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家庭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北京:生活在栏杆中的城市
2011-5-25 10:50:04    来源:彦晓的博客    我要评论(
   
  早晨上班,忽然发现,城铁里检票口处又多了一道栏杆,把入口和出口一分为二。以往,那里都是拉着一根绳子的,目的是让进站乘客进行安检。现在有了栏杆,而且是很高的栏杆,看上去金属感十足,冷冰冰的,让人感觉不到任何的温暖。
  
  于是就想到了这座城市,貌似一直都是生活在栏杆中的。这一点,在公交和地铁站内尤其明显。今年以来,每天上班都要经过四惠东,所以也就眼见着那里的栏杆越架越多,越架越高,既有弯弯绕的那种迷宫式栏杆,也有高达两个成人高的铁栅栏。说实话,每次从那里换乘,都仿佛面对的是监狱的高墙,因为那个栏杆实在是太高了,压抑,沉重,令人窒息。
  
  前几天新闻报道说,在建国门地铁站,又增加了很多一米以上长度的栏杆,将在高峰时期大显身手。我看到了这些栏杆,就是在换乘入口处旁边架设的,其实目的就是让人流往中间走而不至都挤在车头或车位处。这样的栏杆,在其他一些地铁站也正武装起来。舒缓拥挤,栏杆自然能起到一定作用,可是,这却也造成了一个令人不那么舒服的事实,那就是我们生活的栏杆中,被强行规范着,上车,下车,换乘,排队,压迫感让本就压力十足的人们只会更增加沉闷吧。
  
  当然,换一个角度看,栏杆也是城市文明的标志。当人们的行为意识文明素质跟不上的时候,借用外来工具的力量来强行约束也就成了自然的选择。君不见,城市的很多街道,栏杆亦随处可见,因为惟其如此,才可能保证车辆各行其道,人们被动地不得不开始了“礼让”。
  
  我们家附近的马路,也曾拥有一些栏杆。当时设立的时候,我还曾和老婆欣喜地以为是要安装隔音屏障,但后来发现,那其实不过是约束行人和机动车之间的一道线而已。而在家乐福那里,栏杆也是逐渐开始出现的。其中最有趣的一道,当属麦当劳和旁边的那个大厦之间的矮矮的栏杆,其实人稍微跳一下也可以过去,但有意思的是行人经过路线的栏杆设计:必须先左拐一下进入,然后再右拐一下到顶,再左拐一下才能出来。至于那个十字路口的人行栏杆更有意思,竖立着几个桩子,其中的空隙一般只允许迈过一条腿,至于自行车或其他三轮车等如果要通过,那是想都不要想了。
  
  很多年前,有一首歌叫做《北京的桥》,凭着这首歌吧,蔡国庆开始走红。如果我也会作词,就写一首歌,叫做《北京的栏杆》,真的是无处不在,让你产生这个城市就是架设在栏杆中一样的错觉。
  
  下午在大望路地铁站,我拍摄栏杆,老婆问为什么,我说想研究一下北京的栏杆。其实生活也就是一个栏杆又一个栏杆,我们都身处其中,小心翼翼,有时候要跳一下,有时候不得不侧着身子才能过去。但两个人在一起,即使面对再多的栏杆,也都可以无所畏惧吧。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