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话人才
2010-7-9 10:45:01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最近,电视台热播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1800年前的故事,今天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我忍不住从书架里翻出《三国演义》,秉烛夜读,颇有感慨。三国时期,群雄四起,逐鹿中原,是我国历史上动乱纷争的一大奇局。三大政治集团时而杯酒言欢,时而兵戎相见,关系错综复杂。透过纵横裨阖的军事较量,看到的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正如清代史家赵翼所说:“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重用人才是魏、蜀、吴三国共同的施政方针,但具体措施各有千秋,仔细推敲,三国时期的人才战略,当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用人以才——曹操的用人策略
曹操用人,讲究“唯才是举”。曹操曾三次发布求贤令,向天下求贤。赤壁之战,曹操宴饮长江,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脯,天下归心”的诗句来倾述自己渴望人才的心情。在选人原则上,曹操抛弃等级门第观念,用人不计前嫌、不论贵贱、把傲然出众的才华作为选用人才的前提。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发布第一道《求贤令》:“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从中看出,曹操选人不需要一定是全才,也不论是否廉洁或品德好坏,只要有一技之长,曹操都会爱之、信之、任之、用之。
南阳张绣与曹操是宿敌,投降曹操后却降而复叛,杀了曹操的儿子曹昂。但当张绣再次投降时,曹操仍能接纳他。《三国志》中记载:“绣至,太祖执其手,与欢宴,为子均娶绣女,拜扬武将军”。随后,张绣为曹魏训练了一支精锐骑兵,在官渡之战中力下大功。曹操的几大谋士中,荀彧、郭嘉来自袁绍集团,贾翊则来自张绣集团。几大名将中,乐进和于禁是曹操从行伍提拔,张辽来自吕布集团,张郃来自袁绍集团,而徐晃来自杨奉集团。曹操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方针,使很多寒门中的优秀人才得到重用,也使曹操靡下聚集了当时最庞大、最优秀的人才队伍。借助他们的文智武功,曹操得以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
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看来,曹操用人体现了极高的智慧和管理手段。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每遇大事,都会找手下谋士集思广益,广泛听取意见。官渡之战,曹操甚至敢于听取原本是袁绍帐下许攸的意见。但是,在任务执行时,曹操却不派遣提出意见的人去办,而是选派曹操认为更适合的人去办。这种“谋权分离”的做法,即做到了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又可以防止因其他人权利过大而挑战自己的权威。
总体看来,曹操的人才选拔方法,在当时重德轻才的社会里,具有明显的进步性,但是这种用人方法很容易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任用不忠诚于团队的人是很危险的,一旦缺乏约束和监控,出众的才能将会毁灭原有的成绩。赤壁之战,曹操错误听取庞统的意见,83万大军灰飞烟灭;重用司马懿,使得曹氏基业最终被司马氏谋取,这都是曹操用人重才不重德的必然后果。
感人以情——江东孙氏的用人策略
孙吴奠基人孙坚,出身于下层社会。孙坚在起兵之初,便搜罗人才,任用良吏,为东吴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孙策继承父业,从江东大族中引进了周瑜、顾雍等不少人才,从而获得了江东豪门旺族的支持。孙策英年早逝,临终前对孙权说了一段著名的话:“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可见在孙氏家族中,举贤任能是孙权的强项。
孙权用人,重在以情相待,靠个人魅力去吸引人才。刘备是皇族成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的号召力保证了刘备、曹操政权对人才的吸引力。孙权虽然也有皇帝的封号,但是势力和地盘都是靠自己打出来的,利益至上是江东孙氏得以立足的根本。同时,因为没有鲜明的政治旗帜,孙权的“企业文化”就是感情至上,人才选拔带有较为浓厚的感情色彩。孙权能与下属共患难、同悲喜,对立有功勋的谋臣将士,给予充分的关怀和信任。孙权自称和周瑜情同兄弟,鲁肃去世孙权亲自为其发丧。当有人称诸葛瑾暗通刘备,孙权说:“孤与子瑜有生死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我,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孙权用人给后世提供的重要经验就是敢于大胆起用年青将领,用愿景打动优秀人才,用事业发展留住可塑之才。周瑜24岁任中郎将,34岁统管吴国兵权,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兵。当刘备举倾国之兵伐吴,孙权大胆起用39岁的陆逊,并放手让其指挥,大败蜀军。另外,孙权一手提拔了吕蒙、甘宁等年轻军官,牢牢把握对军队的控制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有了这些才华出众的谋士和效命疆场的将领,孙权执掌江东半个世纪之久,屹立不倒。
驭人以德——刘备与蜀汉的用人策略
刘备出身于没落皇族,沦落到靠贩履织席为生。刘备起兵之初,远没有袁绍、曹操那样雄厚的家族基础,手下缺少文人谋士。桃园结义后,虽然得到关羽、张飞和赵云的支持,但转战各处,狼狈不堪。水镜先生一语道出根本,刘备有万夫莫当的将领,却无人会使用。刘备最终三顾茅庐,请卧龙出山,孔明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君臣相惜的千古绝唱。
相比曹操而言,刘备用人更重德行。刘备没有下过《求贤令》,但是靠自身高尚的品德来影响人,使人才乐为所用。徐州之战,关羽战败,曹操费尽心机挽留关羽,可当关羽得知刘备下落,立刻不辞而别;兵败当阳,孔明过江游说孙权,孙权试图留下孔明,也被孔明断然回绝。可以看出刘备对人心的笼络,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刘备对不忠诚于蜀汉政权者绝不使用。彭羕是益州地主中比较有才气的人物,刘备入蜀时,他曾立过功劳。彭羕任江阳太守时向马超发牢骚说:“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马超听后大惊,立即向刘备报告,彭羕因此被杀。
诸葛亮作为蜀国的支柱,在选用人才上同样坚持“以德为先”。他在《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所说贤臣,首先要求对蜀汉政权绝对忠诚,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的提拔和重用。诸葛亮对臣僚的评价常以“忠”为先,如称赞蒋碗“托志忠雅”;赞杨洪“忠清款亮,忧公如家”,赞王平“忠勇而严整”,赞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赞郭枚之、费伟、董允等人“此皆良实,志虑忠诚”等等。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蜀国成为三国中最先衰败的一方,人才匮乏是主要原因。诸葛亮用人蕴含了过多的道德追问,把道德观简单的虚化成一个“忠”字,也就把对道德的理解狭义化了。诸葛亮误用马谡导致街亭惨败,但胜败是兵家常事,蜀国本以人才匮乏,挥泪斩马谡,看似严肃了军纪,也失去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将才。诸葛亮一生谨慎,对魏延极不信任。魏延投降后几乎参与了蜀国所有的重要战役,屡立大功,却一直无法改变诸葛亮对他的成见,最终导致内讧,给蜀军带来重大的损失。另外,诸葛亮事必亲躬,二十军棍这样的小事都要过问,压抑了中层将领的成长空间。蜀汉人才匾乏,后继乏人,诸葛亮负有主要责任。
战略高度决定人才理念——三国生死存亡的根本原因
三国统治者手下汇集了当时最优秀的人才,但在曹操、刘备、孙权死后,三国都因人的问题纷争不止。曹操一生斩吕布、灭袁绍、驱匈奴、成就北方霸业,晚年却误用司马懿,导致祸起萧墙,一生苦心经营被司马氏从内部轻松谋取。蜀汉和东吴对品德与感情的过分看重,致使两国对人才缺乏足够的宽容,最终人才凋零,被司马氏从外部击败。三国的衰落让人扼腕叹息,也更令人深思。
选人用人表面上体现执政者胸怀的宽窄,实质则是战略思维的考量。组织的战略高度,决定其选人用人理念。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号称“宁我负天下人,不可使天下人负我”,曹操执掌的流氓政权本身就违背了封建道德,所以曹操的人才战略只能重才不重德。刘备是皇族后裔,强调蜀汉政权在道德上的正统性,其选人用人都以品德为先。孙权摇摆于两者之间,自立门户,盘踞一方,选人用人无法在“才”与“德”上与曹刘两家争锋,只能选择走情感路线,以情感人,以义留人。
在三种不同的人才战略下,三国之主虽然把人才建设作为执政第一要务,但都没有将人才作为战略资源进行整体谋划,没有将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对待,偏执的强调或忽略某一方面素质,压抑了人才的发展潜力。这种选人用人方法短期内可以促进组织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必将带来危机。
古人云:“无古不成今”,对现代企业来说,三国之主的人才战略可以借鉴但不可以套用。企业在选人时应学习刘备“以德为先”、用人时借鉴曹操“唯才是举”,留人时注重孙权“动人以情”。这样一可以开阔眼界,避免人才“近亲繁殖”,二可以克服武大郎开店专门挑矮个、“白衣秀士”入伙专门选庸才的短视,真正做到举贤成风,广纳群贤,企业才能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