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之下,原本脆弱的大学生就业更显艰难。党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各高等学校都在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平台,都在努力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认识不能说不高、措施不能说不得力、投入不能说不多,为什么效果总差强人意,为什么就业仍会如此艰难?是国际金融危机,是经济水平,是自身素质,还是思想观念?应该说都高度相关,但都不是关键。
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趋同培养模式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在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社会适应性不强、创新创业能力不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高校在具体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办学定位出现了一定偏差。定位的偏差导致了人才培养规格目标的偏差,人才培养规格目标的偏差又导致了学科专业设置的偏差,学科专业设置的偏差最终引致了课程体系建构、教学质量评价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偏差。在我国高校办学类型定位体系中,主要是遵循高等教育内部发展规律而划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忽略了高等教育发展外部规律的客观作用特别是内外部规律综合作用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这种统一的定位模式给各高校发展预设了一个基本框架:统一目标、统一要求、统一规格,甚至统一教材(如各种各样的规划教材)、统一办学组织形式和评价方式(如全国统一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导致了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趋同教育结构和教育产品,难以满足社会和市场人才需求的灵活性、多样性、流动性要求;这种定位模式还直接引致了社会人才结构性失衡:“市场需求的,高校培养不出来;高校培养出来的,市场又不需要”;也间接强化了大学生择业就业观念畸形:“高不成、低不就”,最终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体内循环、人才产品适应性不强和创新性不足的尴尬局面。如何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要求、充分反映社会人才需求、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既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措施,也是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须增强学生就业特别是创新创业能力
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就是要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特别是创新创业能力。着力培育和造就一大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实践精神的创业型大学是党和国家的基本要求,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扩大就业的核心和关键就是要创业,要以创办实业实现创新立业,要以创业教育造就创业型大学,以塑造创业大学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
创业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规格强调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强调以创业教育为核心,建立具有观念开放性、内容实践性、方法研究性、管理动态性、评价双向性等特征的开放式质量管理体系。
观念开放性就是要从以强调学习质量为主的教育质量价值标准向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质量价值标准转变;内容实践性就是引导学生从理论知识的象牙塔走向生产实践的大熔炉,把握实践问题本质,掌握解决问题方法,领悟创业能力要求,抓住创业发展机遇,提高创业能力水平;方法研究性是指人才培养方法从单一性、程序化课堂教学方式向多样化、研究性的教学方法转变,即既研究培养对象个性,也研究学科发展前沿,在研究式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管理动态性是指人才培养质量管理要从僵化死板的学制管理向灵活多样的动态学籍管理转变,允许学生边学边干、在干中学,既可以学成后创业,也可以创业后完成学业;评价双向性是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坚持学校与社会相结合,评价内容强调学业成绩和适应能力相结合,评价标准注重学生满意和社会需要相结合,评价方法突出即时评价与持续改进相结合。
强化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实现以创业促就业
高等学校特别是教学型地方高校要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纽带,主动地把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融入到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深度推进产学研合作,实现教育科技、经济文化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互动发展,推动政府、企业和高校联手打造创业型大学,实施创业教育,从本源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在产学研合作中,高校要以主导产业、主导项目、主导学科互动为突破口,统筹考虑社会经济项目实施、科技开发、设备利用与高校人才培养需要,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建立科技研发平台、产业化发展基地、现代化工程中心,实现人才、科技、智力大融合,为施行创业教育、建设创业型大学奠定基础;要建立和完善政校企利益链接和分配机制,研究互动发展大政方针,融通机制体制壁垒,集聚和整合资源,以科技竞争力支撑企业创新发展,以创业教育催生创业型高校。另外,高校在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解决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过程中,还可赢得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大力支持,为实施创业教育、建设创业型大学夯实基础。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以区域产业结构与高校学科结构、研究结构互动调整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调动经济系统对教育系统体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划出一定比例的专业招生计划由高校与用人单位根据市场需求共同自主决定。关注针对区域性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传统文化特质等的特殊性所带来的特别知识体系和由此产生的地方性特殊需要,形成学科专业的竞争优势与发展特色,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和更不同的受教育机会,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过度需求和多样化、差异化需求,从根本上实现以创业促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