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读到李海强《开心网面临融合之困:虚拟社交与现实的隔阂》一文。之前对开心和SNS多有关注,但对其战略思路知之不深,通过此文对开心的思路和发展有了更多了解,但读到融合二字,不由一惊。此二字,互联网公司病入膏肓之态也。
08 年时,SNS市场群雄逐鹿,校内、海内等各领风骚,看似并无市场空间,但开心网异军突起,迅速挤掉海内,抢占了白领市场。当时开心简洁无广告的F型页面,超快的打开速度,持续的新产品创新、有力的推广都令人耳目一新,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个比海内校内更有理想的网站,有更高的眼光和思路。好吧我错了,原来开心只是一个产品驱动的思路,难怪越来越疲软。哎,咱们很多企业起来的时候光鲜,靠的不是战略而是时机,做大了媒体就百般吹捧,其实掺着很大的幸运成分。
既然是这么回事,我先点下开心网当时的最大问题——缺乏战略目标。这也是业内通病了,传统UCD流程中对目标的强调就极少,由于互联网行业产品多新颖出奇,反而容易滋生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以为今天比昨天好一点,未来自然比现在美好。VC持这种心态也就罢了,反正多投几家总有瞎猫捉到死耗子的,但公司内有这种幻觉就比较要命。美工无目标只好研究研究美观,交互无目标就只能研究这个按钮往哪放,产品无目标就只能在战术层面做微创新,看上去越来越进步,实则进步的边际效应越来越低,这就是为什么开心的应用刚开始还觉得好玩后来就越来越无趣的原因。游戏固然有周期问题,但因无目标造成的表面进步,实际停滞才是根本。兵出不能破敌,劳民伤财而已。
没有战略目标的时候,CEO和总监可能在为表面产品的进步呕心沥血,然后下面每个人都沦为看客。美工真的就在做美术,技术真的就在搞技术,产品真的成了经理,大家做的是职业而已,集体满足于当前的创新速度,营造进步幻觉。
转贴功能是开心最后一个重要创新,但也不能算是战略层面创新,若不是这个应用,开心今天状况将恶劣的多的多。
好了,产品搞不下去了,打算“摆脱一个一个做产品的思路,开放了”。开放标志着开心对自己做产品的无奈认输,看上去只是思路的转变,因为不得不变所以希望变则通,开放也号称是互联网行业大势所趋,但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败笔。
SNS 产品与互联网其他子行业的产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该类产品有一个指标极其重要,直接体现产品的潜力和价值,就是用户喜爱程度。我们可以不喜欢百度,但搜索大多要用它,我们可以不喜欢京东,但盖不住它便宜,这些网站提供的使用价值是核心价值,用户不用多“喜爱”,“满意”即可。而SNS网站是人们虚拟社交娱乐的场所,如果乌烟瘴气满眼垃圾让人不爽,那可替代性就大大加强了。开心网原先是一个精装修的小居室,因维护不力而逐渐破旧,由于在中国互联网环境,开心不但得不到开放带来的精品应用,反而会被狂涌而入的垃圾淹没,小居室瞬间降级为麻将室。51和人人搞麻将室也就算了,低端用户就爱这个,大学生也并不讲究,人家风险不大,可你开心的目标用户是谁?白领!白领一则挑剔于品位,二则相对自由独立,见惯世面乐于更多选择,个人忠诚度低,三则同事这种社会关系大弱于大学生的同学关系,一有风吹草动,搬家是很正常的。
好吧,垃圾多了头疼,战线长了郁闷,融合。融合反映的是不愿意收缩认输的倔强,这个词在互联网很流行,呵呵,但这个词一出,往往离死就不远了,这个词是公司管理层脱离用户忽视需求的标志。原因很简单,这个词反需求,反80/20理论。本来一个用户来用产品,能用20%的功能就算不错了,你一开放,ok,只用到2%的了,剩下98%的,都成了垃圾和干扰。然后你来用这98%的和这 2%的“融合”,想想都知道是怎么死的。
我看开心当作核心战略的四个融合,一个自投死路,一个价值有限,一个生死难测,一个云里雾里。最吊诡的是,程炳皓跑去跟马化腾讲融合。这是与虎谋皮,奶奶的马化腾当然希望你融合。腾讯和开心在产品形态上有很大区别。腾讯由粘性强悍的qq衍生出其他产品,他融合后用户接触面虽多,但在用户心目中他的主体定位还是一个通讯工具,其他可看作是依附于此的应用,融合会增强通讯工具的附加价值,降低产品单独营销成本,而绝不会对通讯工具的核心聊天价值产生多大影响。或者说qq本身不但不是20%而是80%,其他反而是20%,qq是用80带20,越带越高。开心就不同了,本身没有聊天工具的强大粘性,越融合反而对转贴等主体应用产生恶劣影响,也降低产品整体价值。
做个假设,把腾讯的qq去掉,其他的网站和产品揉捏到一起做融合,会是什么?一坨大便罢了。很有意思,互联网行业看别人远多于做自己,因崇拜行业领袖而迷失自我落入陷阱好像只有在互联网行业才能经常见到。
开心的发展是互联网创业公司的一种常见路径:专注的产品——>风投青睐——>产品线扩张——>产品整体失控——>融合——> 产品价值降低——>被遗忘或超越。我眼睁睁见着某家公司沿着这条路径从头走到尾。开心如此下去,SNS市场将出空隙,qq和人人的粘性会比较强,开心和51在数年内将有被超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