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就业复苏”——经济已露复苏的曙光,可是失业率居高不下,阴影似乎挥之不去,这是美国当下的困境。美国第二季GDP环比年率下滑1.0%,第一季度为下降6.4%,二季度经济较一季度有较大好转,可同时,6月份美国的失业率为9.5%,为26年最高水平,尽管7月份失业率略有下降,但仍有不少经济学家预测,美国失业率今年年底将达到10%。最新的消息是,8月20日,美国劳工部报告称,截至8月15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不降反升,增加15000人,至576000人,而市场预期将减少8000人。
本来,“经济—就业”应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可现在两者却出现了背离。就业与消费密切相关,久治不愈的失业“顽疾”是否会拖累刚刚冒出尖尖角的“春芽”?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近日也表达了这样的担心,他认为就业恢复滞后于经济复苏,将拖累复苏的进程。他预计,美国失业率上升将至少持续到2010年初,此后就业会有较慢增长,但失业率将维持在9%左右的较高水平。
“无就业复苏”成了“美国病”
实际上,“无就业复苏”不是新问题,是一种特有的“美国病”。首见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91年衰退结束之后,经济开始复苏,但就业却没有相应恢复,高失业率持续了14个月。
这一现象,打破了“奥肯定律”。这是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亚瑟·奥肯总结出的一条经验法则。他发现,失业率与GDP增长率二者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而且在美国GDP上升或下降超过2%,相应的失业率将下降或上升1%。
可情况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发生了变化,除了1991后的“无就业复苏”,2001年衰退结束后,2002年也开始了“无就业复苏”,时间长达29个月。如今,美国再一次遭遇无就业复苏,这一次将持续多久?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研究发现,以前只要美国GDP小幅上升,比如上升1%,就业率就会立即上升;可现在只有人均GDP上升2.5%甚至3%以上,就业才会改善。如果人均GDP增长率水平仍较低,比如只有2%不到,那么就业率将继续下降。也许,美国走出“无就业复苏”还任重道远。
复苏和就业为什么会背离
为什么“奥肯定律”会失灵?大多数观点认为,这与经济衰退时期企业和产业的剧烈调整有关。调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机器替代人力,二是产业向外转移。除了周期性的因素,自动化等设备的使用增多,产业更加资本、技术密集化,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新产业对技能的要求发生改变,延长了劳动者的调整时间,产生结构性失业。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德龙认为,支持“奥肯定律”的条件已不复存在。存在“奥肯定律”是因为在衰退时,美国企业有“囤积劳动力”的倾向,企业宁愿削减工时而不愿裁员。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工人,被认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可现在,更多美国公司认为,与品牌、机器、运营秩序和组织架构这些必须捍卫的“资产”相比,工人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没必要为了生产而保住现有员工的饭碗。这是造成增长和就业背离的重要原因。
经济增长而就业减少,另一个结果就是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也就是美国工人每小时的产出增加了。据德龙的分析,今年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美国人年均工作时间下降了6%;二季度到三季度,可能还会下降3%。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可德龙认为这不是投入新技术的结果,而是企业解雇工人的结果。
另一些人则从中看到积极的一面。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增长,是经济形势好转的基础。有些分析师就认为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失业率高企,很可能是恐慌的管理层反应过度犯的错。在雷曼破产后,不少企业过度悲观,认为局势将更为糟糕,使就业和产出的削减幅度远远超出必要水平。当人们慢慢适应了复苏,信心恢复后,一切会好起来。
罗伯特·巴罗也认为,人们对经济前景是否乐观,取决于他们是否认为劳动生产率能持续上升。如果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并且在未来还会提高,那么人们的预期就会逐步转为乐观。GDP的增长肯定会带来就业的增长,只是就业增长可能会有滞后。劳动生产率保持增长,对长期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全球性的“无就业增长”
说 “无就业复苏”是“美国病”不为过,可“无就业增长”,却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在后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因工作外流等原因,失业不再是新闻。可许多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却开始面临高增长却没有高就业的难题。这被称为“奥肯悖论”或者“无就业增长之谜”。
假如对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无就业复苏”主要是周期性的,只在复苏时造成纷扰;那么,对不少发展中国家来说,“无就业增长”则主要是结构性的,伴随着增长而来,影响到国计民生,使许多无就业的国民无法共享增长的收益。
“无就业增长”显然要比“无就业复苏”来得严重,且其结构性特征使得发展中国家更难避免“无就业复苏”。
2006年,国际劳工组织曾表示,亚洲国家经济增长过去一直与就业增长有着紧密联系,可现在,这一现象不复存在。该组织呼吁各国采取行动,解决这一全球性的就业危机。
2007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报告表示,东亚成功故事的背后,隐藏着“无就业增长”的挑战,年轻人与女性正经历着“无就业增长”,劳动人口的增加远远快于工作机会的增加。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菲律宾2004年经济增长率为6.1%,创下15年来的最高增长率,可同时失业问题却恶化,失业人口增加了31.3万人。
报告指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随之浮现,亚洲等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处于升势的制造业源泉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如果他们都无法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
中国如何摆脱“无就业增长”
中国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过程中,要避免“无就业复苏”,不仅要解决周期性问题,更要解决发展战略、产业调整等结构性问题,摆脱“无就业增长”。
我国也经历了就业弹性逐步下降的过程,上个世纪80年代就业弹性系数为0.303,90年代为0.104,本世纪前5年就业弹性系数为0.105。相比之下,这个水平还是较低的,一般发展中国家就业弹性平均在0.3—0.4,发达国家2007年欧盟地区总就业弹性是0.78,OECD国家则是0.48。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甚至表示,中国基本上是全世界就业弹性最低的国家。
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要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来解决周期性失业外,更重要的是转变主要靠投资拉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科学发展的道路,通过调整发展战略、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速垄断行业改革、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失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