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时代也应该会哭
2010-8-2 10:32:30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观看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一个最突出、最鲜明也是最无法回避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哭!无论是震后的废墟,还是抢救弟弟与姐姐的生死抉择,无论是母女32年后的相认,还是陵园中女儿的内心忏悔,整个电影没有宏大叙事情节,仅仅抓住小人物的生死悲欢,打开了观众的泪腺,触动了观众的心弦,泪水或噙在眼中,或哗哗地流……
有的观众甚至泣不成声,哭完一次还想重回影院,再哭第二次。
这是一个久违的感觉。我们太习惯于笑了,打开电视机充满了打情骂俏,嘻嘻哈哈,甚至一年一度的春晚,也没了最初的那种感动,难怪“煽情大姐”倪萍不再主持了;同样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似乎也难以让人泪从心涌。娱乐化时代,笑是其主要特征,无论是真笑、假笑、傻笑、痴笑,甚至苦笑。笑当然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娱乐时代更不可少了笑。问题是,当我们全体人民只沉溺于欢笑的时候,久长时间的泡在欢乐的图景不出来,变成只知笑、只会笑,进而自己的泪腺都阻塞了,甚至不会哭了,这是多么可怕的人类的退化啊。
感谢冯小刚,感谢《唐山大地震》,它使我们重拾哭的感觉,再塑哭的能力。
哭,当然不是嚎啕大哭,不是不懂事孩子的啼哭,冯小刚自己说得好,眼泪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心里来的,一种是外部物力刺激,就大地震来说,电影院里头没人挨揍,没人打针,也每人掩了手,也没撒风油精。怎么能说只有眼泪,没有感动呢?没有哭不见得不感动,但哭了一定是因为感动。我要说,冯导说得好!回击了一些尖酸刻薄之人对观众掉眼泪哭的指责。
我也不知所谓影评家理论家是怎么想的,电影每人看吧,说情节不好排得太差;电影有人看吧,傻笑一片,像《三枪》,说是太娱乐太愚乐;像《大地震》这样的让人哭了吧,又说不感动,怎么好呢?左右不是,高低不分。我看,说穿了就是气人有、笑人无的庸俗小人心态。冯导对此也很无奈,但他坚强的顶着,他说,有一天,我也会懒得解释、懒得较真、懒得讲理了,把我淹死得了。
冯导,一定要挺住,走下去!
指责哭的还不仅仅是评论家们,有记者统计调查了一些观众,持有这样观点的不在少数:经历过灾难,不想再触碰了;我眼窝浅,怕受不了;借别人的痛苦赚钱不地道等等。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她的两个分别上高中大学的侄儿坚决不去看这个片子,何故?答曰:喜欢搞笑的,轻松的片子,害怕哭,也不愿哭。这是一些多么让人想哭的孩子啊,欢乐已经淹没了他们全部的身体和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不仅取得了高额票房,还让我们领略了一次深刻的感动,以及一次抑制不住的泪流。
其实,那泪是情感的升华,是理智的思索,是灵魂的一次洗礼啊!
作者关山远撰文提出,要学会用艺术铭记民族苦难,他认为用艺术化的方式记录在苦难中的人物命运,是对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个体苦难记忆转化成民众公共记忆,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这篇文章的观点太好了。我们现在的问题恰恰是对曾经的苦难不仅忘却,而且忘记的速度之快令人惊讶。我的一个记者朋友告诉我,她日前到某灾区一个著名中学采访,这所中学曾经因为在灾难中被毁于一旦而引起关注。然而,仅仅在几年之后,当这所学校的学生提出要悼念他们死去的同学时,校方竟然以学习和考试紧张为由拒绝了学生们的请求。如果说上文的孩子是令人想哭的话,这所学校的领导就令人心寒了。不让人们忘记灾难,艺术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有良知和责任感的艺术家们像冯小刚学习,告诉生活中这些不懂事的孩子和大人们:要铭记民族苦难。
“多一些能够让中国人哭的电影,然后让外国人看了也哭。决不是件坏事。”关山远的这一主张我双手赞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还要说,老师和家长以及其他所有教育工作者们不妨领孩子们进回影院,抓住《大地震》这样的题材,让学生和孩子们哭一哭,哭一回,哪怕哭一会儿也好。
记得我上中学时,我的一位语文老师泪流满面的背诵着著名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听呆了,听傻了,眼窝止不住的湿润了。那种场面使我一生不能忘记,那是多么大的感染力、穿透力和影响力啊!这样的老师,这样的电影,这样的晚会、这样的艺术作品不仅不应该绝迹,而且至少应该和笑一样重要。
娱乐化时代,我们应该真哭、敢哭、会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