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姐
2010-1-3 11:05:37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处姊妹小时候经常为琐屑小事发生矛盾,轻者吵架重者打架,麻绳、草绳能割断,唯独割不断的是肉绳——亲姊妹!长大之后,姊妹都各成一家,各奔前程,为了更好地生活而操劳不息,聚散匆匆中更增进了姊妹的亲情。当女儿时候的四姐争强好胜,出嫁后嫁到一些落后的地区,受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四姐也忍受着痛苦的折磨!
偶遇堂嫂,得知四姐近况,最近很不顺意,疾病缠身,家里乱成了一锅粥,我的泪很快就下来了。
我不由想起临近暑假结束时见到她的一幕,为了给两个孩子筹措学费,她丢下手里的工作,特意来家一趟。开门的一刹那,看看立在我面前的她,我愣住了。头发花白、面容枯槁、眼神黯淡,看不出一丝神气,这还是我那漂亮、乐观的四姐吗?我真不敢相信我的眼。
四姐是我的亲姐姐,比我年长四岁,儿时我们很难相处,长大后却比其他姐妹更亲近。很多往事都清晰如昨。
儿时的我因为体弱多病,享受着父亲的特别呵护,这让她很是生气。虽然她比我大四岁,可不知道为啥我们总有争执,她常以欺负我为乐。父亲的每一次训斥都会加深她对我的仇恨,一点小事,她都能掀起一场战争,而且决不让我。在气愤时,她会狠狠地咒诅我,有时还用手拧我,满脸的怒气,一字一顿告诉我,“我讨厌你。”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对我好了起来;父亲去世后,她对我更好,终于像一个姐姐那样疼我。
她是聪明能干的。十多岁就会像模像样做各种农活,更有女孩特有的灵巧,女红也不赖,刺绣、织毛衣……都是一把好手。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她用灵巧的双手打扮着自己,时不时变换发型,能将一头秀发弄出几分特有的风姿,增添几分女儿的秀美。我的一头长发也常常享受着她的垂爱。周末回家,她定要帮我梳头,说要像我那样真对不起这头秀发。我一边傻傻地笑,一边任由她打理。回到学校时,总能引来几声喝彩。看看室友们羡慕的眼光,我很骄傲,谁让你们没有一个疼自己的能干姐姐呢?!
十八岁那年,因为学校食堂饭菜不洁,我生病了。老师将我送到了医院,正在筹办婚事的她,于第二天早上赶来了。看看我额头的汗珠、苍白的脸色,她心疼得直掉眼泪,她替我轻轻擦去汗珠,而后紧紧握着我的手。当医生让她签字手术时,她避开我哭了。当我安然无恙回到病房时,她笑着安顿好我,而后坐在床边握着我的手,特别仔细地看我。
四姐成家后,不几年便陷入了生活的琐屑。两个女儿出生后,她的心事更重。四姐夫思想陈旧,对承继香火很是在意。也许是受其熏陶,思想一向开明的四姐,竟选择了顺从。记得某年春节给父亲扫墓时,我跟弟弟劝他们,儿多母苦,好好抚养两女儿吧。四姐夫正色告诉我们,我不比你们,农村没有儿子是不成的。我和弟弟还能说什么呢?我回头看看四姐,她正蹲在一旁给父亲烧纸钱,一言不发。我们没法左右他们的思想,又怎么可能决定他们的生活呢?第三个女儿降生的时候,四姐的日子更难了,家里人对她很是冷淡,仿佛她大逆不道似的,原本阳光的四姐脸上也难见笑容了。为了逃避计划生育,她开始了游击生活,一有风吹草动赶紧离家。在担惊受怕中,四女儿降生了。
在她产后第二天,我去看她。那一幕,我永远也忘不了。快到她家的时候,远远地看家门紧闭。到那一看,原来大门那留一条不宽的缝隙。我推开门,家里静的只听见老鼠跑动的声响。莫非四姐不在家?“四姐”我试探着叫了一声。“进来吧!”我推开她的卧室,一股异味扑面而来。她顺手打开电灯,她脸色蜡黄地斜靠在床上,女儿安静地睡在摇篮里。房间里一片狼藉,女儿用过的尿布到处都是。“四姐,家里人呢?”“都干活去了。”不一会就到了午饭时间,仍不见一人回来,这种冷清叫我寒心,他们居然这样?!四姐呀,我的四姐,这家哪还有一丝温暖?可是我不敢说出来,我怕更增添她的伤悲。我想给四姐做饭,四姐不肯,反说自己不能款待我,怠慢我了。我走的时候,四姐坚持送我到门口。第三天,四姐亲自北上将孩子送人了。我知道这绝不是她的本意,她狠心这样,该有多少的无奈啊!当初这样的决定,成了她心里永远的痛。有次,我们闲聊,不经意提起那个女儿,她遥望北方的天空发愣好久,然后坚定地说,等自己条件好点,就去看她,还要给她置办一点首饰。女儿的面容她早已无法记清,可女儿一直都是她的牵挂。
也许是上天眷顾,她终于得了一个儿子。我原本以为从此她能过上舒心的日子,可哪里想到多子并未给她多福,她只有拼命劳作才能维持家用。即使是这样,她依然乐观,她坚信一根草一根露水,孩子长大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还会想法接济生活困顿的三姐。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一些矛盾凸显出来,即使是紧衣缩食也很难支付四个孩子的各种费用。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她让大女儿、二女儿辍学了。将两个女儿送到私营业主那打点零工,贴补家用。两个女儿常常叹自己命运不济,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说她偏心,时不时跟她斗气。对于孩子过早踏入社会,她一直是愧疚的;对于女儿的埋怨,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偶尔她也跟我聊天,吐吐苦水。说自己身体不济,不知能走多远,说孩子心烦……我极力劝慰她,姐,人活的就是一种精神。你有病就治,别想那么多。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至于孩子嘛,总有懂事的一天。我的话她似乎根本就没听见,她发出沉重的叹息,反复唠叨,我管不了了,真管不了了……那情形就跟祥林嫂诉说阿毛的故事一样。
我常想,如果不是父亲早逝,聪明的她又怎么会留在农村?如果不是为孩子所累,有哪里会如此困顿?可是现实就是如此,四姐呀,我的四姐,我好想看见你舒心的笑容,好希望你摆脱疾病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