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根白发
2010-11-9 11:00:09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每年春节都要回家省亲,去年照例全家出动,但行程安排已经和往年不同了。因借调了的缘故,没有了老师们可特殊享受的寒假,新年正月初五便匆匆收拾行囊,步行翻越山路到五权场镇,既为了锻炼锻炼身体,减减冬日迅速贮藏的厚厚脂肪,还可以节约一些车费。其实行李是母亲早已经安排妥当了的,生的、熟的自己家养的没有添加催化剂的猪肉,自制的正宗的酸菜豆腐,和板栗、核桃、冬梨等各种土特产,装了满满一背篓,沉甸甸的,少说也有四五十斤。当然,负重历来是我的专利,打小就做各种农活,背、挑、抬自然不再话下,虽在外工作多年,一些技术荒疏了,但运动员的基本功还在,背几十斤重的东西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也还勉强算得上轻松,至少无大碍。妻子、女儿能跟得上我的步伐就千恩万谢了。
临行时,父母还是不放心,父亲硬是要背行李送一段路程,母亲还未来得及解下围裙,便拍拍身上柴火飘飞的灰烬,夺过女儿的书包前行,两个侄儿吆喝着扛了三根拄路棍一一分发,我不想拿,母亲说,雪虽化了几天,一些道路还是有些湿滑,能用则用嘛,用不上就扔了,反正家里也不缺这几根柴火。于是,一大群人便浩浩荡荡上路了,背的背,扛得扛,翻过青干堡,穿过扁里,直到坟林包,父母才与我们挥手惜别,并反复叮咛,路上慢一点,工作多干些,和同事和睦相处哟……当然,努力学习是专门针对我女儿说的,我知道父母是希望我们家祖坟发发,出一个正儿把经的重本,也了却我因家贫只好选择读师范、没有上成大学的夙愿。
春寒料峭,漫步崎岖山路,时间一长,居然浸出微汗。我在想,城居者能让臃肿的身躯缩缩水,应该是大有裨益的。翻过大包梁,回望坟林包,远远地、小小的两个身影还在那儿挥手,依稀听见母亲还在嘱托:“你们都慢慢的!”。我知道,其实每次还家,父母都舍不得我们走,每次送我们,说是顺便看看山林和庄稼,只是走几步而已,其实每次都要送到坟林包,还要目送过大包梁。
转过一个小地名叫做“大包梁”的山脊,老家便远远甩在身后了。一路行,一路谈天说地,不知不觉间,越过了桑树坡。行经“两条青龙上朝天”的树林间,不觉气喘吁吁。“两条青龙”是我们老家二十年前打造的到朝天观观光旅游的两条绿化带,朝天观便在两条绿化带交叉的顶端,原来是座千年古寺,亭台楼阁,飞檐翘角,十分宏大。可惜的是,我见到它的真容时,只是捡到一枚枚小小的铜钱了。如今虽然翻修,却早已没有当初的气派了,不过传承孝道的礼制精髓并没有改变。
继续冒风驰行,绕过几根高压电线杆,五郎庙市场已然在脚下了。该是歇脚的时候了,我找好歇气台,放下背篓,一家三口坐在用片岩砌就的石墙边聊叙。妻子瘫坐在那儿还在大口大口的喘气,女儿早已恢复了体力,在墙边上下跳跃,说“:妈妈,你走不动了,我背你一程”。妻子从小在街上长大,走山路的功夫是跟我在一起后练出来的,我曾经还拿“成都青年上山下乡不识韭菜麦子,走路颤颤巍巍如坐过山车”取笑过她,如今能修炼到如此程度,亦属不易。当然,妻子是不会让女儿背她的,至少现在不会。女儿紧挨着妻子,在那儿帮她妈妈慢慢拨弄被风吹卷的乱发。忽然,只听女儿一声惊呼:“妈,你有白头发了,还是两根呢。”女儿一边悉心地摩挲那头发,一边喃喃的说:“这一根是为我生的,这一根呢,是为爸爸生的。”是啊,自从有了女儿以后,我和家人便成了妻子世界的全部,时光的车轮已经让妻子曾经的青春年华悄悄流逝,岁月的风霜早已将妻子往昔如瀑的秀发悄悄染白了。孝顺的妻子也早已接了母亲的班,敬长爱幼,谦和待人,一家人和和美美。由于工作的缘故,不能随时承欢父母膝下,就像候鸟一样,只能季节性的归返。凡遇逢场天,妻子总要打打电话联系父母,给他们煮些可口的饭菜,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我们也给女儿取名燕子,希望她不管飞到哪里,都能记得她的故乡,和故乡的一切,并常回家看看。
正在沉思之际,只听见女儿又说了一句:“妈,什么时候,你也该给自己生一根白发,那时我们全家就又团圆了。”这句话,一下子触碰到我痛楚的神经,我们一家三口,三处伙食,女儿在外地读书,平时确实聚少离多。我不禁又想起我的父母来,他们早已满头银发,到如今,还在操持,为儿女,为孙子,也为邻里。劝他们不做土地了,好好歇一歇,都古稀之人了,该享享清福了。他们哪里闲得下,说是一天不干活,浑身酸痛。
哎,我那辛苦劳作一生满头银丝的父母,何时你们也生一根属于自己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