会一直慢下去?我是不是应该向领导反映换一个“更好”的部门?大多数领导都会这样回答你:小同志呀,你太浮躁了一点。
受不了清闲
一年换3个部门
Tom是2007年入职一家IT企业的,当时共有19个人一起入职,大家的教育背景都差不多。新人分工时,其他18个人都分配到了销售部门,而自己却分到了行政部门。虽然大家基本工资都是3300元,但是同事有销售提成,业绩好的可以月薪上万元,而Tom就只有基本工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而且,由于人手充裕,总监对Tom这样的新人还有点不放心,就给他放了更多的假,每周只用上3天班。这让Tom的朋友羡慕不已,而Tom却感到很郁闷,觉得自己没有出头之日。
酝酿良久,Tom找到当初招他进来的A老总,要求调动。几天后,A老总找他谈话,“佛山分公司缺人,你想不想过去做销售?”Tom正愁力气无处使,没有考虑分公司业务的难易程度,一口就答应了。
可做了不到2个月,Tom的业绩差得可怜,而分公司业务最强的同事也只是稍微超额完成了任务。自此,Tom不再想要什么业绩了,只想先保住饭碗。于是,Tom再次找A老总要求调动工作。A老总很惊讶,“像你这么频繁调动工作的,在我们公司是绝无仅有的。男孩子就要闯一闯,你不要让我失望。”
2008年,Tom开始反思,觉得自己的确太浮躁了:就像电视《士兵突击》中的成才那样,生怕走了半步弯路,结果却绕了最远的路。但反思归反思,Tom对自己还是信心不足,于是开始洞察公司的人事,尤其是职位空缺。后来,他了解到东莞分公司有职位空缺。
结果,Tom在领导身上用尽了自己几个月来与客户交涉的所有技巧,以证明自己是有能力、有闯劲的,花了2个月的时间,才得到了东莞分公司老总的有条件录用。
而Tom到了新部门才知道,这里也不是十全十美:工作强度大,周末要加班,基本没有多少闲暇。偶尔,他会想起在行政部门没有压力、只有闲暇的日子,也会对现有的工作说几句牢骚话,但他总算明白了:不存在让自己完全满意的工作,每做一次选择,就要对自己负责。
职业顾问支招
调整心态做到两个理解
刚开始工作,有一些浮躁情绪是正常的 。如果一点浮躁情绪都没有,这可能表明这个新入职者缺乏上进心。但是,如果浮躁持续酝酿,则表明新入职者的工作态度需要调整。
理解领导对岗位的安排 现在国内大多数企业,新入职者的岗位还是主管和分管领导敲定的。这些主管一般在面试时就对求职者形成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基本在面试时就确定了入职者的具体岗位。主管对于新入职者岗位的安排,一般既结合了求职者的特长,又结合了组织发展的战略意图。新入职者对于岗位的理解,往往只是同侪之间的简单对比。他们不仅仅对自己的长处和潜力缺乏认识,对组织发展的战略规划更是缺乏认识。因此,建议新入职者如果实在想内部调动,第一步就是要思考领导对自己的岗位安排是不是准确的。
理解“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对于被安排在非主营业务部门、边远分支机构、未开拓领域的新入职者,你的职业发展经受着比别人更大的挑战。你羡慕其他同事运气好,但是他们顺遂的工作环境可能并没有完全开发他们的潜力,而他们被视为理所当然应有的业绩也不可能给他们带来跨越式发展。被破格提拔的往往是最艰苦、最难创造业绩部门的人。如果你放弃了在艰苦部门的锻炼,换到条件好的部门,你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也只能扮演一个替补的角色,这就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