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体称小沈阳“最脏”是溢美之词
2010-7-31 10:34:08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美国新闻周刊称小沈阳是“中国最脏的男人”(The Dirtiest Man in China),虽然使用了最高级的形容词,但其实还是一种事实陈述,指明他在中国公开讲“脏话”无人能出其右的地位;而非对其人品或个人卫生做出否定评价的价值判断。但有人在翻译的时候,把美国媒体的事实报道一转而成为自己的价值判断,称美国媒体认为小沈阳是中国“最低俗”的人,甚至是“最令人作呕”的人,更甚至认为这里的“脏”字“比低俗还厉害”,是“满嘴喷粪”的意思。这种阅读理解,实在比小沈阳的苏格兰大裤衩还要“跑偏”。
报道中的“脏”字,没有那么神秘难解,翻译成中文,其实就是“脏话”的意思,也就是带“黄色”内容或者“带色的”话的意思。这里的“脏”和“黄”是一个意思,只是“脏”比“黄”更“黄”,在表达上更强烈,但性质是一样的。
说一个普通人很能说“脏话”,也许是一种不敬。但说一个旨在通过表演引发人们关于两性联想的演员“最”能做到这一点,则是一种最高的称许。
这个字在标题中使用的是最高级形式,即“最脏”,表示对小沈阳在这一领域内的至高地位的肯定,看起来有标题党的嫌疑,但陈述的却是一种事实。整篇报道从头至尾,客观理性,立场不偏不倚,完全得不出小沈阳“最低俗”、“最令人作呕”的结论。
认识某字不等于理解那个字,认识某人不等于了解那个人。中文里,“脏”这个字不止一个意思,英文也一样。同一个字,字典里的意思人们可能已经不用了,实际生活中的意思,字典里可能还查不着。要正确理解一个字的意思,离不开语境,也离不开阅读者的文化感受力,和实际的人生经验。
对美国新闻周刊这个“脏”字的误读,第一在于不理解“脏”文化也逐渐被承认是人的一种需要;第二在于价值观单一或思维僵化。
“脏”作为一种文化,有它独特的价值。人们需要洁,这几乎人人都承认,但人有时候也需要“脏”。就如同人们需要和平,但有时有人也需要“惊悚”和“恐怖”,需要被吓得心惊肉跳的那种酷极了的感觉。做人要正直诚实,但耶稣在派遣他的门徒到社会上传道的时候,却告诉他们:“你们要驯良如鸽子,也要狡猾如蛇”。“孤寂”对普通人可能是一种折磨,但对有的人却是一种独特的享受。人人都需要被尊重,但在角色扮演时,有人却喜欢被侮辱和被虐待。
看美国室内剧《老友记》(Friends),有一集Ross和他的女友独处,Ross不知如何做,女友经验丰富,就娇喘微微地告诉他:“说脏话,快,说脏话”(talkdirty!)。在那个时刻,她有强烈的“脏话”的需求,而Ross如果那时说的脏,他就是彼时彼刻的他女友心中的“小沈阳”,但那个书呆子却说出文绉绉的学术语言,女友顿时性趣全无。
对于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他们之间的表白都是诗一样的语言,在他们的字典里,找不到“脏”这个字。这是一个事实,你可以做出价值判断认为这很“很纯洁,很美好”。但对于熟男熟女或俗男俗女来说,没有“脏话”却少了多少乐趣,你可以做出判断认为这是成年人的一种正常需要,也可以认为这很下流,情趣低下龌龊。
在革命年代里,只有一个“革命”的价值观,对其他的价值观必“革”之而后快。但现在多元的价值观,甚至对立的价值观逐渐地能够和平共处了。时代向前了,但有人还留在过去,对很清楚明白的事实,能解读出令人惊骇的结论。
在传统社会里,议论国是有掉脑袋之虞,人们的智力在“脏话”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今社会,可议论的话题也相当有限,而价值多元又逐渐被人们接受,这就矛盾而必然地造就了小沈阳这样的喜剧演员,可以把“脏话”在舞台上说出来,满足广大观众的“脏”的需求。
当然了,正如新闻周刊所言,“并非所有的‘黄色’内容都被允许”。能把不被允许的内容用被允许的方式公开表达出来,在中国,这绝对属于一门艺术。而小沈阳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杰出代表,也可以称为“黄色艺术家”,或者“脏话艺术家”,用新闻周刊给他的定位,就是最能说脏话的中国人,而它的真正含义是:最能领会中国盐论自由的尺度,把脏话说到极致而不会被封杀的喜剧演员。
小沈阳能引起美国媒体的注意,是因为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进步实在太明显了。
封小沈阳是“最脏话”喜剧演员,是对小沈阳在满足淫民群众日益增强的需要方面做出的杰出成绩的最高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