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贫苦的家庭,不幸的遭遇,在风雨中摇曳的人们。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经历苦难才会更加努力学习,珍惜生活。衣、食、住、“官”,生活的细节中,几多辛酸,几多感动。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于阳西县太平村的海莲来说,这不幸来得真是太突然了,以至她小小的年纪根本无法承受生命的重荷。海莲的父亲在很小时就被人打成痴呆,整天在外游荡,一家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孱弱的身上;更不幸的是,由于劳累过度,加上营养不良,母亲又患上了那个叫“疝”的东西,经常痛得爬不起来,弟弟广球也患上前列腺性炎。
家,也就显得风雨飘摇了。但那些发生在这个贫寒家庭的衣、食、住、“官”的看似平凡的故事,却让人读到了一阵阵的心酸,令人久久无法释怀。
衣:为了一套崭新的裙子而不想长大的心事
海莲今年十四岁了,妹妹丹丹也已十二岁。本来正是花季的年龄、如诗的情怀,但由于家庭贫寒姐妹俩不敢有太多的奢望,身上穿的大都是亲戚和同学你一件我一件送的旧衣服,姐妹两把对美的那份渴望深深寄藏在心底。
前年那个寒冷的冬天来得真是太突然了,快得让姐妹俩无法准备过冬的衣服,几件稍厚一点衣服刚换出来洗,还吊在屋檐下晾着。姐妹俩只好穿上剩下的两件薄衣裳去上学。坐在教室里,冰冷的寒风从裤脚直往上窜,姐妹俩冷得直打颤。细心的张老师发现了,走过来摸了摸海莲身上的衣服,连连说:“怎么穿得这么少呢。冷不冷?”海莲倔强地摇了摇头。张老师默默地走开了。
下课后,张老师立即回家将女儿和儿子的旧衣服收拾出来,又向其他老师要了一些,装了满满的一纸箱,想给海莲姐妹俩送去,但又不知道姐妹俩住在哪里,只好把一箱寄到附近的学生家里,让那位学生给海莲送去。姐妹俩欢天喜地地把那箱衣服抬了回来,然后一件一件地分开来,母亲和弟弟也分得好几件。一家人喜气洋洋试穿着,象在过一个盛装的节日。
而记忆中,最令姐妹俩难忘的还是那一套裙子。那是2003年9月,海莲由于学习成绩突出,品学兼优,被选为列席代表参加少先队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大会为每人订做了一套裙子,上衫是洁白色的,下裙则是墨蓝色的。而就是这套裙子,开会回来后海莲却象宝贝一样珍藏着,两年间只穿了四次,那也只是在春节和儿童节才出去,但一回到家里,又立即换下来洗净整整齐齐叠放在箱底里。至今裙子笔直的折痕还清晰可认。
为了这套裙子,姐妹俩各怀心事。现在海莲长高了,再也不能合身地穿上这套裙子。如果不长大多好啊,海莲叹息着说,我可以多穿几次它!而日渐长大的妹妹丹丹则在想,何时姐姐肯将那套心爱的裙子送给我啊。
食:一餐面包宴成了全家无法抹掉的记忆
人家说,养儿养女,吃鱼吃肉,可我的孩子连面包也没吃过啊。面对着笔者,母亲难过地说。现在三个孩子都上学了,学费就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只好50元、50元地拖着交,去年和今年学校还帮助减免了学费。所以孩子的早餐都无法保证,有一次丹丹没有吃早餐就去上学,只带上一瓶白开水去。课间饿得肚子都痛了,就喝点水顶住。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在姐弟看来那是很平常的事。
饿归饿,穷虽穷,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压垮姐弟的精神,反而更加增强了大家的亲情。一家人经常互相鼓励、互相帮忙,一起分享着生命中每一点那怕是苍白的喜悦、每一点微小的成功。为了帮助从事环卫工人的母亲,弟弟广球经常冒着烈日跟母亲出去,帮忙捡一些别人丢弃的矿泉水瓶、易拉罐等,帮补一下拮据的家庭经济开支;海莲姐妹俩抽空则偷偷跑到附近的帽袋厂去剪线头,两分、三分地积攒着。
也就有一次,广球跟着母亲正在县城宋康路搞卫生。路过一家饼家时,货架上正摆着一排排黄澄澄的烧饼,一阵阵的香味飘了出来,十分诱人。小广球不由得咽了几口水,心里想,能尝一个多好啊。也许天上真会掉下馅饼,小广球正要走开时,店主走了出来,见到广球渴望的眼神就笑着问:“怎样?想吃面包吗?”小广球羞涩地摇摇头。谁知店主立即转身拎了一大袋刚从货架上撤下来的面包出来,递给了小广球。小广球可激动啊,他一下子就跑到正在忙着工作的母亲身边,连连说:“妈,妈,面包,我有面包啊……”
母亲一愣,厉声问道:“哪里拿来的?”广球委屈地说:“是那个阿姨给的。”一听说是店家给的,母亲的脸色才缓和下来。“妈妈,我要吃面包啊。”小广球又央求道。母亲就掏出一个面包来递给广球说:“那你就吃吧。”小广球一口就咬开了,香气四溢,“妈妈,好香,好香啊”。“好香你就吃吧。”母亲的眼神有点湿润了,心里酸酸的。“妈妈,拿回去让姐姐一起吃吧。”广球说。
那次母亲早早就收工,带着儿子回去了。还未到家,广球远远地就地叫道:“姐姐,姐姐,有面包吃啦,快来啊!”海莲和丹丹闻声从家里跑出来。当晚一家人就围在一起,举行了一个热热闹闹的“面包宴”。那次“面包宴”成了一家人难忘的晚餐。
住:一张窄窄的茶几成了姐弟每晚争夺的“战场”
低矮的瓦面,柴门轻掩,疏疏的篱笆上凌乱地挂着几件衣裳,几声犬吠从柴门里传出来。这就是小海莲一家赖以遮风挡雨的家了。
海莲的家原来在镇下面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父亲出事后,家里的责任田再也无力耕种,一家人就搬到现在这里。家是小了点,只有两间低矮的小瓦房,后来母亲又用一块破布将房间隔成两半,一家人就挤在一起。没有家当,干环卫工的母亲就别人在搬家时丢弃的木板、旧家具拾回来,充实着空空的家,渐渐地也象模象样了。
海莲三姐弟上学后,晚上要做作业,于是家里仅有的那张小茶几就成了三人争抢的对象,往往是你占来我推去,窄窄的茶几根本就容不下三个小脑袋,“战火”每晚都要发生,从未间断。再后来,母亲又从别人搬家中红着脸要了一张画着棋盘的旧凳子,弟弟才独立出去,大家才相安无事。
空闲下来,姐弟几人总喜欢围在一起诉说着自己心中的理想。弟弟说,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能有一间漂亮的房子;姐姐则说,我最想一台电视机,一台摩托车。而这时候,母亲总会在旁边认真地听着,然后甜甜地笑着。
机会终于来了。今年春节期间,舅舅来探望时,发现外甥一家连电视机也没有,就说这怎么行。结果未过几天,舅舅就买来一台小电视和一台CD机,一共花了800元。说是小电视其实也只有11寸,小是小了点,但姐弟已很满足了,那可是梦寐以求的啊。姐弟几人激动得几天都无法平静下来。
有了电视,也就有了难得的欢乐和笑声,但母亲却要“立法三章”:每晚只准在做完作业才能看电视!母亲是担心一来影响姐弟的学习,二来乱用电。姐姐海就担起了“监督官”的角色,每晚都以身作则,带领大家认真学习。
官:贫寒之家培养出三个“官”获得奖励上百次
俗语说,苦孩子早当家。海莲姐弟很小就学会了独立,做饭、洗衣服、拾柴等,帮助操持家务,减轻妈妈的负担。学习成绩也一直都很优秀,姐姐海莲今年读六年级,而每学期的保持在年级的前十名,是学校的学习标兵,人人学习的榜样。有一次海莲拿了4张奖状,学校的张校长就打趣地问她:“海莲,班上的奖状你都拿完了吧?”海莲就不好意思地说:“还没有呢,还有两张。”逗得张校长哈哈大笑。而妹妹丹丹和弟弟广球也不甘示弱,经常受到奖励,一张张奖状往家里拿。
走进姐弟的家,就象走进一个荣誉展览室,窄窄的厅墙上被一幅幅奖状挤得满满的,不留一点空隙。笔者特意数了数,挂在墙上的共有60多幅,但还有一大叠无地方挂的,就用薄膜包着放在桌子上,足有二、三十张。有张挂在最前的奖状引起了笔者的注意,那是弟弟广球这学期刚拿回的。说起这张奖状可有意思呢。原来广球才进一年级,第一学期就拿回了奖状,这学期在考试时由于粗心,将一道数学题写错了,只得了97分,看来是无望进入前十名了。那几天,广球一直情绪低落,“他几次在发梦说胡话,都是怪自己粗心呢。”母亲在一旁笑着向笔者说。但后来,广球还是被评为班里的“三好学生”。所以他一定要排在两个姐姐的前面。“好在拿回这张奖状,要不两个姐姐都拿回奖状,单我没有,那就羞死人罗。”小广球一句话,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由于成绩突出,姐弟三人年年都被推为班干部,文静的姐姐海莲被任为班里的文娱委员,而活泼好动的丹丹则一直担任班长。最有意思的要数弟弟广球了,他在读幼儿园时就由于学习成绩好被老师选为班长。但因为身子瘦小,常常被大的同学欺负,有几次被拌倒,手臂撞在桌子上,出现一片淤黑色。回来对母亲说:“妈妈,你看那些同学多坏,专会欺负人。”母亲笑着说:“你管不了那些同学,就不当班长啦。”上一年级时,班主任看到广球成绩好,又计划叫他当班长。但广球说:“老师叫我不要当班长啦。”“为啥?”老师惊讶地问。“我管不了同学。”老师又笑着说:“那就当学习委员吧,带头学习。”广球就当了个学习委员。后来母亲知道这件事情,笑着骂道:“你看,你看,你真是一只呆头鹅。妈妈只不过说句笑话,你就当真啦。”自此,姐姐们就戏称他“呆头鹅”。
“现在我家有三位‘官’,只我这个环卫工人最小啦。”母亲的话音里,透出几分自豪,几分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