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辛万苦进入名校深造,只盼雪洗“不够辉煌”的过去,却没料到,“曲线救国”没这么容易——求职者们失望地发现,对于尚无工作经验的应届生而言,本科“出身”依然是道绕不开的坎。
【求职者说】
“每次面试一被问到本科,
基本上就宣告前功尽弃”
周玲(化名,中国人民大学2013届硕士,本科为湖南省内非211院校):
我本来希望能够继续读博,毕业了进高校当老师。但听说高校招聘特别看重本科学历,如果不是211院校,直接就会在第一轮被刷掉,顶多去一些位置比较偏的三本或者民办高校,所以最终还是决定先找工作。
我明白,我的本科学校没有优势,甚至会拖后腿,只能采用“早下手、广撒网”的策略,比别的同学更主动。去年9月初,我就开始了网申,上学期投了八九十家,可只获得了七八家单位的笔试机会,连十分之一都不到。而身边那些成绩跟我差不多甚至还不如我的同学,因为本科是名校,机会明显多很多。
后来我也认了,想着“海投”没戏,就把希望寄托在现场招聘和内部推荐上。学校的招聘会,我带了几十份简历参加,结果许多单位一问本科学校,就把我的简历放在了旁边。
去年底学校内部组织小范围针对性招聘,我总算拿到了笔试资格,熬到了面试。过程都很顺畅,眼看快结束了,考官突然问我本科是哪儿的。我当时心里一沉,无奈地回答了这个最不想回答的问题。考官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也没再说什么,面试匆匆结束,后来也杳无音信了。类似的经历不止一次。可以说,每次面试一被问到本科,基本上就宣告前功尽弃。
其实高考那年,我因为2分之差跟第一志愿——中国人民大学失之交臂。当时我安慰自己,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一定还有机会。本科四年我的成绩保持在本专业前三名,修了双学位,在各种国家级、省级比赛中拿了大大小小差不多二十项荣誉奖励。
后来终于通过考研圆梦人大,收到通知书时我激动地哭了!因为机会来之不易,读研时我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半来用。积极参加研究课题,坚持看书自习,绩点保持在全班前五,从研一开始就主动实习,到毕业时已经有了三份很有分量的实习经历……可是,我没想到,这么多的努力到头来还是无法摆脱本科带来的影响,为什么连个机会都不能给我?
“领导拿偏怪问题刁难我,
却和本科学校好的应聘者聊家常”
陈志强(化名,东南大学2013届博士,本科为河南二本院校):
之前总觉得博士毕业去高校教书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可真到了找工作时才发现没那么简单。许多高校的招聘简章中明确要求,本硕博院校必须均为211或985,也就是“根正苗红”,这几乎成了一条普遍适用的硬性规定。
我读研期间跟着导师参与了不少国家级重点课题,在核心期刊上发了好多篇文章,科研成果在同学中算比较多的,各方面也都符合那些学校的其他要求。所以一开始我还不服气,坚持投了好多所高校。结果发现,根本没人理我,只有本科“出身好”的同学收到了通知。
事实上,即便有些单位不明说,也会在后面的环节里设关卡。比如面试的时候,领导一听我本科学校不够好,会故意拿偏怪的问题刁难我,对那些本科学校好的应聘者,就和颜悦色地聊聊家常。
找工作到现在,我发现大家的最终去向基本还是跟本科出身密切相关。本科学校好的就能有机会去好学校当老师,而像我这样本科非211的,不管怎么争取,最多也只能去一些小城市的普通院校。
我不否认本科出身名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比较好,但也不能不让其他学生翻身啊!当初我为了考研考博也付出了很多,考上后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若说无论怎样都不能改变本科的影响,那后来努力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呢?我不奢望完全抹掉高考失利的印迹,只盼用人单位能给我们一些证明自己的机会。
“高考反映的绝不止应试能力,愿赌服输”
小吴(清华大学2010届法律硕士,本科为山东二本院校):
其实学历“查出身”这种现象,三年前我毕业的时候就深有体会了,自己也遭遇过。那是学校举办的一场招聘会,我现场递了一份简历给航天科工集团,但是对方看了一眼没有收。负责招聘的人说,我本科和硕士的学历“不连续”。这是啥意思呢?并非指本科和硕士之间有空当,其实就是说学校“不连续”,说我的本科学校不好啦。要是本科北大,研究生清华,就没有“连续不连续”的问题了。
在我那一届的同学中,本科学校的影响已经非常明显。特别是大型国企,比如国家电网、五矿集团等等,大家水平都差不多,一起参加招聘、报名,只要专业对口,本科学校好的同学,至少都能给笔试面试的机会。
但从我个人角度而言挺想得开的,愿赌服输吧。相对来说,高考反映的绝不止应试能力。一个教室,同样的老师,都学到晚上11点。有人考400分,有人考700分……我是山东的,当初高考分数比周围考上清华的低100多分,就说明能力不如人家呗!
本科教育对人的影响远比研究生阶段大,基本能力的培养、眼界的开阔、对知识学问的态度……都不一样。四年本科教育后,这种差距会更明显。我的研究生同学,本科是清华北大毕业的,从总体上看确实更优秀。如果我是企业负责人,也会偏好本科是这些学校的学生。
【招聘方说】
“高考相对公平,
硕博不能排除其他因素影响”
河南商报社社长李蓬,上周在微博发布河南商报招收“特训生”的通知。第一条就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211、985高校,省内重点院校(河大)”,明晃晃的“出身限制”遭到一众网友拍砖。
李蓬随后坦然表态:“每次招人,都会遭到非985、211学生的责骂。其实,我们讲学历,又不惟学历,重在看能力。但如今大学扩招几乎到了谁都是大学生的程度,短时间内要作出判断,只能先看学历。”
事实上,李蓬的考虑在用人单位方面极为普遍,负责人事工作的姜小姐将其形容为“简单粗暴又有效”。
这家位于上海的合资企业,每年招聘季收到的简历都能“从地面一直堆到办公桌”,姜小姐会吩咐助理先“过滤”一遍。“告诉她们一些硬指标,比如专业、学校、英语六级证书。等我看的时候,再选出实践突出,考的证书有含金量的,给部门领导选择。”
虽然招聘条件里并不注明对本科院校的要求,但姜小姐透露,不写是为了避免争议,不等于不看。“没到非得985、211那么严,但确实不能是我们不熟悉的学校。”
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董尚雯看来,没有办法干预招聘的学历要求。“很难界定这种要求是属于歧视还是任职资格,对方完全可以把学历解释成这个职位的必备资格。”
董尚雯曾在一家上市IT企业做人事工作,她坦言招聘时肯定会注重本科的学校。“好学校的机会确实更多一些,有时我们的招聘条件设置为硕士学历,有来自非常好的本科学校的简历,我会愿意约来见一见。”
“大学扩招,但好学校考起来仍然很难,通过含金量最高的本科来筛选,是降低成本的方法。”董尚雯说,“有工作经验的人可以判断,应届生怎么判断呢?不能蒙啊!高考相对公平,硕士博士不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面试占比很大,还有关系可以左右,并非全凭个人能力。硕士要花去一年写论文找工作,实际学习的时间很短,还不如选一个在好学校里认真学了四年的人。”
若本科“出身”不佳,继续深造岂非全无意义?董尚雯认为,这种理解过于消极,要客观看待,横向比较。“考到一个好学校深造,比起本来就从这个学校考上来的学生而言可能还是有差距,但和以原来的学校、学历毕业的人相比,无疑是有更多更好的机会的。”
【较真】
查本科,
实质是相信中学教学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用人单位不约而同看重“第一文凭”,恐怕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其一,经过对员工的分析,用人单位可能会得到“本科出身名校者,能力和素质还是要强一些”的结论,考虑到招聘成本,就定了“第一文凭”指标。
其二,用人单位对名校的博士、硕士教育质量,甚至是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都不信任。查“第一文凭”,也不是相信这些学校的本科质量就不错,而是觉得被遴选进这些学校的学生素质相对较高。或者说,他们更相信的是中学教学。
有种说法是“读书读到高中毕业就结束”。用人单位关注“第一文凭”,实际是在关注学生中学而非大学的学业表现。在功利影响下,高校办学严重同质化(学校没有办学个性)甚至空心化(学生在大学中无法获得多少教育)。所以对于学历歧视,不能只看表面现象。高等教育同质化、空心化,给受教育者回报低的问题不得到解决,今后的“第一文凭”或许还会再向前推,变为查“四代”,即高中的文凭。
重视高等教育质量,鼓励高校平等竞争,在每个层次、类型中都办出特色,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所在。离开了这一点,我们就无法让大学生就业走出困境。用人单位应当倡导一种健康的人才观,引导办学者、受教育者重视教育质量。学生自身也应当做好长期职业生涯规划,真正提高自身素质,向用人单位展示出他们所需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