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传》出版引起全球轰动。乔布斯引人瞩目,被看作英雄,是因为苹果的产品ipod、iphone、ipad。
“他使个人电脑像电话一样简单易用;他让音乐重新流行了起来;他把手机变得丰富多彩;他最后还改变了阅读”。这是人们对乔布斯和苹果产品的赞誉。
但是,我读过《乔布斯传》后,认为这本传记掩盖了许多秘密。
《乔布斯传》正文521页,到第350页才写到ipod。前面对其AppleI、AppleII、Mac、iMac等产品的开发制造等记述非常详细,占用大量篇幅和文字。对ipod的记述也是很详细的,有“数字中枢”、“iTunes商店”、“爱音乐的人”三章计45页。但是苹果最重要的产品iphone却只有一章的篇幅,计9页。苹果此前并没有做过手机,它突然做出手机并一举能打败老牌公司诺基亚,其中应该有更曲折动人的故事。可是传记中却写的最少,基本是不着边际。ipad要好一点,但也没有其他产品记述详尽。
ipod是改变苹果命运的产品,iphone、ipad则是改变全球手机和电脑产业的产品,乔布斯就成功在这三个产品,而且iphone、ipad是近几年的产品,没有其他产品那么遥远,为什么反而记述最少,语焉不详呢?而这些是世人最想知道。
《乔布斯传》到底埋没了什么机密?
苹果和富士康关系的推理
这个标题用了“推理”二字。因为作为“外包”和“代工”协议,富士康连代工苹果的产品,苹果是富士康的客户都不能向外透露,其它细节就更是严格保守的机密。在富士康的生产车间里,其他车间的员工,即使是对门,也不准串门进入。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线上的员工并不知道它是用在什么产品上的零件,组装产品的车间,也不知道是谁的产品,公司的生产文件,客户、产品都用代号,如“A客户I产品”。
所幸,苹果的ipod、iphone、ipad由富士康代工制造已不是秘密,已经被媒体大量报道,被外界所知。但进一步的细节,就是严守的机密。
因此,我只能对苹果和富士康的关系进行推理。
在当今全球IT风云人物中,郭台铭和乔布斯是那种心灵相通的人。年轻的时候,乔布斯曾到印度学禅,郭台铭没读过大学,只是专科毕业,但他是通禅之人。他说过一句经典的禅语:“阿里山上的神木之所以大,四千年前种子掉到土里就决定了,绝不是四千年后才知道的”。
2005年的股东大会上,郭台铭曾公开赞扬乔布斯:“苹果的CEO乔布斯真是个天才。他把公司专注到软件,改变商业模式,而他赢就赢在商业模式的改变,赢就赢在软件,赢在将来的数码内容。”
最早把郭台铭和乔布斯联结起来的,是一颗小小的电脑连接器。它是富士康最早产品。为了打开美国市场,80年代初,郭台铭曾经到美国做推销,住了几年。当时实力不够,舍不得坐飞机,郭台铭雇了一名当地的员工,帮跑业务,还是司机。见过一个客户,就开车奔赴下一个城市,住汽车旅馆,吃汉堡包。郭台铭走过了美国52个州中的32个。郭台铭就是那个时候拜访了苹果,成为苹果的供应商。
1996年,富士康做第二个产品电脑机壳,第一个订单是康柏的,第二个订单就是苹果的。
我这本书中曾写到一个员工讲述:“我2002年底进厂,半年后公司就遇到一场硬仗。被誉为全球电脑设计顶尖艺术大师的A公司,发布了一款全新个人概念电脑,引起全世界A迷翘首以盼。但是,要实现其艺术与科技完美结合的超凡品味,却给全世界电脑制造商出了一道高不可攀的难题,令欧美厂商望而却步,日本厂商知难而退,韩国厂商避而远之……集团郭总裁却以无以伦比的魄力接下了这个案子。在他的指挥下,各个事业群抽调出一批精英员工组成G5特攻队,向这个堪称电子业的‘天险’发起进攻。7月,我作为冲压厂的技术能手被从PCEBG抽调到SHZBG,幸运地成为G5特攻队的一员”。
我认为,“被誉为全球电脑设计顶尖艺术大师的A公司”就是苹果;“艺术与科技完美结合的”“全新个人概念电脑”,就是苹果的iMac。
2006年6月,英国《星期日邮报》发表一篇《ipod之城》的报道:“富士康深圳龙华工厂拥有20万员工,这座‘ipod之城’的人口比英国纽卡斯尔还要多”。也就是这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探向这座‘ipod之城’,找到了苹果ipod的制造基地。
2007年1月,乔布斯在MacWorld大会上宣布:“苹果电脑公司”改名“苹果公司”,并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iphone手机。这是一个令全世界IT业界震惊的消息,因为此前苹果从没有做过手机。
苹果iphone是在ipod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产品,是会打电话的ipod。但是,我认为,ipod是苹果的主创产品,制造中融进了富士康制造索尼游戏机的技术,相比较,索尼的游戏机就更复杂一些。而iphone则应该是富士康向苹果推荐的产品。因为富士康是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手机的代工厂,已经掌握了完备的制造技术,将苹果的ipod的内容融入手机,就成了超越诺基亚的智能手机。有说,富士康当时开发出100多种样机,由苹果挑选。
这也许这就是《乔布斯传》对iphone这个划时代产品记述不多的原因。
ipad,让苹果又回到了电脑。2007年底起,深圳华强北掀起一股上网本热。上网本是台湾华硕开发最早的一个产品,但并不成功。深圳华强北造热了上网本,富士康当时宣布也进军上网本,开始大家并不知道是谁的产品,ipad面世,大家才知道它是苹果的产品。
苹果ipad也帮助富士康打破不做笔记本电脑的禁忌。2002年,富士康成为台湾IT业老大,大家才知道富士康不只是做电脑元器件,它的机壳里面已经装得满满,已经做了多年的电脑整机。因为大家都是富士康电脑元器件的用户,却原来是竞争对手。这时候又传言富士康要做笔记本电脑,其他厂家就担心了,以前跟郭台铭打球的人甚至不去和他打球了。郭台铭只好承诺不做笔记本电脑,只做零部件供其他企业。后来,富士康做了索尼笔记本电脑,郭台铭解释说,索尼过去也不做笔记本,我不是抢了大家的订单。而且日本企业是很少找别人代工的,我把订单拿来大家应该高兴。2006年,就有媒体报道苹果把笔记本电脑订单给了富士康,但双方都予以否认。富士康从平板电脑找到了进军笔记本电脑的机会。它说平板电脑不是笔记本,是另外一个产品。我做平板电脑,没有破坏以前的承诺。苹果ipad之后,富士康相继代工多个品牌的平板电脑苹果的软体,富士康的硬体郭台铭早在2004年就说过一句话:“苹果的软体,富士康的硬体,苹果的内容,富士康的制造,是全球无双的产品”。
今天,人们看到更多的是苹果的设计、软件和内容的“软体”,而对富士康制造的“硬体”很少关注。我认为,硬体制造也是不能忽视轻视的。
没有制造就没有创新,制造是创新的源泉,制造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创新。
大家都认为,苹果的产品是创新产品,设计创新,内容创新。但如果仔细想想,苹果的ipod、iphone、ipad都不是创新产品,在苹果之前,这些产品都有了,有的还非常成熟。苹果的创新在于,把原有的硬件融进了丰富的内容。而融入的过程,是突破了一项早就存在的触目屏技术。
触摸屏技术早已使用,但有三个缺陷:慢、死机、体验差。苹果的ipod、iphone、ipad就是突破了触摸屏技术,做到了随时心所欲的速度,并且不死机,体验效果又好。
我认为触摸屏技术不是设计的创新,而是制造细节的突破。在方案设计、元器件选择、材料使用、设备选型、制造实现等方面反复实验才能够实现。这些都是制造中需要试验摸索的。
苹果产品外观精美,表面光滑,体积轻薄,这些都是制造工艺精湛的结果,而可靠的质量,也依赖于制造和管理的完善。
因此,没有富士康的制造,也就没有苹果的完美产品。
富士康制造的强大是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代表。它规模巨大,目前已经有120万员工,年生产规模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在世界500强排名中列第60位,而苹果公司排第111位,今年,富士康就可能超过三星,成为世界最大的科技制造企业。
富士康制造还表现在垂直整合能力强,纵向,从原材料、元器件到产品集成;横向,产品横跨电脑、手机通讯、消费电子、汽车、通路、数字内容、医疗器械等7C领域,产业内企业巨头,都是富士康的代工客户。
富士康制造精密、产品质量高、制造成本低、交货速度快,也是全球无人能敌。
苹果小妹
奥巴马上任后,为了增加就业,曾经专门找乔布斯谈话,希望把制造工厂搬回美国。
乔布斯说,中国的工厂不但有70万人的低廉工人,还有3万名工程师。没有根本就不可能找到3万名工程师。因此,搬回美国是不可能的。
2008年8月底,一名英国消费者购买了一部iPhone手机后,惊讶地发现,在iTunes上激活了这部全新的iPhone之后,手机的主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张可爱的中国小妹的照片。照片最初被曝光在国外的一个苹果爱好者论坛,引起了苹果爱好者们的极大反响,短短几个小时之内跟帖便达到数百条,外国网友纷纷在论坛留言称赞该打工妹可爱的笑容。有国外网友还专门为其制作了网站,称其为“iPhoneGirl”。进一步搜索,“苹果小妹”出自深圳富士康工厂。
这本书,就是为“苹果小妹”立传。为中国的打工仔、打工妹立传,为中国的产业大军立传。是他们制造了苹果产品,成就了乔布斯。
我采取打工者亲历亲述的方式,还有一个策略。我必须保持我的职业道德,我要为富士康和苹果保密,不能系统直接地描述富士康制造体系、技术和过程,这本书中连苹果都没有提到。但是,在这些员工讲述当中,你会捕捉到许多制造和管理的细节,制造业的人一定能够读懂,并能领悟到一些奥秘所在。
有人评论:“苹果的魅力在细节”。
这本书就是通过这些不起眼的琐碎细节,堆积起富士康的宏大,展示出中国产业工人的伟大。
向“苹果小妹”致敬!向中国的打工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