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
冯小刚终究要比一般导演来得老练和鸡贼些,他更知道应该怎样拿捏大荧幕和观众的关系,更知道怎样才可以让观众毫不吝惜大把大把的银子和眼泪。
冯导这些年,逐渐放弃了自己熟悉的贺岁片模式,开始了各种类型片的勇敢尝试,《夜宴》之于古装武侠片,《集结号》之于战争片,如今他又给《唐山大地震》这部家庭伦理片,套上了灾难片的衣装。
自然灾害的特效和场面不是全片的主要卖点,效果当然没有好莱坞灾难片那样五颗星的冲击力。《唐山大地震》算不上灾难片,只是借了一点天灾的由头,讲述由唐山大地震引出的一个家庭32年悲欢离合的故事。它改编自张翎的小说《余震》,重点在地震之后情感上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痕,用电影的台词来解释,叫做“房子倒了,都建起来了,可是妈心里的房子倒了,就再也没建起来”。也难怪很多观众和影评人都说,这个片子与其叫“唐山大地震”,还不如直接叫“余震”来得痛快。
1.
纵观冯导的电影,不难发现,无论成功的作品还是失败的尝试,都在证明他会做的两件事,一是拿捏现代中国社会小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二是无所畏惧的在电影里贴满商标和广告。在《唐山大地震》里,他依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冯小刚更熟悉王朔式的北京小人物做派,《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就是最杰出的代表,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古道热肠,虽然有小聪明和小计较,但是在大关节处毫不含糊。后来,逐渐脱离地域背景,《天下无贼》、《集结号》里面小人物身上的执著和张力,依旧表现得很出众。但是,到了古装片里,冯导对人的理解就不灵了,让平时电影里几近丑行的人物作派,堂而皇之地做君主帝王,《夜宴》多多少少有几分沐猴而冠的味道。
好在《唐山大地震》不是在古代。
《唐山大地震》不一定就是“苏菲的选择”的中国版,亲情之间的取舍其实可以拷问任何一个种族的母亲的心灵。这不是那个母亲与妻子同时落水应该先去救谁的尴尬问题。有一天,灾难真的来了,而生存的机会只有一次,残酷的选择,就活生生地摆在李元妮面前。手心手背都是肉,儿子女儿选了谁,将来都是一生的罪。
导演为李元妮设计的生活是坚持,为方登选择的是逃避。
徐帆饰演的母亲李元妮,面对掩埋在一块水泥板下的两个孩子,难以取舍。经过纠结和妥协,她选择了“救弟弟”,甚至以为女儿方登理所当然的已经死了。只有以强大的意志,坚持对精神家园的支撑,她才能得到平息和解脱。所以,她烧纸时执著地为丈夫和女儿报家门,她拒绝了街坊老牛爱情的请求,她不同意儿子给自己购买新居的计划。时代在前进,唐山旧貌换了新颜,时间的延伸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无法抚平李元妮内心的坚持。她的坚持,甚至变成了信仰和原罪。冯小刚善于通过坚持表达小人物在生存面前的坚韧,《没完没了》里的葛优,《集结号》里的张涵予,《唐山大地震》里的李元妮,都是如此。这股坚持为什么好看,有嚼头?因为这是老百姓忍耐着生活,不被困难压垮的劲头。“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李元妮苦苦支撑内心精神家园的劲头,能不打动一般的观众,能不催人泪下?
张静初饰演的方登,是个内敛而倔强的女人,幼小时饱受的精神磨难,使她从儿时起就关闭了内心。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她有幸被一对军官夫妇收养,衣食无忧,但是她拒绝回忆自己在唐山的生活,也从来不肯回老家寻找亲人。直到若干年后,疲倦漂泊的她回到了养父身边,终于吐露自己的心迹,“不是想不起,而是忘不掉”。与李元妮的坚持异曲同工,她们都无法释怀地震时遗弃和被遗弃的命运。导演很熟悉催泪的套路,越是回避的,越是要推向不可回避的绝境。所以,倔强的方登逃不出冯小刚的手掌心。当方登的逃避直面了李元妮的坚持,观众的眼泪必然一发不可收拾。偏偏西红柿的细节此时又被搬出,冯小刚简直就是在观众泪水奔涌的眼睛里,又撒了一把辣椒面。
所以,冯导的这一手抓得很过硬,要你哭,你就得哭。
2.
一手抓人物和煽情,一手还要抓商业运作。作为资深商业电影导演,会不会给赞助商打广告,也是一项看家的本领。好在冯小刚这方面的素质,简直就是与生俱来的。
不说他在《大腕》这样植入广告登峰造极的电影中的表现,也不说《天下无贼》里面某某润滑油的大幅车体广告,更不说《非诚勿扰》里面植入广告的遍地开花,单单就说《唐山大地震》。某某品牌的白酒,先后多次出现在电影的故事里面,邻居老牛喝它,方达领媳妇回家过年喝它;某某品牌的电池,被装在了当年价格不菲的家庭电话里,却没能给邻居老牛的爱情添加动力;某某品牌的汽车,见证了残疾少年方达的个人奋斗;某著名国有银行,被寄予了养母临终前对养女最后的爱意;还有某著名服装品牌,以及某知名保险品牌。除了某知名保险品牌的桥段十分突兀外,导演对其他广告拿捏的尺度还是很可以的。
其实,严格说来,本片还有一家最大的广告受益人,就是涅槃重生之后的新唐山。
电影不排斥广告,它毕竟是一条产业链,要追求商业回报,除了票房收入,商业广告的收入,也是电影收回成本的重要保障。只要电影质量厚实,广告桥段并不抢夺电影故事的眼球,只要不把电影拍成《杜拉拉升职记》那样的广告集锦,其实,一般的观众对植入广告还是可以接受的。在这一点上,冯小刚既有抓的力度,也讲究抓的技巧。不要因为广告就去指责他为了商业不要艺术,因为他根本就没把自己定位在追求艺术范儿的小众导演上。记得某位知名影评人也曾经提过,大意是那些独立的地下的导演,其实早就过上了小康生活,可怜的是那些被理想主义蛊惑的小青年们。
3.
从导演的立场上,冯小刚的两手抓得很漂亮,也立见成效。但是,片子仍有一个扑面而来的缺欠,不能忽视,那就是匆忙和着力点的松散。
影片的跨度32年,唐山大地震当天的戏份大约有四分之一强的篇幅,这部分铺陈得有滋有味,从场景到调度,从细节到特效等,都为影片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像是要有所作为的架子。但是,这种扎实的做派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贯彻,其后的叙事突然提速,要交代的时间段落很多,线索很多,内涵的情节也多,时间有限,只能一笔带过。正当某一场景渐入佳境,我们都觉得此处应该有所深化的时候,画面却切转了,进入了下一组情节的讲述。还没来得及深化人物情感的起伏,故事就匆匆忙忙地“被推进”到了32年后的母女重逢,很多地方给人意犹未尽的印象,也找不到导演为了故事的高潮而精心雕琢的过程。
不过,冯小刚这部反映天灾的片子,比起《南京,南京》,故事勉强还算圆满,还算完整和连贯,还算井然有序。陆川的《南京,南京》披挂着人祸的外衣,但故事是片段的,视角也有很大推敲的余地,是一个彼此杂陈的松散结构,看似骗取眼泪,实则立场缺席。两个片子即使难轩轾有别,也不过五十步和百步的关系,都暴露了国产电影在处理故事、人物、人物情感深化和发展等因素时能力的不足和效果的粗糙,暴露出我们在相似类型片上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其实,这个差距并不大,只是耐下心来的稍稍打磨而已。
这一手的软,是结构电影的大问题,也是中国电影的大缺欠。冯小刚的老练和鸡贼,没有发挥在这上面,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