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家庭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致亲爱的爸爸
2009-7-20 9:44:29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这首老歌,代表了多少儿女的心声!因爸爸而骄傲,因爸爸而自豪。老父已经年过半百,爸爸吃了那么多的苦,为了我们做了那么多的事,现在留给我们的是“孝顺”两个字!

  如果说用“偶像”这两个字来形容我爸爸在我心目中的位置显得有点俗的话,那么用“航标”这两个字来形容就不为过了。确实,爸爸就是我生活的航标,他为我树立了生活的方向,做人的准则,让我有足够的生活勇气,让我在茫茫人海中不迷失自己,在我最无助和迷茫的时候,他总能给我信心和冷静,让我一如继往地积极地面对生活……

  爸爸出生于一个贫穷落后的乡村(现在故乡不再那么落后了),那里有望也望不穿的田野,走也走不完的泥泞小路,还有那头不知疲倦辛苦耕耘的老牛。那时爷爷身体不好,爸是老大,我想童年的爸爸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小人书吧。生活的艰苦并没有让爸爸失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他惜书如命,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爸爸一心只读圣贤书,想着有一天能靠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是全家的命运。于是积极上进,成为了学校里的佼佼者,文笔独俱一格。他有自己的一个梦:上大学!正当爸爸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冲刺时,一场带给知识分子灾难性打击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很不幸地爸爸也搭上文化大革命的首班车,从此他与他的梦想背道而驰。就这样爸爸的大学之梦在那场运动中夭折,他的梦想成为了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牺牲品。

  爸爸梦想破灭后毫无悬念地当了一名下乡青年,就在那个时候认识了我的妈妈。对于爸妈的爱情故事我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他们是同学。爸爸为了我们不再重复他的童年,他把家搬到了镇上,为的是我们能有更好的读书环境。那时候因为家里拮据,我的两个姐姐没有机会上大学,很早就加入了建设家园的队伍。这成为了爸爸心头永远的遗憾,他肯定能明白那种感觉,曾经他也是与梦想擦身而过。值得安慰的是现在两个姐姐已成家,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我比较幸运,那时家里的条件好了,我才能有机会在大学校园里溜达,这多少也弥补了爸爸的缺憾,只是属于他的那个大学梦只怕还是他心中永远的感慨吧。

  我还记得爸爸第一次送我去搭车的情景。那时我坐在爸爸的摩托车后面,他搭我去车站坐车去学校,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去佛山,那里有我儿时梦想终结的地方。坐在车后看着爸爸的背影,笔直笔直的,为了我们而不停奔波的爸爸始终积极向上,没有逃避生活的负累,让我感受到爸爸的用心良苦。他跟妈妈从来都不会在我们面前感叹生活的不容易,展现给我们的永远是那爽朗的微笑。我轻轻地把头靠在爸爸的背后,哭了却带着笑容……就在我搭上即将开往学院的长途汽车时,我回头看了爸爸,他对我笑,那笑容让我感受到力量所在,看到他的眼神坚定而略带轻松,只因我是家里第一个上大学的孩子,而这全是他和妈妈的努力。他向我挥挥手,我泪流满脸。其实我知道那时我的学费有大部分都是爸爸借来的,可他在我面前却表现得那么的轻松,那笑容是如此的欣慰……

  如今的爸爸年过半百,还在为了生活而奔波,头发开始有点白了,可不变的是他对生活的热情,对我们的关心一如继往。现在我出来工作了,有时候面对生活灰心时都会想起爸爸,就有了力量。现在弟弟们还在读书,爸妈还是在为了子女而努力,等到弟弟他们都毕业的那一天我想爸妈也得好好歇息了,过过悠闲的生活,我们都会成为他们的骄傲!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