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叫奇普的朋友,他知道我很喜欢与战争相关的东西,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我耳边喋喋不休:“网络战争啊兄弟!你该写写这个,真刀真枪的打仗都是老黄历了!”奇普总是给我灌输数字袭击可能造成的损害,但是据我了解网络战争还从未伤及任何人。于是我总是真诚地调侃他说,如果国家之间的战争不再使用大炮子弹,而仅仅用1跟0,那可真是进步啊。
网络破坏可能招致军事打击
不过,当奇普拿着近日的华尔街日报,在我面前再一次喋喋不休时,我终于决定动笔写一写网络战争了。在华尔街日报中,一篇名为《网络攻击:战争行动》的文章写道:“五角大楼的发言人称,如果其他国家用电脑进行破坏,那么这些国家就有蓄意挑起战争的嫌疑。根据这一说法,美国便可利用传统的军事行动打击网络破坏了”。文章还补充道:“如果网络攻击造成的伤亡、破坏或是严重毁损达到了传统军事袭击的程度,它就成了一种‘使用武力’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可能会遭到回击。”
这篇文章呼应了网络攻击的恐怖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故事主角是一种名叫“Stuxnet”的神秘程序,据说这种蠕虫病毒感染了伊朗的电脑系统从而扰乱了伊朗的核项目。Stuxnet袭击可能是以色列制造的,八成还有美国的协助。其他诸如此类的事情还包括:俄罗斯和中国攻击了美国的网络,而这些网络既属于国防部门的合作者又属于民营企业,例如谷歌。
网络战争的特点
五角大楼的那些官员们提出的全新反击策略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网络袭击的来源很难被追踪,技术高超的黑客可以编造虚假线索,误导被袭击者怀疑、打击无辜的群体。正如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五角大楼官员告诉《纽约时报》的那样,“我们怎么知道何时是黑客,何时是解放军呢?”
另一个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网络战争会对美国或其他国家造成真正意义上的威胁?军工联合企业喜欢夸大威胁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还记得“导弹差距”吗?仅仅因为苏联在核弹上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他们就呼吁美国加大核武器军工业上的投入。
夸大网络战争,谁在分食蛋糕?
2010年11月,在《纽约客》中,由著名的调查记者西摩 赫什撰写的一篇文章指出,如今美国安全部想通过大肆宣扬网络战争的威胁,增加巨额的财政预算。赫什引用了两位美国安全官员——理查德 克拉克和迈克尔 麦康奈尔的话,警告说美国可能对“灾难性”的网络袭击过于敏感了。
赫什特别指出,美国每年倾入140亿美元维持网络安全,他说:“这是一个重头增长产业,而克拉克、麦康奈尔和其他官员的警告正在推动军事网络联合企业的发展”。赫什说,克拉克和麦康奈尔其实都在为咨询团体工作,这些团体则在贪婪的分食网络安全这块大蛋糕。
赫什引用了一些“军事、技术和情报专家”的话,这些专家称网络袭击造成的危害被夸大了,诸如关闭核电站、控制空中交通管制程序,以及控制其他非常重要的系统等。这似乎正在上演一出《反恐24小时》。隐私保护支持者们认为,在民用信息系统中军工联合企业正试图寻求更强的控制力,以监听通讯信息。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美国网络的防御、攻击能力,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可能也会鼓励其他国家这么做,于是一场网络军事大赛就此拉开帷幕。然而,结果不但不会降低攻击的可能性,反而会让我们更易受到攻击。
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国防预算增加了整整一倍,几乎等于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国防预算的总和。负责监管美国数字安全和情报收集的国家安全局(NSA)庞大而机密,是“CIA规模的3倍,并占了美国情报预算的三分之一”,简 迈尔在5月23日的《纽约客》中写道。
网络战争,别有所图
迈尔说美国司法部正在起诉一名NSA的前雇员及告密者——托马斯 德雷克,此人大胆的对NSA的财政浪费和非法监视提出了质疑。迈尔引用了耶鲁大学法学教授杰克 巴尔金的话说:“我们正在眼睁睁的看着两个执政党企图合理合法地监视全体人民”。
早在乔治 W 布什执政期间,就有人开始散播网络战争的阴谋论,并且这种论调在布什的继任者这儿延续了下来,尽管这位继任者曾经批判过布什的窃听行为。所以我对奥巴马政权的这种鹰派强势做法已经不再惊讶,仅存失望,而已。
这场宣传中的网络战,真正目的恐怕并非针对网络袭击,而是隐藏在这个冠冕堂皇理由下的阴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