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校长管理的另类模式
2012-3-6 10:34:56 来源:许锡良 我要评论()
——观美国电影《铁腕校长》有感
这部叫《铁腕校长》(英语名Lean on Me)的美国电影,最早放映时间是1989年3月3日,反映的事件却是在1967年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教育案例。
乔.克拉克是一名中学教师,他婚姻失败、工作也不顺利,被调离了原来的工作单位,派往新泽西州派特森市东区高中任校长。这所中学因暴力犯罪而臭名昭著。在这所学校里,吸毒贩毒、抢劫、强奸等几乎所有的暴力行为都已经是家常便饭,逃课、拒考等更是没有人来管,到这里任校长的人没有一个有好结果。但克拉克一心想要将学校治理好,重振学风,挽救学生。他制定了“禁止”章程,在第一次的全体学生大会上,当即宣布开除三百多名有吸毒、打架暴力行为的学生。于是,克拉克和以邓肯为代表的暴力团伙之间的较量开始了。为使学校拥有一个安全的环境,他牢牢锁上学校的大门,攘外安内。一些家长和其他教师反对他,但是,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还是逐渐地接受了克拉克制定的管理制度。为此,学生和老师们遭到了邓肯团伙的袭击。但邓肯的这种行为并没有动摇克拉克改变校风的决心,克拉克校长坚持要和邓肯较量到底,把这个害群之马绳之以法。最后,在校警的协助下,克拉克将邓肯制服并交给赶来的警察。邓肯最终将为自己触犯法律的行为付出代价,克拉克则因为自己的勇敢、智慧和不畏强暴赢得了学生们的喝彩,被这个学校所接纳。虽然开始他的决心与作风引起社会与警方的不满,但最后他彻底改变了这所学校,而他的这一事迹也为举国上下所称道。
这个真实的教育故事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在如何改造一间薄弱学校,打造一间优质学校的问题上,克拉克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第一,非常时期需要强力手腕,才能够扭转危局。特森市东区高中由原来的一间名校,变成了一间色情、吸毒、暴力泛滥成灾,面临崩溃的垃圾学校,显然是前任校长的严重失职造成的,当然也与当时美国整个社会风气是密切相关的。当时的美国社会,种族歧视严重,社会混乱不堪,失业人数剧增,信仰缺失,整个社会的不良风气不可能不影响到学校里来。但是,即使如此,校长的思想作风仍然有很大的可为空间。克拉克校长去到东区中学之后,第一次召开全校行政会议时就宣布学校原来的行政体系解散,重新任用委派行政人员与教师工作。并且在第一次全校学生大会上,就当机立断开除了有吸毒、暴力史的300名学生,让这些害群之马离开学校。他打破了美国动辄讲究民主、自由的传统,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尽量体现校长的人格魅力与思想智慧,甚至有时要触犯一些法规,比如为学校安全,防止外面的暴力人员来学校骚扰而封锁校门,就违反了美国的消防法,也因此克拉克校长被关进了监狱。在学校失常的情况下,如果再按照常规惯例去做,是不可能扭转局面的。但是,这需要校长的智慧、勇气与胆略,要懂得策略。克拉克校长一身正气,意志坚强,这是他敢于打破常规的资本与实力。
第二、校长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运用铁腕,但是,铁腕针对的是学校的暴力、混乱局面,而不是用来打击报复的。铁腕的效力与权威性,正在于人格魅力、胆略与智慧。克拉克校长一去东区高中,就当机立断重新选派学校行政班成员,重新分工协作,重新任用有能力,有责任心的教师,这是对的。如果不在这些方面改变,那么,新的工作局面就无法形成。
第三,铁腕校长仍然是具有爱心与温情的人。他对学生的成长常常有父亲一样的温暖与胸怀,即使是被开除的学生,如果确实是初犯,如果确实是有悔改之意的,他从来都是网开一面,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并且耐心细致地进行教导,而不是不留出路,更不是一味打击报复。但是,对于像学校暴力团伙头目邓肯这样的人,却是坚决开除,绝不留情。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他都是奖勤罚懒,令行禁止,雷厉风行,铁骨铮铮,不徇私情,这就是铁腕校长之所以称之为“铁腕”的原因。
第四,为了扭转学校的不良风气,为了自己的教育尊严,克拉克校长不怕误解,不怕社会压力,甚至不怕顶撞上司。有时宁可校长不当,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那种对内对外,对上对下的坚韧博弈精神是不可少的。
当然,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法治程序之下的常规教育,铁腕校长的出现,其实是教育的悲剧。因为没有按照常规,没有遵守法治程序,才导致学校混乱不堪的局面,这才需要铁腕校长。铁腕校长是非常态下的一种现象,并不是所有的薄弱学校改造都需要铁腕校长,更不是所有的学校都需要铁腕校长。这只是在特定情况下的特殊案例。教育还是法治之下的常规状态最好,大家依照程序,按照规定,各司其职,按照制度,而不是依靠强人来办好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与教育传统。这样的学校才是我们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