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家庭区首页 >> 论坛 >> 正文
穿越岁月的房屋
2009-9-3 10:23:17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每天晚上7点30分,无论母亲在忙什么,都尽可能停下手中的活计,瞅几眼中央台《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这是母亲多年的习惯了,其实她只关心一个城市的阴晴。看完这个城市的阴晴后,她就忙别的去了。
  
  母亲只所以关心那个城市的阴晴,缘于她一生大部分时光都是在离那个城市不远的一个乡村度过的。那时的母亲拉扯着我们兄弟二人在乡下艰难度日,父亲则远在山西挖煤,一年偶尔回一次家,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母亲每天天刚朦朦亮,就挑上水桶去村中央的水井里挑水,回到家里唤醒酣睡的我和哥哥。当我和哥哥呵欠连天时,母亲又开始喂鸡、喂猪,做早饭。我家房子的烟囱里开始飘出缕缕炊烟,哥哥往灶膛里添着柴火,我则在旁边拉着风箱。吃完早饭后,母亲打发我们上学走后,又要去生产队干活去了。
  
  生活中的艰难,母亲可以用她孱弱的臂膀支撑。但母亲和邻居聊起家常来,说最害怕冬天里到水井担水了,冬天里水井边常常结着厚厚的一层冰,母亲担水常常感到害怕。夏天里,母亲最怕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的时刻了。我家的两间土坯房,年久失修,每当大雨来临时,屋外大雨亲倾盆,屋内细雨滴沥。这时,家里乱作一团,洗脸盆、水桶都派上了用场,滴嗒、滴嗒……的雨点敲打着脸盆、水桶。在这样天气里,整个房间里都有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郁。
  
  母亲陪着笑脸请来村里的瓦匠对房顶修缮,但效果总是不好。一天夜里,我被窗外的雷声惊醒,轰隆隆的雷声中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露出狰狞的笑容。我裹紧被子,环顾四周,竟然不见了母亲和哥哥,只有哪些盆啊仍然叮叮当当响个不停,炕下的地上竟然有了些积水。我睁大惊恐的眼睛,茫然不知所措。
  
  过了好久儿,门吱得一声被推开了,母亲和哥哥头上披着塑料袋浑身湿漉漉得走进来了。哥哥手里拿着手电,一束灯光使得屋里有了些亮色。母亲递给哥哥毛巾,哥哥擦了把脸又交到母亲手里。第二天,母亲向邻居说起昨天夜里那场大雨,仍然心有余悸,说我家的宅基地由于地势低雨水都流到了屋里了,幸亏有哥哥做伴,母亲才壮着胆子和哥哥到屋后挖开一道水沟,才使雨水有了流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我十四岁时,村里已经对村子里的房屋开始规划。在村东头给我家分了两块宅基地。母亲高兴之余又发起愁来,有了宅基地,可是盖新房的钱、砖瓦料……一大摊子事摆在了母亲面前。
  
  母亲开始跑到娘家寻找救兵,又给父亲拍电报让父亲早点回来,而这时的哥哥已经辍学,在县城的一个建筑队里当小工。在母亲的东奔西走下,盖房子的事总算张罗起来,在亲戚和乡亲的帮助下,我家的新房终于盖好了,母亲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来,流淌着汗水的脸上泛着鲜亮的光。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我家搬进了新房子。至尽,我仍然记得在推开我家大门正对面壁墙上画的喜鹊登枝的图案。一年后,村里通了自来水,了却了母亲的一件心事。
  
  我十七岁那年,在热热闹闹的吹打声中,哥哥结了婚。来年的春天,一张农转非的证明,让我和母亲跟随父亲来到了矿山生活,而哥哥却由于年龄的原因留在了家乡。.
  
  我们一家住进矿上分给父亲的一套两居室里。屋子里虽然空荡荡的,但住上了楼房的我们一家人都难掩兴奋之情。每次,乡下来了亲戚,说起往事,都说母亲好福气。母亲听了总要长吁短叹一番。
  
  新世纪的第一年,我结了婚,家里开始变得拥挤不堪起来。购买新房被提到了我家的议事日程上,很开,父母亲又买了一套一居室搬了出去。
  
  这两年,随着儿子的出生,长大。购买一套大面积的新房又成了妻子的一个心愿,虽然那令人乍舌房价不免让人心跳。但我知道这不在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我清晰地可以听见这个时代快速发展的脉搏!我也清楚地知道白驹过隙的岁月里记载着像母亲一代代人梦想和希望,穿越岁月的房屋里有着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奋斗的足迹!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