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寄情之千佛院
2009-9-21 13:19:24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有自然美景,有艺术享受,有美丽的传说。有个人感受,禁不住向往千佛洞了。文章描写细腻,有文化底蕴。问好作者!
小时候,曾听说过这样一个传说:在故乡麟游和邻县岐山交界处,有座石山,山中有宝。西域有一道行深厚的喇嘛,秉呈天意,半夜来此,盗取宝物。刚打开山门的时候,却比这山上的众仙发觉了,纷纷涌上来护宝。喇嘛一急,摘下头上的帽子,使出法术将众仙罩在了下面,他仍进山取宝。但进山后必须在鸡叫前走出山门,否则山门自封,连他自己也会封在里面。喇嘛盗得宝物刚出山门,鸡就叫了,连帽子都没来得及取回,帽子顿时化成一座大山,一千零二十一个山仙也被坐化成石。从此这儿就有了一座酷似帽子的喇嘛帽山,崖壁上有千座石佛,就叫千佛院。
沿麟宝公路西行三十余里至一个叫屯头村的地方下车,踩着一线清流、陡窄的溪边小径,上下蜿蜒约十里之地来到百尺崖下,那酷似喇嘛帽子的大山便浮现在眼前。若遇春夏之交时分,群山吐翠,百花争艳,溪水潺潺,浮光掠影,山间小径被参天林木遮得严严实实,行人洞穿而行,凉意渗心,清爽惬意,偶而从林荫缝隙里洒下几缕明媚的光线,游人才仿佛意识到这是烈日炎炎盛夏的白日;金秋十月,徜徉于此,层林尽然,野果萦怀,苦李流蜜、山葡萄飘香,五味子挂红,一串串擦肩拂颈,信手可摘,一路行来,美不胜收,目不暇接。
来到崖下,抬头仰望,峭壁千仞,何止百尺!据麟游县志记载,千佛院石窟造像为唐代建造,就建在喇嘛帽山百尺崖中部凸出的宽约五米、长约十米的平台崖壁上。在不足50平方米、层次不齐的石崖上,随高就低,分十至十二层不等,雕凿了1021尊佛像,其中最大的一尊凿于正中上方,高1.15米,结跏趺坐,仪态安详,居高临下,似在俯视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其余一千多尊,多数高约0.15米,均结跏趺坐于跃跃盛开的莲花台上,千佛千面,或喜怒哀乐,或忧愁怨恨,形态各异,绝无雷同。千佛所着衣饰更是线条各异,或坦胸露乳。或上身赤裸,或袈裟紧裹。大部分头梳螺髻,也无头饰,更有甚者:额头长一大肉瘤,活脱脱现在年画上的寿星模样,还有的双手合十者,交叉者,抚膝者,更有双手捧鼓腹者。还有个别佛像侧身而坐,身向前倾,似乎要从这拥挤、狭小的千佛空间里挤出一席空地来。整个造型气韵传神,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呼之欲出。
传说千佛院初建成时,曾设有镶嵌在石壁上的翘角飞檐、雕斗彩拱的木质结构佛龛,也建有供人攀援而上的木梯、石阶和铁索,但因年深日久,已荡然无存。现在也没有修葺,只能绕道攀藤而上,并要经过几处背贴崖壁、横步蛙行的险道,若是胆小有恐高症的人,早就望而却步了。
游罢千佛院,令人遐思无限。有专家依据经典分析,千佛院雕像是传说中十方诸佛的形象。但我除了欣赏、盛赞古人精湛的雕刻功底和不凡的艺术造诣的同时,想得最多的就是:盛唐时期,由于佛教文化在华夏大地的深入传播,故乡这个隋唐两朝的避暑热土,也打上了唐王朝崇尚佛教文化的缩影,千佛院映射了一个封建王朝鼎盛时期社会发展的一个侧面,整个造像刻画了芸芸众生的精神风貌,情态趋于表现人情百态,只不过被披上了神佛的外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