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推荐 >> 特别推荐 >> 自由区 >> 列表 >> 正文
今之联赛,谁之天下?
2011-4-7 10:58:44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我要评论(
  
  在一个数字化时代里,我们都习惯用最不会撒谎的数字来总结发生过的各种事情。例如这第一个中超新赛季周末,留给你的数字会有这样一些:5000万人民币、320万欧元、15秒进球……以及21个进球中的5个进球。
  
  数字不会撒谎,可是列举数字的人如果在撒谎的话,那么数字也不会可靠。中超开幕式被贴上了5000万人民币的标签,在转播过程中,我就听到有评论员的批评。其实数字有些“冤枉”,广州恒大巨额投资足球,各种数字传闻不见其否认,独有这5000万开幕式,什么LadyGaGa凑热闹的说法,恒大是有否认的,人家暂且还没有进军娱乐产业的打算。开幕式的成本,据业内人士估算,也就一千多万,给中超造势,还算不上奢靡铺张。
  
  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首轮21个进球,特别其中中国球员进球数,只有区区5个。这意味着,外援在首轮中超贡献的进球,占到了76%的比例。
  
  一个令人震惊的比例。中国球员都进不了球?还是中国球员在这盛大赛季开赛时,难道都集体萎靡了?
  
  这只是一个周末的赛事呈现,尤其出现在赛季第一轮,有多少代表性尚未可知,本土球员尚未进入赛季状态,或许是原因之一。中超大约近500名球员,外援73人,相对而言,比例还没有上升到一个警戒线。
  
  不过另外一组数据,更让我吃惊:巴特尔再夺CBA联赛MVP,本赛季常规赛平均数据10分8个篮板——准确地说,不到8个篮板。而CBA联赛得分榜上,排名前20位的,没有一个中国人。王治郅在得分榜上列第21位,中国球员当中的领先者。
  
  倘若以数据论,能压倒巴特尔的外援不止一个两个。当然CBA的MVP,这评选规则,据说也是一年一变的,必须是联赛常规赛前三名球队、必须是中国球员等等,只差没加一条:今年必须是巴特尔或者王仕鹏……可以肯定,评委们都坚定不移地执行了篮管中心领导的指令,结果皆大欢喜,但这样,还是压不住外援在CBA压倒性的表现。
  
  CBA大约240名球员,外援32人,比例同样没有达到警戒线,可是篮球不比足球,5人上场作赛,2个外援就能撑起一台戏。我的同事杨毅先生,举茶杯论道,给我讲述不少CBA联赛的外援怪现象,令人捧腹,诸如一些外援打着打着,不要工资都要逃命,因为在CBA打球实在太累,常常都要打满48分钟啊,所有的活都交给外援干了,2个外援一上场,3个中国球员撤到另一边去歇着,你们不是拿的都是美元高收入而且能力超凡吗,你们表现去吧,国际歌高唱……
  
  外援和本土球员的关系,在两个联赛当中都出线了令人担忧的迹象,CBA看似要比中超更加严峻,两个联赛因为运动性质不同,问题的复杂程度不一,但归结起来,本土球员的上升机会和对联赛主导性,会否因为外援而受到影响,是当局者不能回避的问题。
  
  这是非常难以处理的矛盾。限制外援,那么会直接降低联赛竞技性和精彩程度,绝对是杀鸡取卵,要是冠上保护主义的帽子,更会是鼠目寸光的愚蠢。只图眼前成绩,势必会更注重外援的表现,肯定会影响到联赛和运动的长久发展,而不论中超还是CBA,长久的繁荣,必须是有大批本土球星的崛起。
  
  外援上升到如此尴尬的地位,有隐性的经济规律在发挥作用,俱乐部所有者的眼光,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大家图谋的都是当下成绩,那么在一个国际球员市场范围内去选拔人才,短期内绩效自然要好得多。本土球员的身价,在中超,近两年属于不断上涨的趋势,冯潇霆张琳芃都已经达到了千万级人民币水准,同样身价的外援,能力或许会更高,追逐不了国脚,那么俱乐部去选择外援,当然是顺理成章的结论。只是当这样的循环形成后,外援越来越容易占据俱乐部得分(前锋)和防止得分(后卫)这两种位置,本土球员上升空间越来越会受到限制,这又会形成可用的本土球员价格因为稀缺而更高,外援则因为选材范围广泛,相对低廉。
  
  看看现在中超,本土球员能打上主力前锋的还有几人?看看现在的CBA,本土球员能捍卫住核心位置的,还有几个?连广东宏远,都因为国手老化,更依赖外援,这一层矛盾,不善加调和,肯定会为祸不小。
  
  直接的解决手段根本没有,因为一切都在低参与人群、低青少年参与程度和成材比例基础上。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