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黄粱
天池边上,菩萨:“人生究竟有多长?”
弟子:“五十年,六十年,八十年。”
菩萨摇头。
弟子:“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
菩萨摇头说:“都不对。”
修缘:“那人生总有个数吧,究竟有多长呢?”
菩萨:“人生只在呼吸间。”
请问:“何为呼吸间?我真的不明白这句话的玄机。”
菩萨:“不沉迷昨天,不期待明日,生活在今日的世界里,随时随地的体会当下周边美好的世界,生善念,结善缘。”
梦醒了,方丈说:“一梦黄粱。”
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梦。梦里有人生,人生也有梦。谁能分得清什么时候是醒着,什么时候才是做梦呢?
择师
方丈禅室,修缘:“谁可以当我的老师?”
方丈:“施主可以放下了。”
修缘:“我现在身上什么都没有,连一枚铜钱也没有,我怎么放下?”
方丈:“既然是这样,施主不妨带走。”
修缘:“我可以带走?方丈不是在讽刺我吧?我身上什么都没有。”
方丈:“施主误会了,老衲让施主带走的是客套、带走拘泥;老衲让施主放下的是俗礼、放下不安。人不可貌相,人有一德即可为范,人有一长即可为师。即使老衲也很自信能与小施主持盏把谈。”
修缘:“那可以不一定,我这个人从小就很放荡,别人很少可以驾驭我的。”
方丈:“那就请小施主随老衲来。”
修缘:“好。”
方丈:“施主请往那儿站,那边宽敞些。”
修缘站过去。
方丈:“施主请站到这边,这边光亮写,还是请施主到这边来吧。”
修缘又站了过去。
方丈:“施主孤傲之中也有随和,多谢施主能够迁就老衲。”
修缘就这样成了一只乖顺的小绵羊,听从方丈大师的摆布:“看来方丈或许可以当我的老师了。”
方丈:“小施主慧根不浅。”
修缘:“像我这样一个慧根不浅的人,是不是应该找一个高僧道我的师傅呢?”
方丈:“施主到现在还认为老衲没有资格收你为徒吗?”
修缘:“是这样的,我想出一道题考考师傅,如果师傅通过了,就可以为我师了;如果考不过那我就另寻高明了。”
方丈:“想考师傅的,必是存心择师,存心择师者,必能存心为徒。小施主要以何为题?又如何考法?”
修缘:“今天下午,我在将军老庙坐等大师,大师你到了自然就会明白。”
考师
师弟:“去将军老庙,必须要经过青枫涧,听说青枫涧最近闹鬼。”
方丈:“师弟不必说了,我已经答应了失主,自当言必行,行必果。”
师弟:“既然方丈师兄已然要去,那就带上两个弟子吧。”
方丈:“不必了。”
方丈独自一人前往了将军老庙。
青枫涧林木浓密,阴森恐怖。方丈一人走在林间,步伐稳重。
方丈走在一株林木下,突然从树顶落下一只大手按住了方丈的头。
“老和尚你想找死?你就没有听说过青枫涧闹鬼吗?你就不怕鬼怪害你吗?”
方丈:“鬼由心生,心中有鬼方有鬼,心中无鬼便无鬼。”
“在下就是林中的鬼怪,老和尚你不妨抬头看看!”说着他就用力按了按方丈的头。
方丈:“不,你的掌心宽厚和暖,质朴温淳,你没有害人之心,也非害人之徒。”
方丈说完,对方的手拿下了,从树上跳了下来。
修缘跪在方丈面前:“住家弟子李修缘诚心拜大师为师,请大师收我为徒。”
方丈:“这么说老衲的考试已经合格了?”
修缘:“那是弟子斗胆,请大师不要介意。”
方丈:“大修为方有大镇定,大智慧方有大静心。能处惊不变,是空;能临危不乱,是有。因虚而实,由实而虚,虚实相生至有无之间,至生死勿念,方为大德之修,才有宗师之相。”
修缘:“对呀,你说的这些,大师你都做到了,所以我才要拜你为师。请大师一定要收我为徒。”
方丈蹲下,拿起修缘的手,放到自己的额头:“小施主发现了什么?”
修缘:“汗水。”
方丈:“所以说老衲离炉火纯青之境尚有万里之遥。”
修缘:“大师,就凭大师这种真诚和谦虚,就更让我尊重了。大师一定要收我为徒好不好?”
方丈:“小施主真要皈依我佛?”
修缘:“当然想了,我虽然没有慧剑,但我已经自断尘根了。”
方丈:“小施主三思啊!”
修缘:“不用三思了,你现在就可以带我国清寺剃度。”
方丈:“起来,老衲今日将去临安林隐寺,你若真想出家,日后可去林隐寺找我。”
方丈说完,就离开了青枫涧,任凭修缘如何呼喊都没有回头。
渡人
小雨中。修缘站在檐下望见远处一僧人持伞走来。
修缘:“和尚,你们佛门不是常说要普渡众生吗?你可不可以渡我一程啊?”
和尚:“不知施主想让贫僧如何渡你啊?”
修缘:“你有伞我没伞,你借我半个伞就是渡我了。”
和尚:“你在檐下,我在雨中,你无需我渡,我也无需渡你呀。”
修缘走到雨中:“好,你再仔细看看,我跟你一样在雨中,雨都淋到我身上了,我冷的要死,你有伞我没伞,借我伞。”
修缘走到和尚伞下,和尚却躲开他:“没错,你我都在雨中,但是贫僧没有淋雨是因为我带伞,而施主之所以淋雨是因为没有带伞。准确地说,不是我渡你,而是伞在渡我。”
修缘:“你们出家人的本分不就是渡人吗?”
和尚:“如果想要渡你不必找我,请找伞去吧,有时候不渡人正是渡人。难道施主没有发现吗?有人总是喜欢依赖别人,当这种依赖如果每次都得到满足的话,那不是渡人而是在害人。贫僧今日不肯与施主共伞,下次施主就不会忘记带伞,这就是不渡而渡。”
说完和尚就走了,天晴了。
林间小道。一僧人提着灯笼拄着木棍慢行其间。
修缘:“和尚你是瞎子?”
和尚:“你算是有眼睛?”
修缘:“既然你是瞎子,在黑暗中行走为何提着灯笼?”
和尚:“为了暗中施亮。”
修缘:“哦,原来是为了别人照路啊。想必这是佛门仁慈,施加功德吧?”
和尚:“不,贫僧也是为了自己。”
修缘:“呵呵,你别开玩笑了,你是瞎子,怎么看见光啊?”
和尚:“贫僧提灯照亮别人的同时,也免得自己被撞上。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说完和尚就走了。
谈禅论法
一
禅师:“什么是佛?”
修缘东张西望无所回答。
禅师:“修缘分明是说,佛还用问吗?佛在心里,万佛唯心。问东问西,问谁都是徒劳。他以东张西望作答,显然是深得个中三味。”
二
禅师:“什么是法?”
修缘看看天看看地,还是答不上来。
禅师:“分明是说,法没有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上下之别,人人平等就是法。这一说是何等的准确。”
三
禅师:“什么是僧?”
修缘还是不会回答,于是就闭上了眼睛。
禅师:“他在暗示一首古诗‘闭目云山深处卧,始知其人是高僧。’什么是僧,不言而喻,何等巧妙。”
四
禅师:“什么是福乐?”
修缘仍然是不知道,只有摊开双手,无可奈何。
禅师:“那意思同样不言而喻,尽自己的一切力量以助人为乐,能以全部的佛法渡人助人就是最大的福乐。”
五
禅师对修缘伸出一只手指,意思是说:大觉世尊,人天无二。.
修缘伸出两个手指,表示:佛法二者,一体两面,又合二为一。
禅师对修缘伸出三个手指,意思是说:佛法僧三宝,和合而住,缺一不可。
修缘伸出拳头,表示:三者皆由一悟而得。
郊外小山上。
方丈:“禅师别来无恙!”
禅师:“老衲与修缘论法,事出有因,还望方丈海涵。”
方丈:“禅师不败而败,修缘也是不胜而胜。”
阿弥陀佛……
授戒
方丈:“不杀生,可持否?”
修缘:“坏人呢?恶人呢?不能杀吗?”
师弟:“不杀生,可持否?”
修缘:“一只鱼鹰快要饿死了,拿鱼喂它就可以活命。为救鹰的命就送了鱼的命,为保鱼的命又送了鹰的命,依大师所见,该如何选择?”
方丈:“不杀生,可持否?”
修缘:“弟子记住了。”
方丈:“不偷盗,可持否?”
修缘:“一个小偷偷了别人的东西,我趁小偷不注意又偷了回来还给失主,这算不算偷?”
方丈:“不偷盗,可持否?”
修缘:“弟子记住了。”
方丈:“不妄语,可持否?”
修缘:“师傅,我刚刚那些辩论应该不算的啊……”
师弟:“拜师学艺有你怎么不懂规矩的吗?”
修缘:“非常之人应该有非常之举。”
师弟:“你有什么非常之处?”
修缘:“能和你顶嘴啊。”
师弟:“你……”
方丈:“师弟稍安勿躁,水波不兴乃是涵养至深。”
方丈:“不淫邪,能持否?”
修缘:“这个绝对没有问题。”
方丈:“不饮酒,能持否?”
修缘不语。
方丈:“不饮酒,能持否?”
修缘:“师傅,你以前肯定没有喝过酒吧。这酒啊,其色之美,如珍珠琥珀;其味之醇,如琼浆玉液,其香之可口啊!它还没有上我的唇,我的五脏六腑就早已经去迎接它了。你说它多受欢迎啊?”
方丈:“不饮酒,能持否?”
修缘:“师傅,你说人生在世粥来饭去何日了,还都因恶病难医啊。还有啊,我们这肚子,它太难伺候了,刚刚吃饱它又饿了。不如喝酒,喝完了酒心情舒畅,不管大杯小杯我先喝它三杯。寒冬犹如披夏衣,虽然吃相欠雅,但心正不斜。”
方丈:“不饮酒,能持否?”
修缘:“师傅,以后我把喝酒不叫喝酒行不行?如果行,我就戒酒。”
方丈:“不饮酒,能持否?”
修缘沉思:“师傅在上,弟子以为:心地无痴,性自慧;心地无乱,性自定;心地无恶,性自戒。这就是所谓的:大慧无慧,大定无定,大戒无戒。”
方丈:“为师业已授戒,现在就为你剃度。”
我想,文记如此,大家也都应该知道修缘是谁了吧,修缘的法号就是“道济”,人称“济癫和尚的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