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重理论轻技能成隐忧
2010-10-29 10:20:39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
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不久前在吉林大学闭幕。本届创业大赛涵盖了创业的每一个环节,从市场调研到组织管理,从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到创业答辩。每一个团队的创业项目都经过了教育界和企业界多位专家的综合评审。
进入决赛的165个创业团队中虽然不乏精品之作,但一些评审专家也指出,参赛团队及项目的欠缺和不足不容忽视:那就是与实践脱节、与市场脱节。
如今,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空前高涨,选择创业之路的大学生也日趋增多。如何避免创业与实践脱节?高校的创业教育和活动又该怎样继续?这些难题引来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项目形式漂亮内容空洞
在“挑战杯”的项目展示上,每个团队的成员都着装统一,姿势标准,向参观者介绍各自的项目和产品。在公开答辩中,从“项目经理”到“财务主管”等成员都准备了充足的产品陈述和市场分析,再加上设计精美的视频演示,博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和赞叹。然而,大赛评委们却普遍担忧一个问题,即“形式越来越漂亮,内容越来越空洞”。
某工业大学“生命之泵创业团队”获得了最佳表现团队奖。“生命之泵”是学生们因汶川和玉树大地震导致居民缺水而进行的一项创新。一个简易的净水装置通过手动推压即可将脏水过滤成可以饮用的净水。这个团队答辩开始时用声情并茂的陈述将在场观众带入了地震灾区;将一盆污水迅速变成清水的现场实物演示使观众直观地看到“生命之泵”的神奇。但是,“生命之泵”的净化水是否达标、使用寿命及市场需求却是投资人最关心的问题。
“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不乏创新的素质和成果,但创新与社会实际还存在很大差距。”作为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陈爱国表示。
来自台湾的大赛评委甘露泽也说:“参赛学生的想法很好,但与市场还是有差距,与社会实际脱节比较严重。”广东某大学一个制造菠萝醋的项目团队进入了甘露泽主持的秘密答辩。他们首先让评审们品尝了自己研发的菠萝醋。“味道很不错。”甘露泽说。该项目对广东菠萝资源的利用也体现了利用就近资源的优点。然而,这个团队打算筹集150万元的投资,将菠萝醋向全国拓展的战略目标,却让甘露泽诧异地说:“这几乎不可能实现,150万元资金只在广东地区发展比较合理。”缺乏相关企业人士的指导,导致对产品及项目的投资把握和市场定位不准确,是参赛团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重理论轻技能成创业隐忧
为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许多高校都对学生开展了创业教育。记者了解到,华东理工大学将“创业精神导论”作为本科生的一门创业教育必修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有诸如“创业管理入门”、“商务沟通与交流”、“创业实务”等的创业教育必修课。更多的高校将创业基础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清华大学的公共选修课“创业的领导力”为学生邀请了知名企业的董事长讲述创业经历和心得。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创业社团和创业比赛也吸引了很多学生参与,学生们渴望从中体验真正的创业。
但业内专家指出,当前很多高校的创业教育主要局限在创业意识和创业思维的培养上,而忽略了创业技能的培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创业基础课程和企业家讲座无疑让大学生对市场、产品、营销的基础理论有所了解。企业家的创业经历和理念对大学生创业也有启发。“受益匪浅”是大学生的普遍感受。这也让部分学生因此感到创业很容易,成功可以复制。
此外,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模拟创业比赛充斥着大学校园,不深入市场调研和缺乏相关指导是常见的。一名学生对记者说:“这种比赛毕竟是模拟的,我们投入的精力也不多。”如此一来,他们即使失败了也不疼不痒,更不深究失败的原因。如今,大学生的社会和企业实践活动也很多,但大多为走马观花式的,很难对企业和社会有较深入的体验和了解。
“现在大学里的创业教育离学生的实际创业太远,创业资源太分散。我们创新教育的体制跟实际的创业要求是有距离的。创业教育要跟社会实际多接触。”陈爱国说。
在“真刀真枪”中探索锻炼
大学生创业项目与社会、市场脱节,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社会能力明显不足。这些问题也引起了高校的重视。高校中关于创业教育的探索也在不断推进,在开设创业基础课程的同时,学校越来越注重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学生深入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在校长创业论坛上,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说,学校要创造或整合创业的有效资源,培养有创业潜力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作为研究型大学,清华大学匹配创业教师、实验室、资金,并扩展校外企业、政府及海外资源,使学生能站在学术与市场前沿创业。
近年来,华中科大的创业教研室、创业选修课、精英创业训练营和与武汉市共建的大学生创业平台逐步到位,让学生通过实践完善创业素质和技能。目前学生已经注册20多家公司,成立了50多个创业团队。“创业教育应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学为辅,强调学生合作的精神,与实践的结合。”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晋说。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创业联盟为学生实体创业创造了条件,鼓励学生将创业梦想变成现实。目前已有46家学生子公司进驻创业联盟,从咖啡厅到化妆柜,再到打印部。这些创业项目立足于学校,为学生服务,其中5家为实体公司。学生自主经营的咖啡厅已经成为哈工大的创业亮点,不仅为贫困学生提供30多个助学岗位,每月还将5000元的盈利注入学校的创业基金。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魏潾说:“学生利用自主管理和自主经营的实体创业,‘真刀真枪’地进行商业运营,将理论应用到创业实践中,从中得到了切身的体会和实际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