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博客频道 >> 热门话题列表 >> 正文
手机的“温柔陷阱”:你手机上瘾了吗?
2011-7-5 11:14:50    来源:科学松鼠会    我要评论(

  手机自出世起,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移动手机让人们摆脱了烦人的电话线,能够更加无忧无虑,随时随地地沟通。移动短信又让人们摆脱了言语的尴尬,达到更加“心照不宣”的交流。智能手机的出现更让人们对这个三寸长的小玩意儿爱不释手。
  
  然而,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手机的“温柔陷阱”。
  
  你手机“成瘾”了吗
  
  研究发现,重度的手机成瘾者和通过精神病学诊断手册定义的某些精神疾病具有相当程度的相关
  
  美国马里兰大学最近的一项有关手机的调查就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手机。手机已不是生活的一个帮手,更让他们沉迷其中。失去手机对于这些人,就好像失去了身体的一部分。
  
  在这项名为“无设备世界(worldunplugged)”的研究项目中,马里兰大学的研究者对世界上10个国家,1000名学生进行了24小时的“无媒体”体验,让他们在一天之内不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多媒体设备。
  
  经历了这个项目的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失去了手机让他们“坐卧难安”。很多人甚至都没能完成整个项目。撇开他们的国籍、文化、生活环境背景等因素,所有的学生都在失去常用媒体后表示出“烦躁,困惑,焦躁,易怒,不安,紧张,焦急,痴迷,沉溺,惊慌,猜忌,生气,孤独,依赖,消沉,神经质,偏执”等情绪。
  
  2006年的一项发表在《成瘾研究和理论》上,由西班牙萨拉曼卡(Salamanca)大学的心理学家克里斯蒂娜·杰纳罗(CristinaJenaro)领导的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他们匿名调查了337名大学生,其中10%属于重度手机使用者。其中,女性的比例还高于男性。
  
  他们还发现,重度的手机上瘾患者的症状和通过精神病学诊断手册定义的某些精神疾病具有相当程度的相关。在重度手机用户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出现了一些躯体化症状,身体出现莫名的痛苦。很多人的社会能力减弱,正常的社交也变得困难。很多人出现了抑郁和焦虑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其他因为药物依赖或是赌博引起的心理症状有重合之处,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很多学生在进行这项研究之前并没有意识到手机等多媒体设备对他们的意义有多么重大。大部分年轻人只是认为多媒体是让生活更便利的一种方式而已。但大部分人在离开媒体之后的一天之内就表现出很多情绪和生理上的不适。有些人在描述这段经历时使用了一些“沉溺、依赖、抑郁的表述修辞”。
  
  领导这一项目的苏珊·默勒教授认为,这多多少少像是一种心理上的“成瘾”。和药物成瘾、烟酒成瘾类似,失去了手机也让人产生了难受的“戒断反应”。
  
  一名参与项目的英国学生这样描述那24小时的感受:“五个小时之后我那安逸的周末变成了另外一个模样。我的心跳开始提高,焦虑感也上升了。我开始发现自己对除了自己那个小小世界之外的事情一无所知。”
  
  很多人把手机描述成自己的一个安全的避风港,一名来自美国的学生就说:“过了一阵我就开始强烈想念我的手机。我会把它放在口袋里,手握住它。仅仅是这样就能让我感到莫大的安慰。”
  
  手机“上瘾”的事实也被其他研究证实。意大利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在意大利有四分之一的青少年拥有多个手机,并且声称自己手机上瘾。另一项英国研究则发现,有36%的大学生声称自己离不开手机。
  
  跨国市场调查公司思纬公司(Synovate)对11个国家8000多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人都会随身携带手机,其中俄罗斯和新加坡的受访者对手机尤为依赖。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说他们离开手机无法生活,其中中国台湾和新加坡人的手机依赖症状最为显著。
  
  还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手机比钱包更为重要。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在睡觉的时候并不会关机,而是将手机以待机状态放在自己身边。即便他们想要关机,他们还是害怕会因此而错过电话或者信息。
  
  研究者认为,让人们,特别是青年人手机上瘾的原因是多样的。一方面,人们极度依赖手机中存在的社交网络,要不断利用手机发短信、上Facebook等方式巩固他们的社交圈子。研究发现,在思纬公司的调查中,十分之一的受访者经常性地用手机登录社交网站,例如Facebook、Myspace。
  
  另一方面,青少年也把手机当做必不可少的“炫耀品”,迫于同辈的压力,让他们必须拥有手机。长期的使用让他们越来越难以离开手机,虽然这不像酗酒和毒品对人的影响那样恶劣,也因此很容易被人们忽略。如果一个人对手机产生了过分的情感依赖,影响了日常生活的正常秩序,并成了不断追逐新款手机的“物质主义者”,就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了。
  
  和其他类型的“上瘾”比起来,手机上瘾的纠正也更加容易些,不过也需要人们有甩开手机生活的毅力才行。著名心理自助博客“灵性之河(spiritualriver)”就为手机成瘾的人群开出了几剂良方。
  
  首先要做的是建立清醒的自我认识,意识到手机依赖的问题,并且有决心去纠正不良的使用习惯。其二是减少手机的使用,尽量在非常必要的时候再拿起手机,甚至可以让朋友帮助自己,少发短信或删掉过分浪费时间的手机应用程序。最后,一个明确的限制(例如每天通话/用手机上网的时间)是进行自我监督的好办法。
  
  隔绝“自我”和外界
  
  除了会让人因为过度注意手机而忽视关系,手机也会因为阻碍信息的流畅交流而影响人际关系的融洽
  
  心理学家肯纳斯·乔恩(KennethGergen)把酷爱使用手机的青少年称为“活在气泡里的世代”。他认为,手机和其他多媒体工具像一个气泡把我们包裹起来,让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六英尺屏幕上。
  
  经常使用手机的青少年不但缺乏和周围人的沟通,对父母的要求也更为叛逆。那些捧着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上课的孩子们,多半也都在浏览Facebook而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充耳不闻。这一层气泡隔绝了一个“自我”和外界的关联,让人变得更加孤独。
  
  这个担心不无道理。英格兰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卫·谢菲尔德(DavidSheffield)的研究结果就显示,百分之七的青少年说自己曾因为手机丢了工作或是影响了他们的人际关系。此外,有日本的研究者也发现,使用手机的儿童比不使用手机的儿童的朋友更少。
  
  不仅如此,手机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成人的人际生活。在思纬公司的访问中,接近一半的受访者用手机谈情说爱,五分之一的人通过发短信来安排初次约会,而同时,仍然是五分之一的人用同样的方法来结束他们的恋情。网络语音服务公司Ringcentral对1000名智能手机用户的研究调查显示,有四成的人认为手机在他们的恋爱关系中占有重要作用。美国市场研究公司Retrevo的调查则显示,有百分之七的人在性爱时也会查看手机……看来是时候让手机与亲密关系保持一点距离了。
  
  除了会让人因为过度注意手机而忽视关系,手机也会因为阻碍信息的流畅交流而影响人际关系的融洽。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家保罗·罗森布兰特(PaulRosenblatt)发表在《家庭科学综述》上的一篇文章就指出,开车时接听电话会影响人们的家庭关系。
  
  当人们在开车时,由于注意力必须分散到开车和电话两边,使得会话产生延迟。这会让电话那头的人认为缺乏专心对话的诚意,或是想要掩饰什么。同时,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还会让人容易忽视对话中的细节,产生更多沟通的误解。
  
  保罗认为,“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会让人对谈话的细节缺乏注意,对危险的境地反应迟钝,不能很好地控制沟通过程,更多的误会会引发冲突、受伤感,最终可能给人际关系带来不可恢复的伤害。”
  
  和面对面的沟通相比,电话沟通也缺少了手势,面部表情和姿势带来的社交线索。他建议,当人们的关系陷入困境时,最好还是采取面对面对话的形式,而不要采用手机通话,特别是驾驶过程中的手机通话,否则可能不但无法挽回关系,还会产生更多的误会。
  
  注意力的“杀手”
  
  手机不仅会分散手机使用者的注意力,也影响了周围的人。而且,手机对话这样的“半对话”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人们对手机的“依赖”不仅会影响亲密关系,也可能成为阻碍我们专注工作的障碍。习惯使用手机的人通常会不断查看手机,登录社交网站,或是被手机上的邮件提醒而分神。
  
  心理学家发现,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长此以往甚至会让人们患上类似“注意力障碍”的心理问题。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就发现,经常处在多任务状态的人在处理工作时的注意力有显著下降,甚至在没有多媒体的环境下也是如此:他们更难从复杂的信息中提取重要内容,所有的东西都可能让他们分神。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大大削减了我们思考的能力,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到复杂的层面。
  
  “多任务”的影响不仅是行为层面的,它还会影响我们的生理系统和大脑,降低思维的深度。在一项由加州大学的媒体研究者格鲁瑞亚·马克(GloriaMark)主持的研究中,同时处理多任务的人虽然工作时间更短,但工作的效果也更差,焦虑感和压力感也更大,这将进一步影响他们的思维效率。
  
  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罗索尔·保德雅克(RussellPoldrack)还发现,当人们专心在一件事情上时,新的信息能够很好地存储到大脑和记忆有关的海马区;但当人们进行多任务时,大脑的纹状体而非海马会参与到新信息的处理中,这样的处理方式会显著减慢思考的过程。
  
  手机对注意力的影响可能不仅仅是对使用手机的人,甚至对于周围的人也会有不利的影响。试想一下,当你在机场坐下,想要专心读一会书的时候,突然旁边有个人拿出电话开始喋喋不休,你就会发现,自己很难再专心于手上的书本。
  
  最近发表在《心理科学》上的文章中,劳伦·安博森(LaurenEmberson)和她的同事就研究了为什么旁人打电话也会让自己分心的问题。他们认为,听到别人打电话有两个属性不同于平时旁边人的对话。
  
  首先,你听到的只是对话中一个人的讲话,他们将之称为“半对话”。换句话说,你只能听到其他人对话中一半的内容,因此很难将对话完整地接收过来。其次,电话中的对话的节奏也与正常的对话不同,人们可能有各种停顿,在听对方讲话时也会有较长的间隔。劳伦和她的同事认为,这样的对话最可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为了继续证明这一点,他们进行了一个实验。他们让被试者进行一项主任务:用鼠标追随屏幕上移动的圆点,或是当学习过的字母出现时按键。同时,他们给被试者播放三种对话的录音:一种是两个人的对话,一种是打电话一方的录音,还有一个人关于两人对话的独白。
  
  他们发现,两人对话或是一个人的独白都不会影响被试者的作业成绩,而只有收听“半对话”的人受到影响。
  
  换句话说,在安静的公共场合打电话不仅是噪音的问题,在注意力层面也可能有“扰民”的倾向。
  
  手机致癌之辩
  
  “手机致癌”之说起源于1993年,但1990到2002年的12年期间,手机用户从400万增加到了1.35亿,手机的使用并没有明显增加癌症的发生几率
  
  传闻手机的另一大隐患——手机的辐射会导致脑癌的发生几率大大提高。1993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大卫·雷纳德将手机生产商NEC和运营商GTEMobilnet告上法庭,原因是手机辐射导致他妻子的脑部肿瘤。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大卫称他妻子脑部的肿瘤形状呈一条状,和手机的形状“一模一样”,位置也不差分毫。虽然法庭因证据不足而驳回了大卫的起诉,但从此便有了“手机致癌”一说。
  
  事件过去了十余年,现代手机的用户已经超过几十亿,“手机致癌”之说到底能否站得住脚呢?
  
  科学家们首先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在手机逐步盛行的十年内,癌症的发生几率是否增高?1990到2002年的12年期间,手机用户从400万增加到了1.35亿,而年龄校正后的脑癌总发病率仍然保持平稳。
  
  从群体角度看,手机的使用并没有明显增加癌症的发生几率。当然,这有可能是由于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其他环境的因素造成的。
  
  为了更好地揭示手机和癌症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们找到了两组不同的实验对象:患脑癌的人和健康人群,比较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在2010年,一个叫做Interphone的研究项目就收集了500名脑癌患者和非脑癌患者的数据。
  
  但是,他们也同样没有得出手机使用和脑瘤之间的关系。相反,他们还发现高频率使用手机的人患脑癌的几率下降。但是这些研究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由于缺乏严格的实验控制,我们很难得到准确的因果关系。例如使用手机较多的人可能是工作繁忙,精力充沛而更健康的人,从而降低他们的脑癌风险,而并非由于他们使用手机较多的原因。
  
  此外,这项研究采取了被试者自我报告的方式。由于我们的记忆存在偏差,自我报告的真实性很容易受到质疑。譬如有人就报告自己每天使用手机超过12个小时,明显不合情理。而和使用手机日志记录的时间相比,人们口头报告的结果也显示出更大的误差。
  
  为了消除记忆的混淆因素,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完全不使用手机的人作为对照,或是获得人们的通话记录。但这两者都因为现实和隐私的因素而不能在研究中很好地实现。
  
  为了更好地考察手机到底能否致癌,最直接的方法是走进实验室,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比较。生物学家将小白鼠放置在与手机辐射类似的非电离辐射中。但没有发现类似手机的辐射会加剧小白鼠的乳腺癌几率。另一项实验则先使用化学致癌物诱导癌症发生,之后将一组小白鼠暴露在手机辐射中,也没有发现手机会明显地引发更多的脑瘤。
  
  如果手机在短期内没有对癌症有显著的影响,它会不会可能在我们的身体内部产生更加慢性的危害呢?为了考察这一可能性,科学家们采用了DNA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手机对我们身体中最基本物质可能产生突变的影响。
  
  2005年的一篇综述文章中,科学家们回顾了1700篇有关手机辐射和细胞DNA突变关系的文章,但有三分之二的文章否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过在以往对致癌物质对DNA影响的研究中发现,有些致癌物质不会破坏DNA结构,但也可能以促发癌细胞生长或修改基因的方式加剧癌症的恶化。
  
  那么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小心手机带来的癌症风险?5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过度使用行动电话导致脑癌的证据非常薄弱,但不是“零”。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表示,手机等电磁场辐射和农药,咖啡等一并被纳入“可能致癌”的名单中。这个名单根据危险等级高低被分为“致癌的”,“可能致癌的”,“潜在致癌的”和“无法分类的”。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官方对手机致癌的定论呢?可能还不能完全下这个论断,因为所有的研究尚未指向一个确凿的结果。我们要做的,可能是要稍微注意手机的使用,但也不必过于恐慌而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