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目睹之“堵车”现状
2011-1-10 11:01:55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拥堵,大概是中国大城市当下仅次于物价上涨的热门话题。
我关注(不是研究)这一现象30年,说实在话,对今天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前景已不乐观。多种因素纠葛,错过了治堵的一次次好时机,今后治堵的难度怎么估计也不过分。
开车上路前,带上一副扑克牌应对堵车煎熬,恐怕并不遥远了。
解放初期,北京机动车只有区区2300辆,那时候堵不堵车,我生也晚,不得而知。
1980年代初,大量日本进口轿车已是北京街头一景,有日本首相来访,发过“错把北京当东京”的感叹。
北京历史上最早“上水平”的一次大堵车,发生在1983年,当时,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25万辆。国庆过后,由于外地车辆集中返京,造成全城交通大拥堵。汽车排队通过一个路口要等十几个红绿灯;公共汽车的时速降到不足5公里。
以此为契机,北京打响了历时十年的城市道路建设的攻坚战,道路和汽车增长的速度开始赛跑。33公里的二环、48公里的三环,100座立交桥改变着古城的面貌。连一向自诩见过大世面的“老北京”出了二环也转向。然而三环建成不到一年,出口的堵车又让司机和交管部门忧心忡忡。十年间,北京市政道路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机动车以15%的速度递增,交通拥堵有增无已。到1994年,北京机动车达到80万辆。
1995年12月,北京风传即将对新购轿车征收数万元的“城市增容费”,简直是一剂轿车促销的“兴奋剂”,在全城引发了一次低价位车的疯狂大抢购。北京人第一次看见,买轿车验车上牌能像当年买“冬储大白菜”一样排长队。经销商一个月卖掉了一年的存货。
此举,歪打正着,掀开了北京轿车进入家庭的序幕。我,也是那排队“买白菜”的一族。私家车的加入,也使北京的交通拥堵结构,从轿车、卡车、公交车、自行车、人力车、马车混流造成的拥堵,转为逐步较为纯粹的人与机动车的拥堵。
1996年来临,增容费一事经国家计委、机械部协调暂缓。春节过后,“在三环路以内实施部分机动车分单双号形式的规定”出台。这次“单双号限行”的首演,只限一升排量以下的轿车、吉普车和20座以下的旅行车。一升以下轿车和硬顶吉普,绝对是当时初露端倪的私家车的主体。只限私车的治堵,自然受到社会舆论的诟病,两个月后首次限行无疾而终。
1997年7月,北京机动车突破100万辆大关。北京市和建设部联合召开“对策会”,再次提出“对机动车实行总量控制势在必行”。会上“专家”预言,当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00万辆时,北京的道路交通必将彻底瘫痪。今天看,当日的言之凿凿终成一场闹剧。是年,东京机动车880万辆,汉城200万辆。
2001年,两件大事,让北京的交通事业和私家车双双出现了不折不扣的“跨越式发展”。上一年的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让北京以一种科学而包容的心态,开始了以道路和轨道交通为标志的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春天,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正式提出“鼓励轿车进入家庭”,从法理上第一次肯定了中国老百姓拥有轿车的权利。
从2001年到2008年,北京和全国各大城市,出现了老百姓走进私家车和公车高档化的“井喷”行情;以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为主的“公交优先”的原则,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全社会的认可。拥堵和治堵,此起彼伏地交替前行。是为北京治堵的“黄金八年”。这期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越过200万和300万两道大关,但是抗住了“牌照拍卖”的诱惑,终归保持了车与路的脆弱平衡。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行,作为“临时措施”,北京市区五环路以内实行“单双号限行”,这是一次公平的限行。奥运会期间北京交通出现了多年不见的通畅。
2009年,限行带来的拥堵减缓,被有关部门错以为可以成为一种常态效应。稍加改进后,开始在全世界大城市中首创大市区“五日制限行”。限行一方面造成短期内路畅车稀的假象,吸引更多人买车;一方面让居住偏远的人,不得不买第二辆车出行。与国家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采取的汽车消费鼓励政策一起,为提振车市,也为北京汽车保有量一举冲破400万辆贡献不小。
后面的故事就不是历史了。2010年9月17日,一个下着小雨的周末傍晚,北京交管局拥堵路段监控大屏幕“全线飘红”,连续9个小时的全城大拥堵,让北京的城市交通几近瘫痪。中央电视台创造了“首堵”一词。似乎在提醒人们,如果不找到科学、可行、并得到各利益方认可的治堵解决方案,从太空望北京,恐怕就是一个超级大停车场了。
顺便说,就在北京治堵“新政”报批和征求意见的短短两三个月中,突击买车风潮又起,以每个月10万辆的速度“狂飙突进”。一些畅销品牌的专卖店,不但卖光了库存,连展车、二手车也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