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青年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每一個體都或多或少折射出某種現象。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畢業生,他們的求職觀如何,求職路上又遇到過哪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兩名90后畢業生,請他們講述剛剛經歷過的求職故事。
早准備,早收獲
前幾日,李君告別學校,正式到嘉興的一家外企就職。對於畢業於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日語專業的她來說,這是一份不錯的工作——一方面專業對口﹔另一方面,工作地點在嘉興,這兩點都很合李君的心意。雖然她是台州人,但因為個人情感原因,嘉興是她首選的工作地。
“找工作”這3個字,李君很早就開始准備,並付諸行動。“大三暑假,我沒有回家,去了金華的一家房地產公司實習,做總監助理。覺得那份工作接觸的人多,可以多一點鍛煉。大四上學期,學校還有課,但不上課的那幾天,我又去了一家公司做文員。大四下學期,學校組織實習,我去了一家物流公司……”多次實習經驗,讓李君學習到了一些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個人簡歷也是早早准備好了。兩三頁的簡歷,把自己在學校的工作、實習經歷都寫得清清楚楚。不料,面試官並不吃這一套。一位面試官直截了當地告訴李君:“簡歷要簡單明了,好的簡歷一頁就夠了,沒必要寫這麼多。”李君當即回去修改了自己的簡歷。
李君想找一家專業對口的企業。而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找工作有多不容易,李君算是真正體驗到了。“因為不熟悉,我好幾次找不到公司的地址。外出打的、坐公交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從學校所在地金華到嘉興,她都是一邊面試,一邊投簡歷,不浪費一點時間。
整個求職季,李君已經記不清投了多少份簡歷了,她隻能用“海投”來形容。“因為競爭壓力太大,看到有合適的,就投一份,面試了十幾家單位。”她說。
在真正找工作時,李君看上去很豐富的實習經歷,卻遭到了面試官的無情質問。不少面試官問:“既然你想找專業對口的工作,為什麼沒有做過相關的工作?為什麼實習經歷這麼雜?”
這時,她才意識到自己前期准備的一個弊端。“實習不要做得這麼雜這麼短。什麼工作都做過,什麼工作都不精,其實不好。”這是李君在幾次面試后得出的教訓。
“自己要確定找工作的方向,並早做准備,這樣才能找到心儀的工作。”李君說。
先就業,再擇業
對小諸來說,她的求職時間表拉得很長。
去年9月,開學回到浙江農林大學天目學院,10月開始找工作。進入11月后,畢業論文又成為了頭等大事,找工作隻能退居二線。“邊寫論文邊找工作,精力不能保証。”小諸說。寫完論文后,她又開始加入求職大軍。
作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畢業生,她很想從事單証工作。但是找工作還沒開始,家人就表達了希望她回家的意願,於是所有的工作,她都是回老家湖州找的。但是在那裡,和她所學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並不多,即使有,要求也很高。
小諸說,自己所學的專業,有兩個班、共78名學生。身邊的同學,有去銀行,有去証券公司、有做行政工作的,也有自己創業的。拿到畢業証書時,還在找工作的人自然也有。
小諸面試過民企、事業單位,也有被錄用的,但由於離家太遠,上下班不方便等原因,她最后放棄了。現在,她在一家4S店工作,對她來說,“不好也不壞”。好處是,上班的地點離家近,上下班乘一趟公交車就可以到達。
“先做著吧,累積經驗。日后,再看能不能從事跟專業有關的工作。”這是小諸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