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推荐 >> 论坛 >> 列表 >> 正文
老百姓的抱怨并不能让房价下跌
2011-1-11 11:19:54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正如食品是老百姓每天都必须购买的民生产品和商品一样,房屋是老百姓生活必须的民生产品,但房屋同样也是商品,因此无论是日用食品还是日用房屋,其价格高低都必须遵循基本的市场经济规律。
  
  大白菜涨价了,老百姓不高兴,同样房价暴涨了,老百姓也抱怨,这符合人之常理和社会心理,但老百姓高兴与否或抱怨与否,都不能决定菜价或房价下跌,这又符合基本经济规律。
  
  由于老百姓对房价格抱怨声一片沸腾,一线城市的房屋价格也确实高得惊人,因此社会便对此谩骂之言语甚嚣尘上,政府为平抑民怨而采取一系列调控政策和措施来严厉打压房市,尽管近年来房价疯狂上涨的势头被抑制了,但离老百姓的心理预期相差甚远,因而社会谩骂声音依然不绝于耳,再加上部分媒体刻意炒作和部分专家学者“顺应民意”而不断对市场作出泡沫论断,让整个社会情绪性、泄愤性、非理性的“妖魔化”房价现象成为一种主流甚至成为一种“时尚”。
  
  其实,从根本上讲,判断房价走势,其核心是市场供需关系,既然有足够的购买力,有卖有买,自主自愿,那么房价还是居高不下,这就符合经济学基本规律,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更不需要指责房地产商人“为富不仁”和贪婪。
  
  房价高低,不是取决于有多少人买不起,而是由买得起的人数来决定的,市场房屋供不应求必然使房价上涨,这是不以那些众多买不起的人之意志为转移的。
  
  任何国际比较或所谓的理论分析,都必须充分了解中国之基本国情:中国有13亿人口,只要有10%的人有足够资金,就会撑起一个庞大的甚至是难以想象的市场空间。因此,某些学者以某些国家或地区房价曾经暴跌来判断大陆房价必然崩盘的结论缺乏严密的逻辑思考。
  
  房屋价格和需求都可能产生萎靡和过热,寒冷和炎热,都会令人不舒服,设想买不起房的人对房价过热不舒服可以理解,但那些拥有房屋或卖得起房的人难道对房价萎靡就心里觉得爽快吗?
  
  房价是否萎靡或过热,不是卖方者造成的,更不是卖方着设计的,其制造者归根结底是政府政策造成的,为刺激经济发展而向市场投放大量资金导致流动性过剩、以房地产业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来拉动其他产业发展、以高价出让土地以换取地方财政对房地产过分依赖、庞大的土地财政收入没有转移到保障性住房建设上来而是去向不明,试图通过调控政策让市场来解决本该由政府承担的民生责任,如此等等,说明问题症结不在民众、房地产商和市场而是政府自身。
  
  其实,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从古到今,房屋产权向来都是私有财产而被合法保护,根本不能将其当作民生资源来分配,政府要做的事情是让那些卖不起房的人有房住而不能流落接头。
  
  某些专家试图借鉴西方国家的所谓“租售比”理论或“房价收入比”理论来解释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这其实又是对中国国情缺乏基本了解的一种表现,一是中国人口规模庞大,二是贫富差距扩大,三是收入统计数字严重失真或无法全面统计,这些都与分析参照系存在天壤之别,根本就没有客观可比性,分析结论也就无法作为决策依据。
  
  有人说,政府是万能的,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实施更加严厉的调控政策来解决问题,但2010年的调控政策不可说是不严厉的,而效果又如何呢?有人说,政府可以采取最极端的限价政策让房价回落,但自从中国走市场经济道路以来哪一次行政干预市场是真正有效的,行政干预政策只能使市场更加扭曲,一旦放松或取消行政干预,市场就会再度报复性反弹。以往几年,房地产市场越调控越高涨的循环过程足以说明行政干预市场行为终究没有好结果。
  
  因此,政府必须改变调控思维,调控手段必须以经济手段为基本手段,重点是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市场,改变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局面,刺激和鼓励房屋市场供应,通过税收政策来抑制市场投机或投资行为,最终让市场供求关系回归平衡和理性,房屋价格自然就会稳定。同时,政府必须将本来归属自己的保民生责任承担起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投资规模,确保每个人都不能流落街头。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