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在中国
2011-4-26 14:37:49 来源:城市论坛 我要评论()
“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句从美国硅谷到华尔街的流行语,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共鸣——韩国打出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标语;日本喊出了“创意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口号。如今,刚刚开始播种的中国“创意产业基地”,能否收获创意的硕果?
当下最流行的词儿之一
在“谷歌”上搜索“创意产业在中国”,你会发现有67,400,000条相关的链接。在翻阅报纸杂志,浏览网站时,曝光最多的词儿之一一定有“文化创意产业”。可见,从官方到民间对创意产业的关注度。但是如果你真的问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很多人并不一定知道,或者说比较难确切地回答出来。反正知道这是个时尚的行业。
1997年5月,英国首相布莱尔(TonyBlair)为振兴英国经济,提议并推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首次将创意产业理念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提出。1998年,英国创业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将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术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英国官方已经创意产业做了比较清晰的划分,由13个创意门类组成,具体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古玩、工艺、设计、时尚设计、电影和录像、软件、计算机和计算机游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电视和广播。英国也是在众多西方发达国家中率先提出一个新兴的产业模式——创意产业。德国官方将文化创意产业也做了比较清晰地划分,跟英国大同小异,具体为11个分项:音乐、文学/图书、艺术、电影、广播、表演/演示艺术、建筑、设计、报刊杂志、广告、软件/游戏。每个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表述和定义有点不同,但其实本质是差不多。因为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成本就是创意者所拥有的创意、技术和灵感,加上市场的产业链,而收益确有可能是无穷大。
在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比总体经济的发展快两倍,占GDP的7.2%。这一比例大于世界上任何其它国家的创意产业所占的比重。从2006年的统计数据看,德国的创意产业占全国GDP的2.6%,为610亿欧元(约6100亿人民币),位居第三位,比化工产业的490亿欧元(第四位)要高,比汽车工业的710欧元(第二位)要低,第一位的是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900亿欧元(约9000亿人民币)。从各种数据分析已经很明显看出未来创意产业的增长还会很快,德国政府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未来最为重要的产业模式,将是拉动目前德国国内经济低迷强有力的新兴产业。
创意产业成为政府新宠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进入了中国各级政府的视野。由于此类企业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非常少、不破坏自然环境,同时又能吸纳大量高素质人才就业、提供税收,还能提高所在地的知名度,因此各大城市政府纷纷表示要将自己的城市打造成“创意城市”。这是一个明显的趋势,不但在中国,在国际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推进的产业模式。
6月,我结束了10天德国和瑞士文化创意产业之旅,为期10天的探访由德国和瑞士政府主办,不同机构协助,邀请了15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专业媒体工作者。我们还在柏林参观了名为“DMY-INTERNATIONALDESIGNFESTIVALBERLIN2009”的展览,这是一个专门给青年设计师展示他们现代产品创意与设计的舞台,有很多有潜力和创造力的青年设计师就是通过这个展览被厂家和经销商发掘。在欧洲,类似这样的展览非常多,而且主题也越来越细分。其实,这是给从事文化创意的个体和小型工作室提供多种的展示平台,这样的中介媒体也是文化创意产业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在汉堡还有一个HafencityProject的项目,它是欧洲旧城复兴规划的一个标志性项目,这个项目也将给欧洲其他国家在旧城改建项目中树立新的标准。项目占地157公顷,核心设计理念是:混合式居住、生活和工作。经过近百年的现代都市的发展,最新的都市中心区规划理念也逐步形成。混合式理念将彻底地注入在这个项目中,例如将住宅楼、商业大楼、零售空间、餐饮空间、办公大楼以及各种文化艺术的公共设施等都混合在这个区域中,人们不需要在交通上浪费大量的时间,各种公共设施以及各种商业设施等都将被最大限度地使用。这种混合的理念也是得益于高度商业文明和高度居住文明,人们不必担心在这个区域设立自己的公司总部会影响企业形象。相反,这个区域能够提供更为便捷的各种配套服务。
中国创意产业的局限性
“退二进三”,产业升级是国内很多大中城市都要面对的契机。原来在老城区的一些旧工厂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为“夕阳厂区”,为已废弃的老工业建筑注入新的产业元素,不仅为老建筑的开发和保护寻觅到了一条可以借鉴的新路,更为一个全新产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但是,改造几个老厂房,吸引几十、几百家创意工作室入驻,并不意味着创意产业就此诞生。创意产业集聚区本身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只是一个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要真正形成集聚效应,成为新产业模式的强有力的“引擎”,个性定位很重要。只是寄希望于改造“夕阳厂区”,是不可能托起朝阳的创意产业。
但是创意产业,不只是政府出政策就能发展起来,它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宽松的社会氛围、多层面的中介组织、浓厚的文化艺术传统。事实上,中国的创意产业并不如想象中的乐观。中国的创意产业还面临着经济结构限制创意产业发展、整体职业结构存在缺陷、城市发展规划思维定势、知识产权缺乏有效保护、传统教育无法提供创意土壤、创意产品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等问题。短期内,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不可能开花结果,因为我们国家才刚刚开始注重文化创意产业这盆花,但是花盆和土壤都没有准备好,有再多的种子也不可能迅速发芽成长,更谈不上开花结果。但同时我们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是应该抱有很强信心,理由是我们没有选择,只能顺应这股世界新经济产业的潮流,不进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