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选择阿里还是百度
2012-12-24 10:18:27 来源:虎嗅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微博的商业化成了目前最头疼的问题,资本市场估值一天天下降,也把新浪逼得什么招都使出来了,卖广告、会员服务,前两天又开始和大号分成,但这些行为效果都很有限。
互联网商业化的特点
事实上,纵观互联网领域,2C的钱是很难赚的(除去游戏)、网购的直接钱货交易外,任何虚拟服务收费都会遭到用户不同程度的抵制,因为用户对虚拟服务(大多数)付费以后获得的收益是分散在一段时间内的,就是说用户不能立即得到全部的收益,这会造成交易不对等的感觉,用户产生付费顾虑。我们可以从中国各大互联网巨头的情况看到:除去游戏,2B业务其实才是支撑收入的绝对主力,无论阿里、淘宝、百度、360和各种大网站等(腾讯情况特殊),然后才是2C的很小一部分服务费。
其实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和实体经济生态是很相像的,实体经济一切的收入都来自消费终端,然后再一级级的按成本往产业链向上游分发。这种形态很成功的一点就是把所有的成本汇集于产品价格上,大大增加了收费效率,也消除了消费者的付费顾虑,因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易立刻结束,没有任何后续风险。互联网行业与这种形态差别最大的一点就是大多数时候出售的不是具体货物,交易不能立刻结束。所以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要么直接卖具体产品(例如游戏装备或网购的商品),而非服务。要么把收费端远离消费者,通过向商家卖广告,收取服务费等。这就揭露了移动互联网O2O概念最大的秘密,把收费端从线上服务转移到线下实体产品,回归实体经济的交易模式,从而解决了线上付费的各种弊病。让消费者以熟悉和信任的交易模式接受新的经济生态。
新浪微博商业化的两条路
新浪微博最核心的身份是媒体,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信息。但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是不能直接卖钱的,况且信息不产生于新浪微博本身。新浪更像是一个渠道商而不是生产商。就如同商铺拥有者不直接向消费者收房租而是通过向租商铺的卖家收租,但房租最后依然由消费者承担一样,所以新浪微博商业化的思路应该是2B而不是2C。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两大入口之一(另一个是微信),新浪微博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收费端从线上移到线下,即所谓O2O,让消费者以信任的交易方式购买互联网服务。另一个方法就是与线商品(虚拟或真实)生产、出售商合作,提供媒体功能的服务,像商铺拥有者那样收取“租金”。但无论哪一种方式,目前的新浪微博都无力自己构成一个生态环境,所以找战略合作伙伴势在必行。纵观整个中国互联网,有财力并且有能力和新浪微博合作的只有三大巨头,由于腾讯布局十分成功,任何一个环节都不缺乏,所以只剩下阿里和百度这两家生态建设相对欠缺的合作方。
选择阿里还是百度
对于阿里和百度来说,新浪微博有三大吸引力。一是新浪微博强烈且优质的媒体属性;二是它拥有的一张弱关系社交网;三是移动端的成功布局。那么对于阿里和百度来说这种合作是不是必须的?换个说法就是以上三个条件有没有自己满足的可能?
对于移动端的布局来说,阿里和百度要想到达新浪微博的布局程度几乎不可能,因为我们观察移动应用的现状,就会发现社交媒体一类独大,下来才是游戏和工具类应用,并且社交媒体平台化倾向明显,用户越来越像其集中,以后会逐渐整合游戏和工具性应用。从阿里和百度的情况看,一没有用户关系网,二没有产生内容的匹配的生态环境,即使“淘宝”或“百度地图”等应用拥有大量的装机数,但皆因缺乏用户关系网而沦为工具,工具型的应用不可能自成生态,因而不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所以这两家短期内想成功布局移动端会很难,并且如果错过这个窗口期,机会微乎其微。短期内也不会出现有潜力自成生态系统的移动应用了,因为强关系链弱媒体性的微信和强媒体性弱关系链的新浪微博死死守住了黏住用户的两条关键路径。由于微信已具有自成一生态环境的可能,那么对于阿里和百度来说,新浪微博成了唯一和必须的选择。
合作的意义
对新浪微博来说,与阿里合作可以获得支付、线下商户信息、地图这O2O闭环剩下三个环节的支持,成功把支付端从线上转移到线下,商业化的一条路可以走通。并且把商户点评等信息融入进微博的内容和关系网,可以反过来促进O2O,因为朋友、熟人间的评价、分享、推荐比起一般团购陌生人的看法更具影响力。与此同时对本地用户线下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等具体数据的收集,为更进一步商业化提供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在线上方面,最直接且简单的方式,就是新浪微博把流量带到阿里电商平台,把支付端转向商品(虚拟或真实)的购买,这就又走通了商业化的另一条道路。对阿里来说,立即填补了移动端和关系网的两大缺失,即夯实了流量来源,又增加了分享、评价的社交性,并且淘宝自己设想的C2B定制购物将来利用新浪微博可以更轻松的实现。两者合作,构成了一大生态系统,双赢互利。
若与百度合作,新浪微博可获得地图支持,但支付和商铺信息还有缺失。与百度合作还有一大好处,大大增强了新浪微博搜索能力,对挖掘微博中的大量有效信息有巨大帮助,这类信息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对百度来说,也是立即填补了移动端和社交的空白,并且可以接手来自新浪微博对内、对外(待增加)的搜索请求,这点太重要了。这样一个合作,以新浪微博为主题的大生态环境成型,可以不离开微博的前提下解决更多问题,增大了用户粘性,这意味着更大的商业价值。
在这两个合作方案中,新浪微博的媒体属性成了牵动和传播商业信息的工具,有配合其弱关系的社交网,对信息进行有效筛选,最后形成一个有效的商业环境。这种合作成功地将微博商业化的问题从向用户直接收费的困局中解脱出来,在不改变用户交易习惯的基础上成功实现商业化。并且合作双方把服务集成,既守住了原有用户,又增加了新的用户,更重要的是,向用户提供了更有价值的整合服务,发挥了协同效应。
这种合作一旦成功,可以避免笔者在《被高估的微信公共平台》一文中所指出的微信媒体性欠缺的商业化劣势。媒体性不足让商业信息传播受到极大阻碍。微博的开放式社交网没有这种困扰。
微博的媒体性,又为阿里下一步金融之路提供了无限可能。综合这些来看,笔者觉得新浪微博和阿里合作更为合适。之前传双方合作谈判破裂,就想着马云不会放弃。这两天又传正在新一轮谈判,阿里比上轮对新浪估值溢价1.5倍。马云应该毫不犹豫的选择新浪微博,他没有选择。曹国伟则可以利用百度的存在尽量要价。一旦这个合作成型,“狼”性的百度处境就越来越危险了。
互联网商业化的特点
事实上,纵观互联网领域,2C的钱是很难赚的(除去游戏)、网购的直接钱货交易外,任何虚拟服务收费都会遭到用户不同程度的抵制,因为用户对虚拟服务(大多数)付费以后获得的收益是分散在一段时间内的,就是说用户不能立即得到全部的收益,这会造成交易不对等的感觉,用户产生付费顾虑。我们可以从中国各大互联网巨头的情况看到:除去游戏,2B业务其实才是支撑收入的绝对主力,无论阿里、淘宝、百度、360和各种大网站等(腾讯情况特殊),然后才是2C的很小一部分服务费。
其实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和实体经济生态是很相像的,实体经济一切的收入都来自消费终端,然后再一级级的按成本往产业链向上游分发。这种形态很成功的一点就是把所有的成本汇集于产品价格上,大大增加了收费效率,也消除了消费者的付费顾虑,因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易立刻结束,没有任何后续风险。互联网行业与这种形态差别最大的一点就是大多数时候出售的不是具体货物,交易不能立刻结束。所以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要么直接卖具体产品(例如游戏装备或网购的商品),而非服务。要么把收费端远离消费者,通过向商家卖广告,收取服务费等。这就揭露了移动互联网O2O概念最大的秘密,把收费端从线上服务转移到线下实体产品,回归实体经济的交易模式,从而解决了线上付费的各种弊病。让消费者以熟悉和信任的交易模式接受新的经济生态。
新浪微博商业化的两条路
新浪微博最核心的身份是媒体,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信息。但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是不能直接卖钱的,况且信息不产生于新浪微博本身。新浪更像是一个渠道商而不是生产商。就如同商铺拥有者不直接向消费者收房租而是通过向租商铺的卖家收租,但房租最后依然由消费者承担一样,所以新浪微博商业化的思路应该是2B而不是2C。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两大入口之一(另一个是微信),新浪微博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收费端从线上移到线下,即所谓O2O,让消费者以信任的交易方式购买互联网服务。另一个方法就是与线商品(虚拟或真实)生产、出售商合作,提供媒体功能的服务,像商铺拥有者那样收取“租金”。但无论哪一种方式,目前的新浪微博都无力自己构成一个生态环境,所以找战略合作伙伴势在必行。纵观整个中国互联网,有财力并且有能力和新浪微博合作的只有三大巨头,由于腾讯布局十分成功,任何一个环节都不缺乏,所以只剩下阿里和百度这两家生态建设相对欠缺的合作方。
选择阿里还是百度
对于阿里和百度来说,新浪微博有三大吸引力。一是新浪微博强烈且优质的媒体属性;二是它拥有的一张弱关系社交网;三是移动端的成功布局。那么对于阿里和百度来说这种合作是不是必须的?换个说法就是以上三个条件有没有自己满足的可能?
对于移动端的布局来说,阿里和百度要想到达新浪微博的布局程度几乎不可能,因为我们观察移动应用的现状,就会发现社交媒体一类独大,下来才是游戏和工具类应用,并且社交媒体平台化倾向明显,用户越来越像其集中,以后会逐渐整合游戏和工具性应用。从阿里和百度的情况看,一没有用户关系网,二没有产生内容的匹配的生态环境,即使“淘宝”或“百度地图”等应用拥有大量的装机数,但皆因缺乏用户关系网而沦为工具,工具型的应用不可能自成生态,因而不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所以这两家短期内想成功布局移动端会很难,并且如果错过这个窗口期,机会微乎其微。短期内也不会出现有潜力自成生态系统的移动应用了,因为强关系链弱媒体性的微信和强媒体性弱关系链的新浪微博死死守住了黏住用户的两条关键路径。由于微信已具有自成一生态环境的可能,那么对于阿里和百度来说,新浪微博成了唯一和必须的选择。
合作的意义
对新浪微博来说,与阿里合作可以获得支付、线下商户信息、地图这O2O闭环剩下三个环节的支持,成功把支付端从线上转移到线下,商业化的一条路可以走通。并且把商户点评等信息融入进微博的内容和关系网,可以反过来促进O2O,因为朋友、熟人间的评价、分享、推荐比起一般团购陌生人的看法更具影响力。与此同时对本地用户线下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等具体数据的收集,为更进一步商业化提供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在线上方面,最直接且简单的方式,就是新浪微博把流量带到阿里电商平台,把支付端转向商品(虚拟或真实)的购买,这就又走通了商业化的另一条道路。对阿里来说,立即填补了移动端和关系网的两大缺失,即夯实了流量来源,又增加了分享、评价的社交性,并且淘宝自己设想的C2B定制购物将来利用新浪微博可以更轻松的实现。两者合作,构成了一大生态系统,双赢互利。
若与百度合作,新浪微博可获得地图支持,但支付和商铺信息还有缺失。与百度合作还有一大好处,大大增强了新浪微博搜索能力,对挖掘微博中的大量有效信息有巨大帮助,这类信息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对百度来说,也是立即填补了移动端和社交的空白,并且可以接手来自新浪微博对内、对外(待增加)的搜索请求,这点太重要了。这样一个合作,以新浪微博为主题的大生态环境成型,可以不离开微博的前提下解决更多问题,增大了用户粘性,这意味着更大的商业价值。
在这两个合作方案中,新浪微博的媒体属性成了牵动和传播商业信息的工具,有配合其弱关系的社交网,对信息进行有效筛选,最后形成一个有效的商业环境。这种合作成功地将微博商业化的问题从向用户直接收费的困局中解脱出来,在不改变用户交易习惯的基础上成功实现商业化。并且合作双方把服务集成,既守住了原有用户,又增加了新的用户,更重要的是,向用户提供了更有价值的整合服务,发挥了协同效应。
这种合作一旦成功,可以避免笔者在《被高估的微信公共平台》一文中所指出的微信媒体性欠缺的商业化劣势。媒体性不足让商业信息传播受到极大阻碍。微博的开放式社交网没有这种困扰。
微博的媒体性,又为阿里下一步金融之路提供了无限可能。综合这些来看,笔者觉得新浪微博和阿里合作更为合适。之前传双方合作谈判破裂,就想着马云不会放弃。这两天又传正在新一轮谈判,阿里比上轮对新浪估值溢价1.5倍。马云应该毫不犹豫的选择新浪微博,他没有选择。曹国伟则可以利用百度的存在尽量要价。一旦这个合作成型,“狼”性的百度处境就越来越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