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研究各种学习方法和理论过程,遇到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书中过度夸张,把能达成的效果夸大事实,把部分理论进行曲解和偷换概念,实际的效果有限。就是象我昨天在微博中说的一句:现在的情况是,要把你逼成专家才会了解真相。
看一种问题尽量从多个出发,我一直在说思维导图的好处,今天分享一章文章提供的角度就是从相反的角度来看问题。让你对思维导图多一些了解。
再重复一句,思维导图只是一种图形化的展示方式,绝不是学会它就能无所不能了,最好的使用方法是分析它的优点与缺点用在最合适的地方上实际上这是一本书的书评,Skyler苏椰发言非常精彩
作者:Skyler苏椰
我小的时候,小学三四年级左右,在父母的要求下,去学习这个东西。当时也是宣传的神乎其神,但学过之后,似乎并无那些效果,只是一种新的笔记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凭日常经验就不难自己得出,我平时随手理理思路,也自然会画的左一道右一道。
现在我从事人工智能的科研,也做了一些认知科学和脑科学方面的研究,对于这种思维导图的虚假宣传,也有更深的一些体会。我看到本书的作者并无脑科学专业的科研背景,所以希望能够进行一点交流,撇清一些不科学的理论,使读者对这种图的作用有个正确的认识。
不妨从这种导图的来头说起。想必作者也已了解,思维导图是Buzan在1970年,作为一种组织信息的方法提出的。在Buzan早期的相关文献中,认为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大脑效率,并以大脑的半球侧化理论作为依据,但这已被相关研究认定为对脑半球理论的一种误解。按照神经生物学普遍接受的Brodmann分区系统,大脑皮层的52个功能区中,直接用于理解和思考的,只有第39区“Angular gyrus”和第40区“Supramarginal gyrus”(两者合称Wernicke’s area),其它功能区负责维持人体的其它生命功能,比如呼吸和心跳等等,这些功能区无论接受什么样的刺激,也不能用来促进思考。因此学术界研究认为,“脑半球侧化理论”在思维导图上的拓展,已可以“界定为伪科学”。
理论论证之后,我们再来看实验论证。2002年,认知科学家Farrand、Hussain、和Henney为验证思维导图在提高脑效率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大规模的对照实验。根据实验结果,Farrand等人认为,“学习者倾向于使用其他学习方法来学习,其原因为使用思维导图是一种陌生的手段,思维导图在记忆增强方面的作用上无法得到支持”。
因此,无论在理论和实验方面,本书给出的思维导图的一些功效,都没有相关的科学依据提出。如果本书作者坚持认为思维导图具有那些作用,请给出科学依据,我愿意进行公开而专业的讨论。对于“通过上万名学生的亲身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学习法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3倍”这个统计数据,也请给出相关的调查依据。
思维导图仅是一种记录信息的方式,其作用与任何一种记录方式并无异样,对它的功效进行严重虚假化的宣传,对读者来说是一种欺骗。我无意攻击此书,但我认为对于伪科学理论,让公众能够认清,这是知识分子的责任和良心。
我是早上起来回复作者的帖子的,没想到出门做个实验回来就被围观成这样了,观光团太厉害了。不知作者的沙发帖为什么没了,下面某一楼有截屏,大家有兴趣就往下拖拖吧。我发这个帖无意造成什么影响,能让作者看到并思考一下,我就已经达到目的了,这围观太出乎意料了。
针对本书作者的回复:
您的情绪可以理解,但我们只谈学术,不谈情绪,也请您理解。
1、我说我小时候的经历,只是说明我曾经对该方法有过接触,并非表达我的不满,此后的一切讨论,与我的个人经验无关,您不必在这一点上纠缠,转移视线。
2、请您仔细阅读我的第一篇帖子,我并没有说“脑半球侧化理论”是伪科学,而是说,将该理论应用到思维导图上,这个拓展工作是伪科学。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公认地球是圆的,但如果说“地球是圆的,所以把书做成圆形有利于学习”,这种拓展则是伪科学。您完全没搞清我在说什么,就开始反驳,我希望您放下情绪,本着研究问题的心态重看一遍参考文献2。
3、关于Brodmann系,人脑的Conceptual Subsystem全部位于韦尼克区,这是脑科学的基本常识,您也要反驳?没事,不管您是不知道这个常识,还是确实有不同意见,这不妨碍我们就此讨论一下。就说您提到的19区,您说它名字带个“视觉”,所以和看有关,进而和读有关,所以和思考有关。但实际上,19区是视觉信号流经的第三个脑区,该区仅对信号流进行最基本的分散传递,连底层模式识别的能力都不具有,它能促进思考吗?该脑区受损的外在体现是视力受损,跟智力没有任何关系,您的书可以增强视力?您这样随手在网络上搜一搜,看到这么个名称,就想当然地认为该区的功能有关概念思考。您对大脑无知到这种程度,还写书教别人增强大脑?
4、您别急,这本书是对是错,这无所谓,我从没有说过要你给出答复。您有充分的时间,用正确的态度来读读书,找找资料,先把大脑的基本原理搞清楚,然后再来讨论,这样起码让大家看到,您至少是一个严谨的人。您现在这样随便看个名称就想当然,然后就急三火四地攻击一些常识,只能让人看到,您不但对脑系统无知,且缺乏做学问的素质。
5、我们再来说那个实验,您说我是断章取义。您知道我为什么断那一段吗?因为那是这篇论文明确给出的“结论”。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检索一下全文,我取的那段话,是在文章的“结论”部分,而你取的那一段,是一个实验现象,现象只是一个现象,而结论是对现象的解释。我把结论拿出来,跟你讲道理,这叫断章取义吗?您觉得结论很不利,就把现象挑出来重新解释,把结论去掉,这叫什么?我踢球总是不进球,看了你的书之后,突然进了个球,这也是个现象,是否能够说明,你的书有助于提高足球水平?Henney et al对你说的这个现象的解释,就是“它无法支持思维导图在记忆增强方面的作用”,您最好把全文都读一遍,不要只看那么一小段摘要。
6、从这里可出,您对如何处理现象和结论的关系这种基本科研方法都还没掌握,所以我还是劝您,别着急,不妨放下那股火气,全当这本书是别人写的,您置身于一个旁观者的位置,然后认真地找一些该领域的正规著作和资料,仔细琢磨一下。不要只看标题,不要只看现象,当您把内容和结论都看全,就能对脑半球侧化有个基本了解,对脑区功能有个基本了解,对认知的神经基础有个基本了解,然后您就会知道,您的这番发言有多么外行和可笑。
@量子熊猫
苏耶啊,这个脑科学结论确实不够严谨。颞页后部(威尔尼克区)是语言网络重要的一部分,和语言理解有关,但仅仅把这一部分当作“直接用于理解和思考的”,“其它功能区负责维持人体的其它生命功能,比如呼吸和心跳等等”,恐怕真是错的。
例如,额叶下部的布罗卡区和语言产生有关,前额叶和计划、人格等有关,双侧颞页内都与记忆有关,顶叶和注意功能有关(我说的是最为粗糙的)。思维需要运用大量认知功能,绝不是单个脑区能解决的。(实际上脑科学虽然离不开布鲁德曼分区,但还同时使用其他解剖分区方法,例如我们常说颞上回、颞上沟、扣带回、纹状体之类的)。
@Skyler苏椰
@量子熊猫:我赞同。韦尼克区的主要功能是语言理解,同时也是概念子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一个代表,不是全部。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人的脑区在功能层面上是有分工的,每个脑区的功能在常态下是基本确定的,并非人力所能改变的。思维导图盲目地拓展了脑半球侧化,认为可以通过锻炼其它脑区来提高认知能力,例如说左撇子要锻练左脑之类,这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