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为微软推出了免费的杀毒软件,近来奇虎显得有些急躁。先是周鸿祎不断的为免费策略呐喊和叫好,然后紧接着就推出了全免费的360度杀毒软件。的确,与其他的相比,奇虎的确具有相当敏锐的市场反应能力。不过,越是危机时刻越是不能急躁。周鸿祎刚刚写了篇文章:《免费是商业模式而非盈利模式》
不知道有多少人读过这篇文章,笔者一直喜欢看周鸿祎的高端文章。不过这篇文章理解起来咋就这么费劲呢?看来看去,还是觉得自己有点话要说。
免费是商业模式,但又不是盈利的模式?能被归于商业模式,那肯定是要盈利的。难道不能盈利模式也能称之为商业模式?如果真的是商业模式,那么有谁愿意实践呢?不能苟同。
付出没有收获的,这样的事情,哪个人,哪个商业执行者愿意做呢?天下真的有免费的午餐?其实是没有的。即使有一时的免费午餐,也不可能一直都有。
人,它的反应过程是这样的。危险来了,他会警觉,保护自己;好事来了,他会高兴,然后马上就会问自己为何别人对自己这么好,还担心自己欠了一大笔的人情帐。凡是人都有企图心,都会趋利避害的。“嗟来之食”多了,他还会觉得生活忒没有尊严,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
所以为什么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好,就是因为市场经济下的商业模式符合人性,它把人“图利”的本性给模式化了,于是每日大家熙熙攘攘都为利来,也为利去,不论多么残酷还能其乐融融。
而市场经济的商业模式就是能盈利,能获利润。非盈利,根本就不能称为商业行为。
根本不需要把“免费”说得这么“高尚”,它也是在传统经济模式下随处可见的行为。比如,参加活动免费赠送礼物,再比如,免费参加各种活动,商场的免费尝试新品牌的牛奶和饮料……还有就是信报经常说的在北京地铁里每天都给来往的行人发送免费的报纸。
所以,从商业社会开始,甚至从人开始,免费的形式就已经存在了。直接地说,免费就是个营销手段,也是个攻关的手段。免费的本质在于舍得其表,获得其中,放长线钓大鱼。
免费是抱着盈利的目的采取的策略,只是比直接的付费迂回一点而已。这就像北京地铁里免费发送的报纸一样,时间一长,广告的版面越来越多。这还像每天要上的网站,那些信息都是免费,但是跳动的广告也是越来越多。这些广告,不是利润,那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