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人才 >> 培训聚焦 >> 正文
提防人才测评行业的“张悟本”
2010-7-13 11:09:43    来源:价值中国    我要评论(
  
  北京电视台在最近的一档栏目中,把执行力培训比作是培训行业中张悟本,一语戳穿了某公司营造的执行力培训神话。这让我们看到,尽管作为养生大师的张悟本已经被打回了原形,曾经火爆热闹的悟本堂也被当作违章建筑拆掉了。然而,张悟本现象并不会就此终结,退出江湖。事实上,在任何一个火爆的领域中,都可能会有形形色色的张悟本在大行其道。
  
  出于对人才决策和人才发展科学性的渴望,近年来,企业对人才测评的需求呈暴发式增长。为了在这个新兴的市场上捞到一桶金,一些人才测评专业测评人员,甚至是市场人员纷纷离开原单位,创办了自己的测评公司;而一些原本没有人才测评业务基础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也匆匆忙忙推出了测评服务。这些没有相应人才和实力的公司,显然无法与那些树大根深的正规测评公司进行正面交锋,于是就祭起了张悟本惯用招数,通过制造噱头和包装炒作,去忽悠那些对人才测评充满高度热情的企业。
  
  尽管“不看广告,看疗效”的方法,也可以发现测评行业中的张悟本,但这种办法其实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对于企业来说,成本太高。因此,我们总结了测评行业张悟本的一些惯用招数,希望能够帮助企业在采购相关测评产品前,就识破张悟本,避免上当受骗。
  
  惯用招数一、谎报出身,伪造专家身份。
  
  张悟本式测评公司的第一大本事就是扯着虎皮作大旗,不管自身是否有相关领域的经验,只要想进入某个领域,就把自己吹嘘成这个领域的专家。比如国内某知名测评公司明明进入测评行业的时间很短,却宣称自己是测评行业的创始人;而且居然把一个才毕业2年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专业研究生说成是中国胜任力模型测评系统的奠基人。
  
  惯用招数二、夸大疗效,一方包治百病。
  
  和张悟本一把绿豆就能治很多疑难杂症一样,某测评公司就把标准化的心理测评工具包装成全能或万能的测评工具。标准化心理测评工具只是众多测评工具中的一种,它擅长个性、潜能、动机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测量,而对很多管理能力指标的测评是无能为力或信效度很低的。比如对战略思维、组织协调、执行控制、激励授权、资源整合、关系维护等管理能力,实质上是很难用标准化的心理测评工具进行测量。但是在某测评公司的软件中,管理学理论中所包涵的计划、组织、领导、指挥、控制等内容,用短短的几十分钟都可以“测量”出来。把企业引入到过分依赖全功能、一站式、便携式测评的误区。
  
  例如,某测评公司用一个软件进行1个多小时的测评,就可以出来几十份报告;还有一个产品,用十几分钟就可以测评销售、研发等12大类岗位,并能区分出其中的管理层人员和普通员工,而这个产品实质上就是一个个性测验的软件。
  
  企业当然希望测评时间短、并且测评结果准的产品,这就让测评界的张悟本们有机可乘。而事实上,工具是各有专长,不同的指标只有用合适的工具来测评,才会有较高的信度的效度。什么指标都能测的工具是不存在的。如果硬要用一个工具去测所有的指标,要么测不出来,要么测不准。事实上,这种能够“包治百病”的测评产品,如果仅用来测评1个人,会看起来很不错;但如果用来测评10个人,就会让人觉得这些报告看起来“很像”。
  
  对测评产品夸大“疗效”的另一种常见的招数是对测评报告进行包装。比如,把对被测评人员的推荐建议说成是“某某带来的价值”。其实不过是对被测评人得高分素质或者说是突出指标的基本解释。如果一个人个性比较灵活、变通性比较强,就会被描述成“善于处理突发性事件,对例行的常规性事情会感到不耐烦。”然而,“对例行的常规性事情会感到不耐烦”怎么会成为一个对公司带来的价值呢?
  
  惯用招数三、制造噱头,用最新概念唬人。
  
  用现代科学术语对其行为进行包装的作法,是让很多人相信张悟本的理论“很科学”的原因。现在,张悟本的这一招数已经被某些测评公司“活学活用”。
  
  比如说,项目反应理论是心理学中非常前沿的一个理论,到目前,国内外最权威的杂志上还没有该理论在实践中成熟应用的论文。而有测评公司居然声称自己运用项目反应理论开发出了成功的产品,可以根据被测评人前面的答题情况,自动生成相应难度的提问——“按你的水平自动出题”。
  
  再比如,云计算是IT领域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包括联想在内的国内顶尖级IT厂商,也是在去年底才宣布进入云计算领域的。而某测评公司已经开始使用基于“云计算”的IT平台进行测评。其实,IT平台只是测评的实现方式,目的是为使用者提供参考依据,并提高效率。人才测评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关键在于对人的特性与工作环境关系的准确认识和把握,云计算的概念在这里发挥不了作用。
  
  从本质上看,与其说是张悟本欺骗了消费者,不如说是消费者自己制造了张悟本。就是在养生这个原本和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每个人都拥有大量生活常识的领域,张悟本尚且可以用其似是而非的“理论”浑水摸鱼,那么,在那些专业化程度更高、信息更不对称的领域中,张悟本们显然是更可以瞒天过海,除了骗取钱财和地位外,其更严重的危害是会把一个行业引向一个错误的不归路。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