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人才 >> 培训参考 >> 正文
三十而立是独立还是啃老?
2010-6-29 10:37:18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孔子不会想到,2000多年前组合出的四个字——“三十而立”,如今会因为一个叫“80后”的群体,再度引发国人的集体思考。三十而立,那么何为“立”?按中国传统,人之一生,立言、立功、立德最重要。按通俗说法,一个人应该成家立业,有所作为。放在21世纪的今天,80后要“有房有车+有家=立”。小沈阳说,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人死了钱没花了;赵本山说,最最痛苦莫过于人活着钱没了。80后们说,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婚结了,没了房;有了房,婚没了。

  三十岁,青春要在这一年画上句号,尽管你不情愿,它还是忽忽悠悠地来了,跨过零年代的喧嚣与虚无,向80后敞开了纷乱的怀抱。农村有句老话“到了三十就是过了岗”,过了这村没这店,好姑娘好小子已经轮不到你了。当然了,这是风平浪静几千年不变的传统秩序,如今已是日新月异的时代白猫黑猫波澜壮阔,一夜暴富一举成名的机会多得是,收割了名利还愁“立”不了配偶?我们三岁入托七岁上小学一路杀向高考,却何曾有过自己的志愿?何曾想过为什么而学?这样不知不觉就奔三十了,你的双脚要站在什么地方?一个蜗居者怎样才能站起来去活?扑面而来的是林林总总的诱惑,你究竟应该拥抱什么?

  如果说“有房有车+有家=立!”,那么80后的80后三十而立是独立还是啃老?24岁完成本科学业,自己赚的还不够谈几场恋爱的。有房有车苦的莫过于父母。有人将,“80后”啃老族分成了以下几种类型——

  1、完全型啃老族。这类啃老族一般家庭条件优越,从小舒适惯了,不喜欢工作约束自己,也缺乏基本的谋生知识和技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啃老族。在广东一般叫这种人为“二世祖”,多少含有一些贬低的意思。由于所有生活来源和用度都来自父母,故称之为“完全型啃老族”。 

  2、阶段型啃老族。这种啃老族一般在某些特定的时期依赖父母,比如说大学毕业没找到适当的工作,又不愿意从事一些薪酬少、强度大的工作,只好暂时呆在家中靠父母过活。如果找到合适的机会,他们大多数还是愿意出去工作的,故称之为“阶段型啃老族”。 

  3、资助型啃老族。这种啃老族多数有正当职业,收入基本能够满足个人生活所需。但如果遇上结婚、买房等人生大事,仅凭他们区区的一点收入是无法应付的,必然要父母予以资助,故称之为“资助型啃老族”。 

  4、消费型啃老族。这类啃老族通常是时尚人士,新新人类,喜欢追求新潮,对时尚、娱乐、精品、服饰等有特殊嗜好,许多属于追星一族。由于自身实力不能支付此类开销,只能打父母的主义,故称之为“消费型啃老族”。 

  5、居家型啃老族。这种啃老族基本上是单身,生活在父母所在的地区。虽然已经工作,但仍同父母住在一起,吃喝拉撒睡等一切开销仍需父母打理和操办维持,故称之为“居家型啃老族”。 

  三十而立的80后们,自己对比下属于哪种类型。

  提到房子,最受伤害的莫过于80后,无论生于斯,长于斯,房子对于80后们都是一个太沉重的话题。多少80后有情人为房子成怨偶,多少80后买房后却背上啃老骂名,更甚有80后名牌大学硕士为房价飙升跳楼自尽……80后,工资上涨赶不上房价上涨的一代;80后,肩负赡养四个甚至六个老人的一代;80后,不用同战争和饥饿作斗争,却深陷于房子车子的挣扎中。房价依然在飞涨,很多的80后还面对着房子的问题。也许只能在睡前再念遍海子的诗:我想有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房子遇上80后,啃老?傍富?真是我们的本意吗?

  其实也不能全怪80后不独立,太无能。80后的这代人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甚至连梦想都被现实赶超了——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

  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

  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

  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

  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当我们没有进入股市的时候,傻瓜都在赚钱;

  当我们兴冲冲地闯进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成了傻瓜;

  当我们不到结婚的年龄的时候骑单车就能娶媳妇;

  当我们到了结婚年龄的时候没有洋房汽车娶不了媳妇;

  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心的;

  当我们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金的。

  如今“有房无货,有车宝马要奔驰”才构成了谈恋爱的基础,房价天天涨,车子天天有新的,搞不清姑娘看中了人还是相中了房、喜欢上了车?

  撇开“有房无货,有车宝马要奔驰”的恋爱条件不谈,80后虽然三十而立了,但身上的通病不少,有人特意总结了一番,还给出了建议——

  1、成天泡在网上,又不知道做什么好。80后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无聊”,尽管他们在网络上聊天花去了大把的时间。

  建议:聊天作为一种基本交流方式,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获得认同。网上聊天很难达到这种认同,所以越聊越无聊。年青人的精力更应该用在学习上才对。

  2、浮躁,好预测未知妄下定论。对看过的电影和电视剧,会按耐不住向别人透露下一个情节或者结局。对不了解的事物,根据一丁点信息发表长篇大论的见解,并且多半是批判的。对权威毫无理由的不耐烦,但绝不公开挑战,只热衷于影响身边的几个人,并有得到认同的强烈欲望。一旦不能如愿,就不再发言,部分人会暴跳如雷,令旁人费解。

  建议:多出去旅行,多读书,多参加团体活动,多接触社会。世界的绝大部分真相在我们的视野之外,浮躁是个人修养浅薄的表现,人既是社会成员也是自然的组成部分,需要积淀对世界尽可能的多认识,才能达到意识的足够高度,才能让人看起来不那么浮躁。

  3、瘦弱,不爱运动。对健壮的人心存嘲讽,对肌肉和力量心存恐惧。在审美上受日式漫画的影响,崇尚中性美和病态美。与第一点有一定关系,在身体的耐力、韧性和爆发力上,更热衷于后者。但是在受到刺激之后,又会表现出病态的固执。这样就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方面弱不禁风,另一方面又偶尔会有惊人之举。

  建议:健身,多进行户外运动。身体是人最接近自然的组成部分,一个健康强壮不容易被击倒的身体可以让我们终生收益。

  4、性格软弱,喜欢为自己的意志不坚定找理由。不喜欢通过沟通达到与外界的意见统一,而是表面妥协,内心强烈反感,表现为通常所说的叛逆。性格软弱表现在与异性相处方面就是易犯,对异性的正常关怀想入非非。在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之后,即使真的喜欢对方,也不敢大胆追求,而是找个理由退缩。通常的理由是说自己不了解爱情,也不想了解。

  建议:树立阳刚正气,显示出男人的气魄,凡事敢当,不要逃避,不要推脱责任。喜欢就表达出来,要她知道,当然,我不提倡早恋,更反对婚前性行为,这是男人不负责的表现。恋爱,也要注意分寸。

  5、消极,拒绝长大。不喜欢被人说成熟,尤其不能容忍被人说是老男人。不耐烦与长辈讨论一些实际的问题,反感政治,厌恶参加长辈在场的应酬。要负责任的事情,会让他们觉得焦虑不安和无奈。

  建议:尝试了解父母的不易。也可以从哲学层面去了解索取和付出之间的辩证关系,就象课本里所说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6、选择性自闭,对熟人唠叨不休,对陌生人一言不发。偏爱使用方言或者网络语言等非大众语言。吸烟,但是不敬烟。喝酒,但是不敬酒。不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基本上很难交谈下去。多人参与讨论时,如果没有人邀请他发言,即使他已酝酿好发言稿,还是会选择沉默。

  建议:这些其实都是在沟通上遇到的困难。建议扩大知识面,扩大社交圈,改变与人交谈的方式,勇敢表达自己的见解,努力将自己的观点传达并影响其他人。获得认同后就会产生激励,反复几次,就可以走出自闭。

  7、习惯熬夜,25岁之前通宵次数明显较多。有时候为了“合理安排时间”,干脆用通宵来减少熬夜次数。实际上下半夜都在打瞌睡。

  建议:与第5点相同,熬夜其实就是自闭在作怪。有熬夜习惯的人,白天就找到了关门睡觉的理由,避免了外界的骚扰。或者白天虽然没有在家睡觉,因为精神上萎靡不振,能造成“外界不关我事”的错觉,也能达到抵制外界骚扰的目的。建议立刻改变作息时间,打开心扉。

  8、毫无理由的高傲。觉得别人不可能了解自己,并以此作为对别人不屑的理由。不愿意听别人的建议,也听不进。这种高傲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

  建议:由于时代因素,80后的自尊更为脆弱,从心理上就更趋向于自我保护,表现为对外界不信任。建议多了解一些社会规则,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你在规则之内,你就是安全的,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存在价值。

  9、做事不按计划,讨厌按部就班,永远不知道钱花到哪里去了。以同时看多部小说,守多部漫画为荣。喜欢同时着手几件事,忙得焦头烂额是他们喜欢的状态,尽管这些事情只要合理安排是完全可以按部就班轻松完成的。

  建议: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就不用说了吧。学会制定计划,可以避免紧急情况下全面崩盘的风险。

  10、不问问题,喜欢用搜索引擎思考,将搜索引擎作为自己的智囊。

  建议:互联网确实给了我们许多方便,但是互联网上的东西很多都是未经考证,经不起推敲的。所以要避免犯错,这个地方正需要80后拿出怀疑精神来,不能依赖互联网而使自身的学习功能退化了。

  如此看来,80后在生理上三十而立了却在物质上、心理上远远没有站立起来,啃老还得继续,丁克还要坚持,通病还在流行。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