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人才 >> 职场咨询 >> 正文
岁末换工作是跳槽还是跳坑
2012-12-15 10:23:04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要评论(
  每到年末岁尾,总是职场人心生变的时候:有人因发展平台不理想而准备跳一跳变身,有人因遭遇不快而考虑跳一跳换个心情,还有人因出现条件优越的机会而思索跳一跳职位收入双升值。不管何种原因,也不论哪种理由,跳槽本身没有对错,考虑不周就有风险。如何预防跳槽变成跳坑,这就需要从多个角度全面去思考。
  
  ■行业不明脚踏空
  
  李瑞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主管,三年职位没变,两年市场低迷,收入下滑让他心生去意。去年岁末,老同学告诉他某广告公司招聘懂房地产的策划。李瑞请老同学推荐,成功通过面试成为广告人。由于事前没有对广告业进行了解,接到工作便慌了神。原来企业不仅要策划一般销售方案,更要为客户做全面广告策划,包括立项名称、项目推广、软硬广告、销售爆点设计……此时他才醒悟,经验与现实不接轨。跳槽新行业期待的新发展没有到来,而是苦苦挣扎在初级阶段。
  
  对陌生行业不进行了解,一时冲动就跳槽,是造成李瑞一脚踏空的罪魁祸首。跳槽如果有行业变化,必须先了解新行业的市场现状,省了这一步,跳槽就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准备不足跳泥潭
  
  赵伟在一家通讯公司工作五年,做到初级管理岗位。2010年年末老领导来访,告诉他自己办了家通讯设备公司,赵伟过去就是副总。继而谈到收入和未来空间,自是无限广阔。顶住女朋友的反对,赵伟杀入私营企业。过去半月他才明白,私企与国企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原来的良好福利没了,现在花一分钱都要申报。原来的层级压力没了,现在是老板一言堂,气氛随他心情。原来的发展限制没了,有的是一天一问进展三天一问业绩。
  
  不同的企业类型会有不同企业文化、管理方式、操作流程,不做好身心两方面的准备,觉得自己能胜任职位,受高薪高职的诱惑就盲目跳过去,无异于纵身跳入陷阱。
  
  ■能力不够落陷阱
  
  林峰跳槽去新开的金融公司做副总,惊得大家不轻。他在客户经理岗位才八个月,春节刚过就升五六级,让人感觉有点悬。而小林能够如此高跳也是机遇垂青——对方新进北京急需懂专业的人,小林的推荐人把背景美化了,他面试表达又出色,这事水到渠成。副总职位,月薪一万五外加业绩提成,让他忘了没有管理经验,忘了没带过超过五人的团队。入职三个月后,一万五变八千,提成与员工相同。入职半年后,八千变五千,他已无心再干下去。
  
  跳槽不能冲动,年终许多人期待被挖,听到企业挖人电话就乐疯。而自己的能力够不够,对方给的大钱能挣多久,想都不想。当待遇与自身条件不匹配时,“放弃”是最好的选择。
  
  年年都有人年末跳槽,有人为年终奖而坚持到春节后,有人为更好的机会放弃既得利益年前就跳。不管是为了个人利益多一些,还是放弃利益奔前程,都必须想清楚看明白——如果是好的机会,拿不拿眼前的利益并不重要;如果不是你的机会,再诱人也要三思。
  
  年终跳槽必思
  
  年底,又是许多人思量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候,也是企业开始挖人、抛出诱饵的时机。过去一年的不愉快、不满意、不称心,此时都是离开的导火索,而新机会的出现,高薪高职的诱惑,更是让人坐不住的理由。面对这一切,打算跳槽的人,不妨参考下面的建议:
  
  ■怄气跳槽要不得
  
  对单位不满,与同事合作不愉快,攒了许多恶气,是跳槽最要不得的理由。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哪个单位的人天天高兴没烦恼?你去新单位看员工有没有抱怨?只要是在企业里做事,就不会日日满意。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有机会向前发展,一些小问题都要学会放下。纵然单位确实问题多,空间小,跳槽是好选择,离开也不该是一种负气行为。应该认真考虑现状,研究发展方向,调研未来企业,认真履行各项手续后再离开。
  
  ■一挖就走要不得
  
  年底既是职场人心思活动的时候也是猎头活跃时分。此时企业对人也是控制最紧,要求最高的时段,因为年底要漂亮报表,花在人身上的钱都要求物超所值。有人挖就说明你很棒?最好三思。想想对方给的待遇与正常行业该职位的平均水平上浮了多少,给得太离谱你最好掂量一下。想想自己的才能与岗位要求差距有多少,补起来需要多久,能不能达到对方的预期。别人一挖马上兴奋异常,恐怕跳过去也会遇到麻烦。
  
  ■高职就去要不得
  
  有人喜欢比。一年下来同学朋友都上去了,自己职位低说出去不好听,也是许多人跳槽理由。但职位升上去是不是就能够达成发展预期呢?企业不同职位设置不同,有些听上去官职不小,其实没有实际内涵,盲目听职就跳,过去再后悔不迭,是许多人跳槽的遭遇。
  
  高职还需要高能力相适应,再高的职位你能力不支,过去得越高掉下来得越快,这是一个现实中常见的现象。所以,跳槽不能光看职位,而要看能力与职位的匹配度。
  
  跳槽不管理由为何,都是为了进步和发展。漂亮的跳槽是诊断行业、了解企业、清楚自身的华丽转身。建议在冷静理智的前提下,完成职业生涯的每一次蜕变。
  
  年底储备能力
  
  不要急于跳槽
  
  年末是各个公司“冲”业绩、“冲”任务的最后攻坚阶段,而人力部门的员工则围绕着“员工考核”和组织员工年会而紧张忙碌着。由于新财年的公司预算正在编制中,职位需求大都未明确或极少开放,这个时候不适合职场人轻易离职跳槽。
  
  从全年来看,公司招聘也分“淡、旺季”(新公司、个别岗位除外):每年的7、8两月和新年前后,属于招聘的“淡季”;春节后的几个月和整个秋季,企业职位明显多,属于招聘的“旺季”。人才市场的活跃与否,也是跟着这个大体趋势走的。所以,在年根儿“淡季”里,建议多观望、不跳槽,做好三个储备:
  
  储备职场人脉
  
  临近年底,各种聚会很多。有心想来年换工作、找工作机会的人,不妨有意识地跟圈儿里的HR们、猎头们多接触,并按格式要求把最新的简历发给他们保存。一旦进入招聘期,若有合适的职位产生,你可就是潜在的候选人了。另外,有机会也让同行的朋友知道你的想法,没准儿同行的帮助与推荐更有效和直接呢。
  
  储备知识与技能
  
  信息传播技术的革命,加快了知识和技能不断地更新。“终生可持续地学习”已经成为职场人的习惯。趁这个阶段,大家补补过去的知识漏洞、掌握更实用的工作技能,也是为新工作做的必要准备。参加各类研讨会、报考培训班、网上看视频课程,都是很好的学习途径。
  
  储备体能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下尤其显得重要。再诱人的职位,若没有好的身体做支撑,一切都是白搭。朋友们在这个阶段有规律地参加体能的锻炼,一是为来年做准备,若经过21天的“习惯养成期”,也许对一生都有益。
  
  忙碌了一年,职场人都不易,咱善始善终、从长计议。这个年根儿大家先踏踏实实、愉快地过,还有,年终奖也足以让咱慢慢期待和等待呀。
  
  ◆职场亲历◆
  
  职场新人换工作三招
  
  高校毕业生求职时,用人单位最欢迎北京本地男生,而外地户口的女生则很少被关注。而我,偏偏就是后者。毕业那年找工作时,和大家一起奔波于各大招聘会之间,最后进入了一家在中关村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收入、发展前途以及生活上都不尽如人意,因此萌生了换工作的念头。
  
  ■合理安排求职时间
  
  换工作,主要就是搜集招聘信息,然后投简历,有时猎头也会打来电话询问我的个人情况。这些对于我来说都不是问题,主要是如果要去面试的话,肯定要占用工作时间。一来现在的这个公司,请个事假要扣100块钱,找工作的成本比当学生那会儿大多了;二来在确定新工作之前,肯定不想要老单位知道这事儿,所以请假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不能搞得太频繁,否则要现在的老板盯上就不好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不能再像学生时代那样大撒把地投简历了,而是必须有的放矢,精心挑选招聘单位,否则光是笔试面试花的成本,就会让我吃不消。除此以外,在与招聘单位沟通时,我一般会主动询问招聘流程,挑选招聘流程比较简单的单位。有些单位要找一天笔试,过几天再面试,再过几天还要二面,最后还要跟领导见面,来回来去至少要耽误4个半天的时间,像这种单位我基本就不考虑了。而有些单位的节奏比较紧凑,他们会把笔试和面试安排在一起,最多再安排一次和领导的面谈。由于现在所在公司采用弹性工作制,每天早起上班的时间可以自行选择。因此我也会主动要求招聘单位把面试时间安排在上午9点左右刚上班的时候,完事之后还可以继续上班而不用请假。
  
  ■处理好老职位和新工作的关系
  
  虽然想换工作,但作为一个职场人士,基本的职业道德还是需要的,不能因为找新工作,就对现在的工作报以放弃的态度,而是应该尽职尽责地站好最后一班岗。首先,我对自己每个月因为求职而请假的次数做了一个限定,不能因为出去面试而影响单位现在的工作。在基本确定了新单位之后,我主动找到了现在的老板进行沟通,向他坦承了换工作的原因,并且表示将会根据公司安排主动进行工作交接。老板对我的决定表示理解,同时也对我进行了挽留,不过被我婉言谢绝。
  
  之后的一个月里,我把自己手头的工作进行了仔细的整理,把相应的文档都进行了细化,并与负责接手的同事进行了交接。尽管这个公司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还是很感谢它在毕业时为我解决了户口。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是在临近年底离职,没有拿到公司的年终奖,这也许是一点遗憾吧。
  
  ■积极准备全心投入获成功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笔试面试之后,我终于拿到了几家公司的录用通知。我综合考虑,挑选了一家收入和发展前途都不错,并且离家不太远的公司。为了尽快适应新工作,我从网上查询了这个公司的很多资料,在入职之前就开始积极准备相关的业务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入职后,我很快便适应了新的工作,由于我的出色工作,得到了新同事们的认可。
  
  作为一个职场新人,第一次换工作的经历令人非常难忘。在这个过程中,有坎坷挫折、有忐忑不安,有时也会让人非常沮丧,甚至会产生怀疑。但只要坚持走下去,经历一番风雨之后取得的成功,更是你的一笔财富。
  
  ◆热门话题◆
  
  职场的“短”能护住吗?
  
  护短的目的是掩饰自己的错误和过失,以期避过责罚。这是职场大忌——不仅不利个人提升,也会造成企业内部不和谐,直接影响团队利益。工作中出现一时的错误并不可怕,但如果对此百般隐藏,无异错上加错,于公于私,损失都会更大。
  
  ■护拖沓之短导致问题延续
  
  时至岁尾,单位里很多人都在加班。梁博负责产品货运信息的输入工作,关系到客户能否按时收到产品,领导怕他工作出现拖沓,拖大家后腿,特意叮嘱:“如果觉得有困难,立刻向我汇报,我调人帮你。”可梁博觉得,如果让老板知道自己需要人帮忙不正是暴露了自己工作能力不强吗?所以他明知道自己输入工作难以完成,也没向领导汇报,为了不让大家知道是他耽误其他人,草草应付完工。自以为可以避过领导责其拖沓之失,结果没过多久,公司就收到客户投诉,称收到的产品有误。领导追查之下,梁博的失职再也无所遁形,被公司辞退。
  
  梁博工作效率低,是他不可逃避的短处。当领导提醒的时候,他应该勇敢面对,并配合团队作出积极的改正,才能避免损失。职场中不可有拖沓心理,事情不会因拖沓而淡化,而损失却因拖沓而增加。
  
  ■护粗心之短整体努力打折
  
  公司10周年庆的时候权东担当媒体接待,同时为新董事上任也安排了一个媒体见面会。公司除了安排媒体记者的住宿,还要求权东把公司准备的资料送到记者住宿房间,并介绍公司情况,沟通在见面会上记者准备提问的问题。那天场面非常热闹,一共来了23家媒体,可是记者名单上却只记录了20家媒体名字,权东想,可能有忘记登记的,想着还要挨个当面沟通,懒得再次核对了。他想,本市的几家大媒体记者都非常熟悉,其余的一些小媒体应该不会提问。没想到见面会中偏偏有一个小媒体记者站起来提了一个犀利的问题,由于没有准备,新董事回答比较被动,虽然最终也被领导“圆场”,但这一幕不免成为见面会的一点遗憾。权东粗心让大家努力的效果大打折扣,受到了领导的处分。
  
  因为一时粗心,权东的登记册上少了三家媒体的登记。把本该自己解决的问题遗留给领导,大家前期的努力都被大打折扣。
  
  ■护徇私之短难掩品质缺失
  
  倪震是某酒厂的区域代理,邓敏是他下线的零售商,两人关系要好。酒厂有规定,凡是区域销售量第一的零售商,下一年的进货价格低30%,于是倪震总是利用权力,把别人的销售量算在邓敏身上,让他常作第一。渐渐有其他零售商举报,总部也觉得事有蹊跷:别的区域第一都轮换,唯独倪震的区域几年来都是邓敏销售量居首。于是领导向倪震询问情况,倪震声称自己毫无徇私之心。总部查明真相后,倪震被辞退,邓敏也被取消了零售资格。
  
  倪震是想隐藏自己徇私之过,为了一己之私,不惜拿公司的形象利益为代价。这不只是职场中素养问题,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低下的体现。如果能即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但自己职场不会因此而重创,更不会让朋友卷入泥沼。因此身为职场一员,应该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勿因为一时私下小利而让整体利益蒙羞。
  
  ■护逾权之短扰乱组织程序
  
  吴蒙蒙作为销售人员业绩一直都很好,正在谋求新的职场上升空间。一次调研中她发现有一块市场很有开发价值,于是她私自带着几名实习生去做市场分析,然后没通知她的分管副总,直接提交了一份开拓市场的策划书给总经理。收到她的策划书,总经理很意外,按照规定,她的建议应该由副总向总经理转达!她有意淡化越过副总,而强调市场开拓价值,总经理还以为副总已经同意,抽出时间研究了策划案。发现有几处不成熟的地方,叫来副总一问。副总还不知怎么回事,被动又尴尬,才知道是吴蒙蒙越权。结果虽然策划有价值,但她却扰乱了组织秩序。副总对她的做法也有不满,领导在会上批评了她。
  
  制度有规定员工汇报工作的等级流程,吴蒙蒙对此置之不理,明显逾权,而且还对自己行为有心淡化,过于想表现自己,对副总缺乏尊重。这是小聪明而弄巧成拙,如果人人都越权汇报,领导有多少时间?秩序又如何产生效率?这样处理问题也必然会激起内部矛盾,导致人际不和谐。
  
  作为职场中人,一定要认识到护短并不能为自己支撑起保护伞、挡箭牌,反而会使自己所犯的错误一时被消极隐瞒,对整体利益的损害会加大。这种小聪明式的自我掩饰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在职场中还是要踏实地面对自己的每一步,有了过失积极处理,才会在每一次即时解决之后得到自我的增值。
  
  ◆我的职业◆
  
  基层气象部门都设有气球施放服务中心,或者叫气球广告中心。主要工作就是在客户庆典时施放氢气球。我就曾当过某气象站的气球中心主任。
  
  说是中心,一开始就只有我一人。施放气球是个力气活、危险活,一个人无力完成全部工作,自然要请气象局的同事帮忙。干活的时候,被请的人倒成了我的领导。搬运气缸、系解球绳、爬楼登高这些脏活累活几乎都被我“承包”了,所谓“帮忙”就是扶扶气球、开开气门、提醒提醒看热闹的行人不要抽烟。施放结束,我还要掏钱请他们“娱乐性吃饭”。有时,一天的“进账”竟不抵一晚的“消费”。照这样下去,完成站里的上缴任务肯定有点吃紧;可不这样,任务更是无法完成,我为此非常苦恼。
  
  有一次,工会组织职工去九华山旅游,留下我一个人值班。偏偏这天,一家建材商场开业,急需施放气球。我马上跑出去找货车拉气缸。在运气缸的路上,我发现在家电商场附近有几个拉平板车的农村小伙在等“生意”。要不叫他们帮帮忙?一拍即合。三位穿中山装的小伙子乐呵呵地跟着我上了运气缸的货车。
  
  到了建材商场门口,还没等我下车,三位小伙子已经开始卸气缸了。我正要动手,却被其中的大高个小伙子拦住:“您在旁边搞搞技术指导就行了。”我给气球充气的时候,另一个小伙子已经带着绳子爬上了九层的楼顶。绳子抛下来后,同伴立刻开始拴系标语,边系边说:“这可是我接到的最轻巧的活儿。”四只气球的活全部干完,我发现衣服上竟然没沾一点灰尘,这可是第一回。晚上收球时,我按预先讲好的价钱给他们付了工钱,见天色已晚,又请他们吃了顿晚饭。大高个小伙说“下回有什么活,直接找我们,您就放心吧”。
  
  半年后的一天,一直给我们供应氢气的某化工厂突然打来电话,说是为了迎接安全大检查,所有车间都要停工检修,明后两天暂停氢气供应。这可是“断炊”的大事!因为生意好,中心已经没有什么氢气储备,以往都是夜间去化工厂灌气。两天没有气源,这生意还怎么做?我立刻给明后两天放球的四家客户挨个打电话,详细说明原委,不仅口头抱歉,还表示要适当赔偿损失。四家客户中,有三家表示理解,答应取消放球计划。只有“××物流”的老总说,气球问题事关他们公司形象,因为有领导来视察,无论如何,明天庆典时必须要放气球!
  
  关键时刻,我又想起了那三位“老员工”。当时,这三人正帮我给某新开业的大超市放气球,这可是氢气“断炊”前最后施放的气球。听我陈述完“断气”的烦恼后,大高个指着飘浮在空中的气球说:“傍晚收球时,我们再找五个人,只守候,不放气,到了夜间,每人各举一只球,慢慢走到‘XX物流’的庆典现场……”
  
  我当时那个乐呀,这个方法,不仅解了我的急,还节约了气球的氢气成本!
  
  一年以后,靠着廉价的雇工成本和“夜间移球”的绝招,我负责的气球中心净赢利九万多元,我个人也因此获得近一万元的奖励……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