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商务区首页 >> 论坛 >> 正文
2011,免费走向没落
2012-1-5 13:36:32    来源:36氪    我要评论(

    回顾一下2011年的几个事件,Google精简业务、Facebook追踪用户上网行为、Facebook收购Gowalla和Delicious浴火重生,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吗?四件看似关联性并不大的事件其实传达了这样一个暗示——免费模式的好日子已经结束,该付费的时候到了。

 

    不要成为免费用户

 

    免费服务很难长久运营,必须要寻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虽然免费的开源项目在社区、基金会的支持下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发生——一个很好的服务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关闭。仔细分析原因,我们可以发现,不少服务都发端于开发者业余时间鼓捣的个人爱好,这些个人爱好的杰作凭着某些特色功能而逐渐流行起来。接下来,路分两条走。有些开发者开始全职投入到个人爱好项目的运营中,另一些开发者则受种种原因限制不得不放弃将有前景的个人爱好项目作为自己事业的打算,服务最终不得不被关闭。想让一个服务走向成熟,你就必须要有资金的支持。此外,你还需要建立一种忠实用户和收入之间的直接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不会因广告营收而受到影响。

 

    书签服务Delicious的命运就能很好地说明问题。Delicious很早就积累了一批忠实用户,如果开发者对服务实行收费的话,相信那批早期用户也会乐于接受。后来,雅虎接手Delicious,剩下的事大家都懂的——雅虎毁了这个很棒的书签服务。

 

    你就是商品

 

    再来看Facebook,这是一个很多人都离不开的社交服务,而且它还是免费的。事情真是这样的吗?未必,换个角度来说,Facebook是一个“付费”服务,只不过用户没有用实际的现金去支付,而是付出了另一种代价。Facebook一年的运营费用就足有10亿美元之巨,然而用户并未因此向Facebook付费。作为交换,用户就必须接受那些精准定位广告的狂轰滥炸。可以说,Facebook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将用户之间连接起来,而是把一个个用户和广告主连接起来。用户选择免费使用Facebook,就是允许Facebook对个人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并将这些有价值的数据卖给营销者。

 

    从上面的“付费”角度出发,选择使用Facebook和其他依赖广告营收的服务没什么两样。用户选择哪种服务其实就是在进行一种投资,用户将长久地依赖自己选择的服务(比如Facebook),很难再迁移到其他服务去。不单是Facebook,同样的道理还适用于 Twitter、Google+、 Tumblr等。用户本身就是这些服务需要卖出去的“商品”。

 

    采取行动

 

    发现问题和采取行动是两回事。以Gmail改版为例,很多用户都不喜欢新版Gmail的设计,那为什么不迁移到别的服务上去呢?因此,当你真心喜欢某一个服务时,请用实际行动去支持它,比如最直接的方式——付费。另一个角度,如果一个服务既没有提供用户直接支持的方式,也不依赖于用户的支持,你就该认真考虑自己是否应当依赖这个服务了。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