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学生创业开办了一家咨询公司,大胆请来了同校教授来为公司“打工”。昨天上午,一身合体的西服,沉稳的笑容,二十出头的陕西小伙陈蒙斌彬彬有礼地递过来一张名片,上面写着“重庆诚凯市场信息咨询公司总经理”。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工商大学管理学院大四学生。在公司里,除了4名同校同学当正式职员外,上月起加入了5位“重量级”成员——一位教授、两位副教授、一位辅导员,其中有2名博士。如今,公司固定资产从最初的3万增加到15万左右。
打工赚到3万元独立开公司
昨日,沙坪坝欣阳广场写字楼21楼的重庆诚凯市场信息咨询公司经理室里,陈蒙斌办公桌上堆满了需要处理的公司文件和学生投来的简历,墙上贴着日程表和年度目标。他的时间安排得很紧,马上又要出门谈两个业务。他们公司的服务内容包括竞争品牌调研、市场占有率调研、消费行为偏好调研、广告效果调研、品牌及企业形象调研、民意调查等,服务涉及到IT、保险、通信、汽车、房产、医药、金融等,“简单地说,我们就是通过调查研究,帮企业更好地发展”。
陈蒙斌租赁的办公点有70多平方米,办公室、会议室俱全。公司团队原有四名专职成员,都是在学校里志同道合的“哥们儿”。
公司成立之前,陈蒙斌已有三年创业经验,先是推销网卡,又涉足市场调查,为几个公司做过上千份问卷调查,有了资金原始积累。去年11月中旬,陈蒙斌与室友拿出大学期间打工的所有积蓄3万元,注册了诚凯市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现在,既是学生又是老板的陈蒙斌学校公司两头跑,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聘教授“出山”打理公司
公司运作之初,只是做一些简单的市场调查,技术含量并不高。随着项目越来越多,陈蒙斌发现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想要公司有突破性发展比较吃力,他萌发了请学校老师来公司帮忙的想法,借助有实力的教授的“东风”再冲一把。
老师教授们都是德高望重的专家,他们是否理会这一群小屁孩呢?陈蒙斌心里一点也没底,但他还是把想法告诉了辅导员。
接下来的一切,让陈蒙斌意想不到的顺利。辅导员立即向学院领导做了汇报。管理学院的书记、院长明确表示“全力支持”!学院专门成立了专家小组,开会研究这个问题,最后确定四位资深老师去公司帮忙,他们个个经验丰富,有管理学教授、博士,其中还有知名的统计学专家。
老师们对公司做了全方位的了解,答应利用闲暇时间接手公司业务。加上管理学博士的辅导员张学敏老师,五名“大将”正式进入公司“上岗”。
张教授说给学生做事没啥丢人的,陈蒙斌不好意思地笑了
老师报酬秘而不宣
老师们平时上课,下课后就会有针对性地对公司业务提出中肯、权威的意见,做有分量的研究性报告,他们一般通过电话、QQ、邮件交流,偶尔也会亲自到公司,进行业务指导。
“在公司运作过程中,也会和老师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陈蒙斌坦言,这种情况会通过协商解决,“和老师一起共事的感觉非常好。”陈蒙斌说,由于老师也给自己上过课,彼此都有初步了解,为在公司合作奠定了基础。
对于报酬,陈蒙斌表示不便透露,“应该是做项目的补贴,老师毕竟为公司付出了这么多”。
陈蒙斌对“聘用”老师这样的词显得很谨慎,“确切地说,老师们应该算是公司请来的‘高级顾问’吧”。
新闻面对面
老师说 帮学生创业责无旁贷
记者:作为大学教授,又是知名学者,在自己学生的公司工作,会不会有别扭的感觉?
张国强:一点不会,大学生创业很不容易,帮他们责无旁贷。以前和蒙斌也接触过,认为他踏实、肯干,很有潜力,不然我们也不会到他公司来做事了。
记者:这样是否会影响教学呢?
张国强:我们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在绝对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帮学生做事情。
学生说 有老师公司更有底气
记者:在学校里你是学生,在公司你是老板,对于这种关系的互换,是否有心理上的不适应?
陈蒙斌:不管在哪里,他们都是我尊重的老师,因此在公司里我仍叫他们老师,他们也是直接叫我的名字。老师们是我们去请来的,和招聘普通员工不一样,我始终都是他们的学生。对于他们的到来,我心存感激。在外出办业务时,我也会向对方介绍这是我们的老师。
记者:老师在场,对你谈生意有什么影响呢?
陈蒙斌:对方知道有老师来助阵后,往往还会更信任,有利于公司的利益。有老师在身边,做事也更有底气。
政策链接
大学生创业可申请5万贷款
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调查显示,目前应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0.3%。创业难度大,潜力也很大。为了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目前我市出台了四项优惠政策: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扩大贷款规模;从事当地政府规定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
校方扶持
成立“专家委员会”助推学生创业
“老师帮学生开公司,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昨日,工商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梅洪常说,大学老师、教授给人的印象很清高,现在肯放下“架子”去帮学生运营公司,实际上就是观念上的突破。
支持大学生创业需新模式
梅洪常认为,目前大学生创业越来越多,大众化模式需要调整,“如何扶持他们,我们也在不断总结”。此次学院出面请老师“出山”帮学生运营公司,也是一种新的探索。他认为,教师也需要学习,应该是边干边学,通过在公司帮忙,也能看清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有什么不足,积累经验,再予以指导,并向其他同学做出创业提醒,形成良性循环。
促就业老师学生相互学习
管理学院辅导员张学敏认为,大学生就业是社会热点,现在又面临金融危机,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当老师的必须深思的问题。“在公司里,一些业务上的东西我们没有他熟悉,还要向他们学习。学习是相互的,所以我们都很乐意到他公司里。”
谈到报酬,张学敏说,老师帮陈蒙斌经营公司,是没有想过报酬的,但既然付出了劳动,获取相应回报也是正常的。而学校的知名专家张国强老师也对陈蒙斌赞赏有加,他说,为自己学生的公司出力,是件愉快的事情。
学校成立“创业专家委员会”
据了解,工商大学本月成立了“创业专家委员会”,主要就是针对在校大学生创业提出建议,进行“诊断”。“毕竟大学生的能力是有限的,老师的介入肯定会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张学敏说,现在大学生创业难度很大,“今年我们学院发展得很顺利的暂时就只有陈蒙斌”。
评论
“师生配”提高创业成功率
工商大学的教授进入本校学生开办的公司工作,为学生提供中肯权威的意见。对此,重庆社科院企业研究所所长、市咨询业研究会会长王秀模昨日表示,老师直接介入大学生创业,是一个新的现象,值得提倡和推广。
王秀模表示,咨询业是一个关于策划与创新的产业,重庆起步较晚,社会需求却非常大。从事这一行,软实力很重要,意味着陈蒙斌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现在有了资深教授的参与,可以弥补大学生创业先期经验不足的问题。大学生的闯劲和老师的经验相结合,无疑大大提高了创业成功率。
关于大学生创业问题,王秀模也提醒说,大学生创业应该是在积累了足够的创业信息、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之后进行,“我认为大一大二的学生就不太适合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