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自由区首页 >> 论坛 >> 正文
危险的游戏,浓缩的表现--观《青春禁忌游戏》
2010-1-9 10:43:12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看过由哈尔滨市话剧院著名导演黄湘东执导的话剧《青春禁忌游戏》,心绪难平。五位人物,简单的情节,却提出了一个极其沉重的社会问题:为了达到目的,是否可以突破一切道德底线。为了维护道德的尊严,是否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该剧原名《亲爱的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是前苏联女作家柳德米拉·苏莫夫斯卡雅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代表作。它一度被认为是前苏联一部反映青少年问题的剧作。但是在今天看来,它并不是单纯地对青少年的问题进行揭露和思辨,对很多成年人也提出了许多严肃的拷问,浓缩地表现了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四名即将高中毕业的学生,为得到老师保管的存放试卷的保险柜钥匙,以便换掉他们上午考得并不理想的试卷而精心策划、实施了一个残酷“游戏”。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可谓煞费苦心,给善良、正义的女教师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精心设局。当他们的无理要求被断然拒绝,他们就用从耳濡目染那里学会的一些肮脏的伎俩与老师进行周旋。他们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错,他们觉得自己只是在为了更美好的前途而拼争。女教师一开始只是以为他们在恶作剧,没有与他们一般见识,但是,在社会上利益、欲望、权力等氛围的熏染下这群十八九岁的孩子已经化身为可怖的野兽,他们对老师威逼利诱、软硬兼施,甚至丧心病狂地想出要当着老师的面假装强奸女同学的主意。最终,他们拿到了保险柜的钥匙,女教师在与他们的较量中全线溃败,然而,她把这个社会“失败的教育”的恶果全都承揽到了自己的身上,她羞愧难当,万念俱灰,以死来表达自己对理想、道德、真理的最后的呼唤。看后真的感到很沉重,也想了很多。

  这场残酷的游戏的出现与其说是教育出了问题,不如说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操守都到了崩溃的边缘。没有人是天生的罪犯,但是如果罪犯在我们身边总是以大摇大摆、逍遥快活,一副相安无事的样子出现,就会成为可以接受的人甚至是受欢迎的英雄和偶像。这个戏表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部分年轻人的颓废、迷茫、狂乱的精神风貌,作者可能没有想到,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的精神竟然会悖论般地越发空虚。现在的年轻一代,与那个时代喜欢作弊、早恋、不求上进、无法无天、老谋深算的年轻人相比,胃口只能是不断膨胀,为了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手段也在升级换代。也许,他们会想出更好的游戏的点子,现在的考试作弊难道不是愈演愈烈吗?从孩子到大人,还有几个没有听说过造假甚至与造假还有着亲密接触?

  据说,该剧在前苏联公演后,曾引起巨大的反响。但由于其触及了社会上的一些“敏感地带”(也许那些善于造假的人都在对号入座吧)曾一度遭到禁演。解禁之后又迅速在欧美掀起一股激烈的“游戏”的旋风,引起了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剧中,女教师最终自杀,孩子表现出于年龄不符的成年人才具有的残暴和冷酷以及在舞台上上演“脱裤秀”赤裸裸地表现强奸的一幕,都是该剧受到非议的重要原因。但是,生活本来就很难完美,剧本根本就无力去改造不完美的生活。

  据该剧导演黄湘东介绍,这是一部真正的现实主义剧作,也是一次真正的成功表演。抛开演技不说,无论是被扭曲的道德和人性,还是女教师的软弱和善良;无论是“脱裤子”的细节,还是女教师自杀的惨烈场面,都是这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必需。对现实的批判,首先必须基于对现实的正确展现和认识。如果在批判中只用说教味十足的抽象语言或者暧昧不清的事实,那样的批判充其量只是道德说教。该剧虽然被改名为《青春禁忌游戏》,并被冠以“青少年问题教育作品”的名称,但它实质上远远超出了青少年教育范畴,并已成为对现实社会的鞭挞。虽然剧本的结局是残酷的,但恰恰是这种残酷,体现了“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的悲剧美。

  也许,我们都曾拥有过激情四射荒唐无忌的青春,我们都会在岁月的河流的冲刷之下逐渐醒来。该剧传承了许多表现主义的精髓,强烈的事件冲击表达了作者深刻的内心感受并作出“紧张的思考”。表现主义是上世纪前半叶活跃在西方的一种文化思潮,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而极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表现主义的文学运动是在时代的急剧变化中发展起来的,表现主义的戏剧被称作“呐喊的戏剧”,把舞台当成是“鼓动者的讲坛”,用演说家的技巧来表示自己对现代生活的思考,作品中常常出现尖锐的矛盾,使读者和观众常常陷入思辨的苦闷当中。

  数学女老师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没有想到,在一个飘雪的寒夜,四名热情的学生会来为她庆祝几乎淡忘了的生日;她更没想到,灿烂的鲜花里,藏匿着一场青春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中,最精彩也最让人心碎的部分不是外在的表象,而是内在的精神,作者集中笔力在人的精神世界进行挖掘,随着剧情的一波三折,人物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复杂的心理变化都呼之欲出。阴险狡诈,梦想成为外交家的瓦洛佳;喜爱文学,梦想成为大文学家的巴沙;希望嫁一个有钱人,衣食无忧还要爱情甜蜜的女学生拉拉;生活在底层社会,父亲嗜酒如命,梦想与森林打一辈子交道的维佳,就是这四个年轻人,在这场青春的游戏中将“潜在的情绪戏剧化”,利用大量的人物对话来展现他们各自“心怀鬼胎”。

  然而,仅仅把人物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忠诚地记录下来是不够的,在表现主义看来,还要借助一些象征性的语言或者表演把人物的思想和下意识的心灵表现出来。这四个孩子是象征性的人物,他们朝气蓬勃,成熟中还透出些许青涩,他们是在模仿,这个游戏本来就不是他们原创的产物,社会的大环境深深影响了他们的性格和价值取向。他们的确是错了,但是又是什么造就了他们的荒唐之举?女教师的家也是一个象征性的环境,那是一个只能容纳正义和公平的地方,然而孩子们却非要将邪恶的力量融入其中,环境的不可兼容性让矛盾像火山的爆发一样不可避免。当保险柜的钥匙终于落地,女教师以自己的死来做出最后的抗争,我们思考的着力点就是戏剧所要揭示的本质——这个社会有一个抽象的法则,如果道德从里面溃烂了外面多少殚精竭虑的美化也是于事无补。那把保险柜的锁,是威严的化身,但是里面也有欲望、利益的咬合,小人贪婪的钥匙,贪官颠倒黑白的钥匙,尔虞我诈的阴险的钥匙,皮肉欲火的钥匙,都在纷纷向这把铁锁发难,没有生命的锁根本无力坚守,但是有血有肉的人又能坚守多久呢?戏剧的情节也是象征性的,真理可能会被暂时扭曲,但是真理不会彻底消亡,邪恶可以得逞一时但是会遭到最严厉的惩罚,观众愤怒的目光便是惩罚的开始……

  这的确是一个危险的游戏,剧中表现主义手法的运用扩大和丰富了要表达的内容,让人更加回味无穷。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