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他讲究的是在职场上做好本职工作--发挥螺丝钉作用。
司马他的一个聪明原则是发挥性别优势。(以上摘自《司马TA呀》)
进出写字楼却不识司马他?糟糕!你又落伍了……司马他是和杜拉拉一样有名的职场领军人物,前者在网络中蹿红的最主要原因是——他有一套被“80后”职场人士奉为经典、竞相效仿的职场生存之道。白领们不仅精辟地总结了司马他法则,更群策群力创作网络轻喜剧《司马TA呀》,图文并茂地进行阐释。
司马他身世
缘于网络而红遍网络
记者了解到,司马他并非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它来源于网络。
在白领出没的各大网站急速蹿红的司马他,源自网络中的一篇热帖。该帖以“不疯魔不成活,曝一曝办公室里的那些极品男女”为题,对金融危机下的办公室生活进行了极为精彩的描述和颇为辛辣的评论。此文一出,正迎合了那些尚未在职场立足脚跟的“80后”们,一周之内点击率就有2万人次。
“上班其实就是一场有产者看着无产者拼死决斗的战役,而奋战后舔舐伤口的场景将沦为不专业的表现”“费死了劲儿找了一份饿不死的活儿”……天才的网友不断以诙谐和自嘲的语气诠释现代社会的草根文化和新一代职场生存法则。
紧接着出现的是一篇新浪博文,立意与前文不谋而合,他拿来电视剧《潜伏》和《我的青春谁做主》做比较,提出“80后”到底做余则成、钱小样还是李霹雳?网络中开始疯传两文,并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热心网友将职场生存法则这类话题的讨论称为“司马他现象”,将身边充满Smart精神的同事朋友称为“司马他一族”,并总结该族群特点:白领、受过高等教育、睿智、时尚、内敛等。
司马他原则
干活要努力更要聪明
“这个年代只讲结果,不讲过程。没人在乎你为公司付出了多少。如果公司裁员,第一个走人的,就是那些只懂得重复劳动的廉价劳动力。”在开发区某外企任职的王小姐俨然是司马他一族,她坚信,职场之路需以智慧取胜,不打硬仗和死仗,最好是运用智慧不战而胜。
在天涯、猫扑、搜狐等网站上,像王小姐一样信奉司马他的年轻白领还发起司马他指数投票、办公室风水帖、十二星座讨好老板帖等趣味性职场话题。与此同时,众人创作的网络剧《司马TA呀》开始热播,更有人创作出《蓝精灵版司马他之歌》,歌词琅琅上口,获得极高的点击率。
“真诚直率?不是司马他的性格,司马他信奉的是成果,为达成目标,可以不按常规出牌。”已有一年工作经验的小林在电脑城做销售,他坦言,“投其所好”是他的销售宝典,并屡试不爽。“司马他做事会找捷径,不会迂腐地兜圈。只知努力地干活,不懂聪明干活。”记者还在司马他一族的群落里看到这样的经典语录:“如果一个人说不是钱的问题,十有八九就是钱的问题”、“你的上司越忙,你的饭碗越危险”、“如果你最近的工作很闲,注意了!这可能是危机的先兆”……
一项特别调查显示
六成人支持职场司马他
你怎样看待白领司马他现象?智联招聘最新推出的“职场司马他特别调查”显示,虽然职场深谙司马他原则的白领不过四成,但了解什么是司马他后,竟有超过六成人表示支持司马他。更有半数以上的职场白领在调查中抱怨,因不懂规则,自己是“得不到赏识的人”。
赞成
用小智慧化大危机
在此次调查中,赞成派赞赏司马他是“用小智慧化解大危机”。“我发挥的就是性别优势,业绩比老员工都高。”在某地产公司就职的肖小姐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网上、书上和师兄师姐们传授的司马他原则。也有人认为,无论是同事还是老板,都更乐意与“有趣”的人进行交流。除了埋头苦干外,有时候稍微机灵点会更受欢迎。
反对
工作中应有真本事
“如果都变成司马他,谁还会本本分分地工作?都投机取巧去了。”“70后”白领小薇是反对派代表,她认为,工作中,必须经历一段积累经验的过程,如果缺少了这种磨练,就算一时可以上位,也不会太长久。“除了会讨好老板、处理好人际关系以外,总要有点真本事,要不就是职场厚黑学。”
司马他有多条“SMART原则”
“懂得让BOSS满意”最受捧
参与调查的6000多名职场白领中,有38.9%认为,司马他只是将前辈羞于启齿的职场“潜规则”公开化。这部分人认为工作SMART(聪明)早就存在于职场,只是被遮掩着。对此,智联招聘职业顾问指出,司马他原则其实是一种职场小技巧,并不是所谓的“投机取巧”。SMART原则应该是首先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此基础上巧妙地处理好各种关系,使自己的成绩能够更多地得到认可。因此,是聪明的工作,绝不是小聪明。
调查显示,“要懂得如何让BOSS满意”以68.5%的比例排在首位,成为最让职场人“追捧”的SMART原则。其次是善于思考和处理问题,比例占了63%。排在第三位的是“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司马他八大生存法则
1.找工作要不抛弃不放弃
2.注意发挥自己的特长
3.要懂得如何让BOSS满意
4.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5.讲原则不要乱了大局
6.注重实践并且谦虚谨慎
7.善于思考和处理问题
8.做好补给和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