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自由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西湖的桥
2011-2-19 11:10:22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西湖是杭州的名片,桥是西湖的名片。西湖的形象是多面的,所以西湖就有了很多的桥,但最有名者为断桥、长桥、与西泠桥。
  
  一、断桥
  
  最著名者莫属断桥。断桥不断,将白堤连成一条春天里桃红柳绿的的带子,这带子从北边的宝石山上流下来,孤山似乎是它扯着的放飞于西湖水里的风筝。每每走在这里,我就想到许仙与白娘子,两人借伞定情与此,那伞当是杭州旧物油纸伞吧,于今在吴山下的清河坊被作为旅游纪念品有得售卖。前几年有个在朦胧的春雨里同游的朋友,一起荡到清河坊时,她一定要买把挡雨,我问为何对此情有独钟,她答因为白娘子。她把油纸伞撑起来,做出戏台上江南女子的姿态,眨着闪烁的眼,伞如开着的菊花,她如菊花下婉约的花仙子。也许她自比自己想象中的白娘子吧,但我不敢乘机自喻许仙,因为她的夫君当时也一路同行着。
  
  每天断桥上的人都是如织,因此是看美女与西湖相互辉映的最好地方,那些女子们一定希望得了白娘子的美质,兼有经典入传说的爱情,也许这些穿梭的人都有个爱情的情结吧,毕竟断桥是中国第一位的爱情桥。春天里,桃红如女柳绿如男,一桃一柳夹持着,柳绦在风里飘,如手臂去挽桃色。此一创意,应是得典于断桥的传说。夏天时分,断桥下一爿蓬勃的荷叶湾的大荷叶,似自有白娘子以来历朝历代的,不小心被湖风吹落的多情人们手中肩头的油纸伞。冬天是断桥的残雪,似情人一对对留下的足印。
  
  我有时候会忧郁地看到断桥之于爱情的另一面,毕竟《白蛇传》美则美矣,终是凄婉,美在初恋,凄婉在婚姻的里面,让人看出爱情的脆弱与难做久长。《白蛇传》里有段唱到:“想当初,三月西湖花似锦,断桥遇雨我初逢君,风雨同舟我见君德。蒙君隔日到寒门,我见君品好人忠厚,情投意合结成婚。我总以为百年好合同到老,妻敬夫爱乐平生……太平岁月你偏做梗,你竟将谗言来轻信……”这段文字,读来让我至少有三感慨。
  
  一慨在爱情不是永远不变。爱情可以是一股丝线,无论男女双方开初怎样的心潮儿澎湃地同绣鸳鸯,日月比长,但终有段点。若将这段放于时间的维度看,我视之为金鱼的泡泡并无不妥,每一个泡泡都是孤独而至破灭,所以不需对爱情押宝太多,不需对爱情强求过苛,爱只如云雾,今日清晨着枕边,它时飘渺升上天。爱是一种意识流,充满着主观的幻象,河水清清,荇菜流之,无非彼此的想象与夸张,故而清醒者视《关雎》为《诗经》第一意淫之作。爱在现实的空气中是容易得病的,就如河水易受污染。——是先有污染抑或先有爱情,其同期性决定我们难以计算,其时差接近甚至可以让我们怀疑,爱情本身即是带着污染的意识,至于污染源于内外的争执,便无持续的必要了。变是爱情本体概念定义的基因密码,我们甚至找不到自怨自艾的由头。
  
  二慨爱是哀怨的藤蔓。这个世界上,爱是生长哀怨的种子,当彼此的爱发生,哀怨的种子也便被双方种植在内心的土壤,当爱生长有多长,哀怨的藤就攀爬多长。怨是爱的同生物,不知道爱是怨的癌瘤或怨是爱的癌瘤,总之,爱与怨同在,相互折磨,直到死亡。我此言语,意即不能把爱怨恩仇记载在爱的某一方。当思想意识里倾向于让其中一方承担,则是思想没有长大,便是意识里参合了杂质,带着某种不良的目的出发。
  
  三慨男人背着爱情的黑锅原是从古代一路走来。古代的爱情故事,必是一波三折才好看,才算经典。这些经典里,女人必是受了极大委屈的,男人必是罪错的一方,女人哭哭啼啼,以泪证明自己的守贞和完美,同时挞伐着男人的花心和不忠,在这些的经典里,男人是让观者批判的对象和吐唾沫的投标。然而这故事背后的编者与欣赏者出于何样的心理并无人深究,这总是让人觉得是一种不正常的文化形态。不正常的文化心态反映着不正常的情爱观念,这将男人写成爱情背叛角色的作者和对这种作品送以秋波的观者,乃是一种人生的画皮,需我们去揭穿。古代的文人,将画里的女人画成仕女的,将词里的女人谱成花月蝴蝶的婉约的,将现实里的女人打扮成金莲移动时的婀娜的,按照如此的推断,他们写戏曲必定要突出一个心里的美女子,将戏曲当做自己审美的想象的延伸,当做自己意淫之家里的后花园。有女必美,有女必德,有女必是娇柔的极致,这种病态的女人观,必定要树立一个对立面,以男人的丑为女人之美的铺垫,以男人的恶为女人之德的祭奠,以男人的铁石心肠为女人娇柔的牺牲,好象中国古代的女子史全部是与狼共舞的历史,男人与女人是狼与小羊的组合。这一套路在中国古代的才子佳人戏里也不能摆脱,郎才女貌也一定要男人欺负一番女人后才能走向皆大欢喜,结局里的张灯结彩、琴瑟喧闹、洞房剪烛成为作者们男人梦的高潮。这样的戏曲,无疑是错误且有害的。女人信之,一定增添哭闹的次数,一定在事情演砸了后首先委罪于对方,更有害的是女人更加不可爱,怨天尤人,不去反思和自新,于是养成飞扬跋扈的心境。所以有人说中国的女人不可爱,在男女有了纠结的时候,不去扪心,不去启口说理,而是首先扬起手来,张开五指抓男人的面皮,握紧五指则是拳头如炮,这是中国男人文化浇灌出的毒花,是中国古典戏剧与传说种出的恶果。也许是中国女人们审美能力差,但当这种文化不自醒,又有谁去怨女人呢?
  
  二、长桥
  
  长桥在西湖的东南角落里,象匍匐在湖面的草龙,被谁舞在那里。每当湖面生风,湖波不兴的时候,水会跳跃到桥面上来,湿游人的脚,而游人是不怕这些的,因为浪打桥底的声音很是诱惑人的激情,那声音与不远的雷峰塔的倒影组成西湖的灵性。
  
  长桥被人归入西湖三怪:断桥不断、长桥不长、孤山不孤。其实长桥本长。如今,立在长桥上,面对东南,可见远处是山夹持出两岔山弯,右是南屏—九曜山,中是凤凰—将台山,左是云居山,古时山有泉水,水于此聚而入湖,水面壮阔,所以其桥必长,如今这里早已淤塞,山湾成路,桥虽名字依旧,长度不过几丈,以至于成为西湖怪现象。有人据名附会,编造出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梁山伯与祝英台于西湖相别,是从此桥头相送到彼桥头,复又从彼桥头相送到此桥头,反反复复,短桥相送成了绵绵不绝的长桥来,此长便成了爱情绵长之长。桥东南不远的山湾里,是梁祝求学的万松书院,如今重建,颇为壮观。此一附会将长桥与万松书院连接起来,给人很是丰富的遐想,我每在此桥上徜徉,便会很自然地想到梁祝与我擦肩过,我心里便有《梁祝》音乐荡回,眼里便有蝴蝶双飞。
  
  这个长桥,又有个“双投桥”的别名。这名字听着就很凄惨。故事也确实是凄惨的。相传南宋时候,一个叫做陶师儿的女子与一个叫王宣教的男子,因为相恋而遇到师儿后母的阻挡,感今生爱的无望,觉来生爱的可期,于是双投长桥下荷花荡。南宋吴礼之《霜天晓角》中有这样的句子:“痴呆佳人才子,情缘重,怕离别。意切人路绝,共沉烟水阔。荡漾香魂何处?长桥月,短桥月。”南宋时人写南宋时事,想故事不虚,但吴是否并未亲见陶王二人,词中“佳人才子”无非文人又一病美的产物?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陶王二人若如今再双投长桥,是无论如何也淹不死的,桥下水浅,且时代也赋予爱情极其的自由,他们可以不必死给阻力看,而可以当着阻力的面光天化日下亲吻拥抱,一如西湖边那么多爱得近乎放肆的情人。
  
  我认为长桥是个景胜于断桥的地方,其景不只在于它被幽静拥吻着,西湖在这里成个水湾,水静谧得微波有声,夕照山上的雷峰塔在西面挺立着,如静穆的哨兵,抵挡着喧闹的夕阳。我觉得此一处好景致,更得益于文化的渊薮。雷峰塔过去一度压着白娘子,后来倒掉了,白娘子获得解放,这一压一放,体现人间的光明逻辑。其实,雷峰塔的倒掉,只在不远的1924年,如此计算,白娘子应还活着,也许现在藏于杭州某一人家,而杭州某一个许家,也许是白娘子的家吧。如今塔是重建的新塔,旧时老塔如老衲,与北面似美女之保俶塔遥对,如今新塔如健硕的金碧辉煌的男子,保俶塔也被重修,美女的面貌更是鲜亮,这就勾勒出帅哥美女的隔湖望,西湖成了一湖的秋波,好一个爱情的湖泊。长桥东面的山里面不远,就是万松书院,梁祝本住在里头,他们的读书声是可以传到长桥的湖面的,他们在这里送别的风与影应该还在湖水里藏着,我们在长桥上寻觅应是可以寻觅到的。虽然他们违背了校规,竟然做了学生恋,但中国人是一谈到爱情,就往好处想的,就忽略一切的不应该的,所以面对二人的蝴蝶之恋,我这个当老师的也暧昧态度吧。如此想来,我发觉做人竟然这般可爱。暧昧其态,唯景为我之聊赖。
  
  三、西泠桥
  
  该怎么形容西泠桥呢?若断桥是许仙与白娘子的爱而婚姻,长桥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而化蝶,或者陶师儿与王宣教的爱而不得,则我认为西泠桥是一个年华正好、待字闺中的识文碧玉,她真如在爱情面前很冷静很委婉的处女。白娘子是主动而大胆得没有羞涩遮掩的,心里燃着爱情的太阳火,把爱情的热水器也烧得火热,烫跑法海,烫怕许仙。祝英台也是主动的,但撩拨对方的时候将含蓄的艺术用尽,暗示多于明示,将爱情的爱而不可说、闹于心而羞于说渲染到感动全世界的地步。西泠桥是个等待爱情的女子,至于等谁,她一直不说,她可能认为爱本身就是一种等待,等待二字是最好的爱的名词解释。假若有钟情于西湖的人到了西湖,是一定要到此处来的,因为西湖只此处尚未许身。
  
  西泠桥是最美的桥,南望是孤山的小巧青翠,北望是北山的绵延碧色,东望北里湖,湖是被两个山夹着的水汪凼,一湾被绿山轻轻揽在怀里的柔情,望去,湖非湖,却是一条长长的没入远处风景与想象里的河,一河的愿望,一河的情愫,一河的幽静与我的空灵。西望,近是苏堤的带子,中是曲院风荷的杉影,远是灵隐寺的香火味与木鱼声,由近及远,一切动归入心灵深处的明净。
  
  有人说,到西泠桥,有一诗句最可传情,便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是月夜来桥的感知。诗出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读诗识人,诗人极写月的明、净、幻、虚,透露他对人间好景的追求、求而不辍与孤影单薄的心理过程。将该诗入西泠桥的意境,则表明引者的心境。也许引者是个很孤独自恋的人,孤独而美,孤独而怨,寻觅知音,知音只在古时的某一处,古今两似,流水无情意。我某一日的月夜也到西泠桥上,伫立望月,复望月下的湖水与周匝的青黛,也便有了月光如流水,洗我身上衣的感觉,我与西泠桥这一个处子对目而语,牵手而立,我纯净得如她的纯净。但心里多少迷漫着一层奇怪的寥远的冷艳。
  
  其实,西泠桥边多烦恼的,这一个唯一的西湖少女一样的桥,被三个别样的坟点缀着,让西湖的少女受着考验,她无时无刻不记忆着这三个坟墓里的人物的提醒。一坟在南端,秋瑾之墓,也许告戒西湖少女,为女子当忠得高洁忠得有气节,“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做女子心不该只有香车娇贵,心里应有宝刀之气。一坟在北端,苏小小之冢。苏乃南朝诗妓,多才而羡才子,与阮藉、阮郁、鲍仁等先后邂逅。但终等不来爱情,19岁便病逝。这是一个典型的名妓故事,《桃花扇》、《杜十娘》许得灵感于此,名妓情结在中国古代的文化里得以渲染。分析这种名妓心态,觉得皆宣扬气节之妓,慕才之妓,美貌与人格完美结合之妓,这是中国的女子观,是中国的男人审美,除了对女人要求容貌之外,则要求女人的才性和人格的某种结构。也正因为如此吧,苏小小之墓上有亭,亭曰“慕才亭”,乃画龙点睛之笔,得女人之美学要旨。再西北走数尺,新置武松墓,坊上对联曰:“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一英公。”该墓新修,将西泠桥桥边三坟墓,女有品格男英武的格局确定下来。武松在传说里是一武夫,虽然忠烈,亲弑无德之嫂,其表现与西泠桥的女子之格好象并不般配,但三坟罗列,矛盾里似乎也有和谐。苏小小柔弱而慕才,秋瑾豪侠而崇高,武松呢,一以武维护着女性的社会规范,二以进退两适宜的达观表达着男人的规范,西泠桥这一西湖的少女便都可以从中进行一些人生的学习吧。
  
  我最爱是西泠桥,有自然的风景,有人文的风物,西泠桥是一个闪动着灵气的充满理性光彩的女子。她美如月光,美得充满人格文章的书香。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