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记述的是我年轻时学骑单车的一段经历。
对于现今时代的年轻人来说,已经很少有这种经历了。他们现在需要学的是摩托车,甚至是汽车,这才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时髦,学骑单车已成了历史的古董。为此,我们应该欣喜。
我最初学骑单车是1981年的事,那时我18岁,高中毕业刚刚二年。那时的农村单车比现在的摩托车还要稀少、还要珍贵。想想也是,一部单车100多元,可一个普通家庭一年下来的收入还没这个数,有的甚至还要欠队里的账,谁有闲钱去买单车呀。那时我们村子里的单车屈指可数,除了几个在外上班的人,几个包工头,几个家庭经济好的人有单车外,就数村支书和村长了,那是乡里奖的当时非常时髦的凤凰牌。村长早就放出了话来,“谁要借单车,还不如借我的老婆!”所以呀,那时的我们对单车差不多到了馋涎欲滴地步,谁如果有机会学骑单车,更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这样的机会终于落到了我的头上。我的四叔是位复员军人,被分配在国营祁东铁厂工作。这里需要交待一下,我父亲五兄弟分别在五处居住,大伯同乡不同村,二伯在广东仁化县,四叔同县不同区,满叔同区不同乡。四叔因上班是难得来我家的,即使来了也不让我们几兄弟去碰单车。然而这次例外,他说侄子快二十,也该学学骑车了,要不然人家会笑话的。
于是我随四叔来到邻队一个大晒场,四叔先是捉住车笼头推我走,后是让我自己捉笼头,他在后面推我走,再后来他找来一根扁担横绑在单车后座上,放手让我自己骑。我很怕摔下来,所以很慌乱,腰扭成了麻花,双手撑成了木棍,两眼紧盯住车笼头,生怕稍不留意会摔倒。单车在我的操纵下像跳舞一样,两只车轮在地上写着“8”字,我则像墙头的狗尾巴草,风吹摇摆两边倒。跟在车后的四叔急得大发军人脾气,“死猪”、“蠢货”、“饭桶”骂个不停。后来他索性摔瓢子不干,说我这辈子都不用学单车了,三下五除二解下绑在车上的扁担,推着车就往回走。
“再等等!”突然有人喊住了四叔,我一看是奶奶,快八十岁的老人了,也不知什么时候来的。她将我叫到一荫凉地方,递一块毛巾让我擦汗先休息一下。她说,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事也是有诀窍的,凡事都要掌握诀窍,连喝粥都有师傅哩,何况是骑车。“华仔,”奶奶叫我。她说:“你不要老是盯住笼头嘛,将你的眼光放远点,盯住前面的路,放心大胆地骑,我保你没事。去吧!”
我照奶奶教授的“将眼光放远点”的办法去试,果然灵妙。因为看得远,对前面路况把握准确;因为看得远,不再拘泥眼前的一得一失;因为看得远,自己的大脑及身体各个方面就有了更好的协调。由于掌握了骑车的要领,所以我很快就能自如地独立行驶了。四叔高兴地给我一拳:“我知道我的侄子绝不是孬种嘛!”此时奶奶站在一旁微微地笑,眯眼瞧着我们这对开心的叔侄。
第二年重阳节前,七十八岁的奶奶去世了。斯人虽逝,但她那既朴实无华,却又闪耀着人生智慧光芒的“将眼光看远点”的话语,让我铭记终生,受益终生!
回顾自己已走过的路,与当年学骑单车是何其的相似。有迷惑、有惊险、有跌倒、有爬起、有失败、有成功,但我始终遵循奶奶说过的“将眼光看远点”的教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平常的心态去闲看红尘物俗,一路走来,倒也平安畅快。